金融租赁与中小企业融资:基于金融功能理论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清河
摘要:金融租赁是基于真实资产买卖和使用发生的投融资服务,在经济发展时期可发挥融资功能,在经济萧条时期又可发挥促销功能,在历次金融风暴中金融租赁业都保持了稳定发展。因此,在后危机时代的复杂多变经济形势下,加强金融租赁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对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金融功能理论出发,分析了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金融租赁的比较优势,探讨了我国金融租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租赁;中小企业融资;金融功能
文章编号:1003-4625(2011)03-0059-05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金融租赁(又称融资租赁)是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业。它是由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请求,按双方事先约定的合同,在出租人拥有该资产所有权和收益权的前提下,以承租人支付租金为条件,将该资产一个时期的使用权让渡给承租人的一种信用活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将其定义为“出租人在实质上将属于资产所有权的一切风险和报酬转移给承租人的一种租赁”。金融租赁是基于真实资产买卖和使用发生的投融资服务,在经济发展时期可发挥融资功能,在经济萧条时期又可发挥促销功能。因而在历次金融风暴中金融租赁业都保持了稳定发展。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美国金融租赁业仍保持的持续、稳健增长更是对其强大生命力的又一见证。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我国金融租赁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后危机时代的复杂多变经济形势下,加强金融租赁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对探索加快发展我国金融租赁业务,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金融租赁:基于金融功能理论分析
金融功能理论认为,金融的功能主要体现三个方面:资金动员、资金配置、分散风险。金融体系终极目标是通过在不同经济主体、不同地点和不同时间上调剂资金余缺,促进资本的高效使用和优化配置,并能即时发现和化解金融风险,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概率。而过度依赖信贷导致政府对信贷资源配置的过分干预,使大量信贷被配置于政府所偏好的企业和部门,导致资本的低效使用和大量坏账,直到金融危机暴发。考察金融功能的参照系是实体经济,根据金融对实体经济作用的不同途径和发生先后来分析其各类功能,金融业为实体经济提供了越来越专业化的投融资服务,为经济的资源配置节约了信息搜寻等交易成本,从整体上提高了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见表1)。集融资与融物为一体的金融租赁,具有拉动投资、促进技术升级、促进产品销售、改善财务结构等功能。如在美国全社会设备投资中,金融租赁三分天下有其一,能够达到这样的市场地位,与租赁的功能有关。
二、金融租赁与银行信用:基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银行信贷是“万金油”,而金融租赁作为新型的融资方式,租赁公司则需深厚的专业能力作支撑。对于银行来说,业务流程很清晰,审核企业资信情况、发放贷款、到期收回贷款即可。而融资租赁的主要特点是资产管理和运营,而不是传统的企业信用管理。事实上,金融租赁选择中小企业作为重点客户,既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又是发挥金融租赁优势的直接体现。银行发放贷款以“企业信用”为基础,而租赁公司则是基于“资产信用”,看重的是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因此,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金融租赁与银行信用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见表2)。
其一,金融租赁促进中小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一是采用金融租赁方式进行技术改造,企业只需支付较少的租金便能超前获取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资本的快速积累;且金融租赁投资对于处于技术更新速度较快的行业,尤其是高科技中小企业,还可规避机器设备“过快淘汰”的贬值风险。二是手续灵活、简便快捷的优势。承租企业可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和销售季节性等特点,与金融租赁公司协商达成租赁协议,资金使用效率高,规避经济风险;且在法律上由于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不属于技术出口,可绕开一些国家的技术限制和封锁。十年多来,金融租赁为我国引进了一大批先进的设备技术。我国近年来航空、能源、通讯等行业高技术结构调整,也多与金融租赁密切相关。
其二,金融租赁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减轻税负。对出租人来说,在租期内始终持有设备的所有权,若通过出售回租方式,将其流动性较差的物化资产转变为流动性最强的现金资产,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不仅能把握资金运用方向,对企业也有较强的约束力,风险较小。且租赁投资由于投资额以租金形式在租赁期限内实行逐年分摊的机制,因而具有投资乘数效应,即投资主体在投资初始阶段只要支付少量的租金就可以开始运营租赁资产,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赋负担。按照我国有关规定,当租期短于租赁设备的法定耐用年限时,承租人可以按租期作为租入设备的折旧年限。因此,对于赢利的企业而言,可以使其获得延迟纳税具有节税功能的融资方式。
其三,促进中小企业开拓产品市场,也提升了银行综合服务能力。一是金融租赁以物质形态出现的,其独特性的专业化运作管理和选择的严控性,对租金及期限的约定而形成的信息反馈机制。即企业可利用金融租赁的特点进行销售,又可提高企业销售量进而加速资金流动。在发达国家,采用金融租赁方式促销工业设备,其业务已占全部设备销售额的20%-30%左右;且在风险的物权处理上,金融租赁的回笼率在97%以上,大大高于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的回收率。二是金融租赁具有抑制经济周期过度波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持续发展的作用。即在投资萎缩时刺激投资,又可在投资过热时抑制投资膨胀,在一定程度上避开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从而对企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面对流动性过剩的压力,通过金融租赁,引导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效结合,还可为企业提供资产管理、管理咨询等方面的综合服务,提高承租企业的经营效益,也提升了银行综合服务能力。
三、发展我国金融租赁业的机遇与挑战
(一)巨大的市场潜力为金融租赁业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
国际经验表明,租赁在促进设备销售进而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的金融危机为我国金融租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2008年我国租赁业务规模与GDP之比仅为0.5%,从租赁业市场渗透率来看,美国达31.1%,依次为捷克达到30.8%,是仅次于银行贷款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而在我国,租赁渗透率只有2%(见图1)。以我国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为基数来计算(若其中40%为设备投资额),按租赁渗透率指标估算,当该值达到9%时,我国的市场容量为6202亿元左右,而2008年的交易额仅为1550
亿元,其间还有4652亿元的市场容量有待挖掘。可见,中国的金融租赁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见表3)。我国经济多年来以10%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巨大,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资金和工程机械。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都是我国租赁业发展的很好例证。
(二)我国金融租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 缺乏租赁管理专业人才,经营理念错位,制约了金融租赁业的发展
一是缺乏租赁管理专业人才和统一的行业管理。由于金融租赁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性应用科学,涉及金融、投资、贸易、科技、管理、财务及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因而对业务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国际上金融租赁的理论和实践在不断发展创新,而由于我国金融租赁业仍处于初级阶段,面临不少困难,加上理论研究滞后,实践经验积累不足及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导致租赁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经营管理水平低。二是缺乏对金融租赁的高度认识,市场定位不明。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租赁业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缺乏统一的行业组织,就无法利用宣传机构和新闻媒介的作用将金融租赁推向市场,也致使全社会对这一新兴的融资方式还不太熟悉,许多企业还停留在一次性买断设备的传统观念上,影响了租赁业的产业成长。同时,经营理念错位,主业不突出。国内的金融租赁公司将市场定位于银行竞争非常激烈的大型国有企业,没能发挥中小企业融资主渠道作用,且在服务定价上仅仅把利率作为卖点,而忽视了服务收益、管理收益,致使租赁业务整体盈利水平低下,从而制约了金融租赁业的发展。
2 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导致金融租赁的规定不一致和在行业管理上的混乱
我国长期对金融租赁实行的是分片条块管理,缺乏必要的沟通和统一认识,且企业间流转税负不均,同一金融租赁行为可能适用完全不同纳税方式,客观上导致法律制度上对金融租赁的规定不一致和在行业管理上的混乱(见表4、表5)。
3 缺乏与业务特点相匹配的资金来源,资金不足制约行业发展规模
一是金融租赁公司资金来源单一、资金成本高。通过金融租赁方式取得的资产一般都属于价值高、租期长的大型设备,属于中长期性质的融资。虽在《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中允许租赁公司发行金融债券和股票融资,但因没有实施细则,能通过该方式融资的租赁公司寥寥无几,而通过金融租赁的企业往往项目风险较大,较高的资金成本抑制了企业对金融租赁的需求,压缩了租赁公司的利润,金融租赁所带来的好处在很大程度上被抵消了。二是主体单一问题,行业集中度过高。在行业选择上,国内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都不约而同将目标锁定在航空、船舶等大型设备行业,而这些行业设备单体价值偏大,资产处置时流动性差,且多数是典型的周期行业,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随经济形势大起大落,无论是设备自身的价格还是基于设备产生的租金收入都难以预测;且部分金融租赁公司盲目追求优质客户,恶性竞争,缩小利润空间,增加系统性风险。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所引起的经济下行,对我国航空、船舶、电力、矿产行业的不利影响就是明显例证。
4 法规不完善,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租赁各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得不到保障
一是法规不完善。虽我国《物权法》的出台已明确了动产登记的法律效力,但存在着不适应金融租赁业务实际开展的情形与细则。如,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租赁登记制度,若租赁期间承租人利用其对租赁物实际占有的便利,违背出租人的意愿而越权处置租赁物,包括将租赁物转让给善意第三人或在租赁物上设置担保物权等,由于无法进行登记公示,出租人的所有权和利益得不到保障;同时没有明确的制度约束,信用环境较差,租赁公司在追索欠租过程中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承租企业欠租现象严重。目前我国承租企业平均欠租比例占其经营总额的15%-30%,严重的已达到60%-70%,部分租赁公司因欠祖严重已难以为继。二是市场体系不健全,运行机制不规范,金融租赁行业面临过大的信用风险。目前我国保险业已有很大发展,但我国政府对金融租赁业的保险政策滞后于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缺少适合国情的租赁信用保险政策,不利于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三是金融租赁公司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经营性风险大。缺乏对市场的当前与未来变化进行详细分析,盲目扩大投资规模,致使在预期投资回收期内不能收回投资;或因经营不善,造成租赁公司资金不足,未能按购买合同付款使承租人不能如期使用设备,按时支付租金而给出租人带来风险。
四、政策建议
(一)完善金融租赁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并规范行业自律管理和监督管理
一是继续完善相关金融租赁法规。应认真把握金融租赁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实质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法规、行政规章,使金融租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公平税赋,完善征管。同时,以统一市场准入条件,完善政府监管。应考虑金融租赁在国内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以及国外可采用的发展模式和国际惯例,对金融租赁公司的注册、业务范围和租赁双方的责任权利等做出详细的规定,保证租赁业的健康发展。二是规范金融租赁交易主体行为,培育良好的市场交易环境,制定扶持租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应对利用租赁进行投资融资活动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使租金水平降低,刺激企业对租赁的需求。可借鉴美国的《投资扣减税法》与日本的有关税收扣除政策,对金融租赁业给予直接投资减税、加速折旧、租金可计入企业成本等税收优惠政策,以降低金融租赁供需双方的融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国内企业通过境内金融租赁公司采取金融租赁方式进口设备,凡符合国务院有关特定地区、特定企业或者有特定用途的减免税规定,承租人负责办理减免关税的申请,承租人或出租人在监管年限内经海关核准出售、转让或者移作他用时,应当按照其使用时间折旧估价,补征进口关税。
(二)完善租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优化健全金融租赁业的运行环境
一是放宽准入条件,完善租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应借鉴租赁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金融租赁业大多给予特殊优惠的政策(见表6),扶持金融租赁业的发展壮大。适当扩大金融租赁公司资金来源的业务范围,提高租赁资产流动性和使用效率。同时,建立租赁交易登记制度。运用现代化的集中交易系统,完善二手设备定价机制,培育二手设备交易中心,促进二手设备流转,为租赁资产余值处置提供可靠渠道。二是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制度建设与政策扶持并重。中小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的信用意识,强化信用管理,降低信用风险控制成本。进一步发挥金融租赁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并规范行业自律管理和监督管理,纠正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制止恶意竞争,维持金融租赁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三是大力支持金融租赁公司扩大进口,缓解我国与欧美等国的贸易顺差。要使国内金融租赁公
司与国外同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真正按照国际规则参与全球市场,应允许符合条件的公司在境外设立SPV,在支持和扩大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同时,又平衡了国际贸易。
(三)建立人才培养制度,加强租赁人才队伍建设
在宏观上国家应重视对金融租赁相关学科的建设,加强对金融租赁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与宣传,提高金融租赁人才的理论素养。应督促金融租赁公司加强租赁人才队伍建设,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我国金融租赁业的正常健康发展。一是要善于借鉴西方经验,大胆探索,加快人才培训,提高租赁企业工作人员素质。应加大对高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跨国租赁公司合作,学习先进经验和管理理论,培养和吸收高素质专业人才。二是对现有人才应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调动其积极性。积极创立有计划、有组织、形式多样的培养办法和考核、鼓励与评价措施,帮助在职人员和新人的知识水平的提高、补缺和更新,使从业人员适应租赁业务发展和社会科技进步的要求。三是金融租赁公司应主动面向社会,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工具来宣传金融租赁的优越性。政府要利用其导向作用,以媒体、相关政策等向社会宣传金融租赁,促进中小企业重视财产所有权向财产使用权的价值观念的转变,使这一新兴行业能为全社会所认同,使得金融租赁业能为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家所接受,使金融租赁真正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手段。
(四)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创新,促进租赁方式多样化,提高金融租赁的宽度和深度
一是加强市场划分,有针对性地选择客户。要通过对目标客户的深入分析,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必须深入调查拟承租人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充分考虑行业的周期性、行业内的竞争程度、定价能力等;同时要不断探索自己擅长的业务领域,熟练把握所涉及领域的资产管理方法,通过精细的专业化谋求差异化发展道路。同时,开展一些与租赁业相关的延伸业务,不断拓展金融租赁市场,利用国内制造业的优势积极开展出口租赁业务,如机电设备、船舶、工程机械等,扩大金融租赁市场发展空间。二是大力发展租赁与银行、保险等合作,优势互补。大力发展租赁与银行的合作,既可以丰富银行的产品服务,又能帮助银行巩固和扩大客户群;发展租赁与保险的合作,既可以解决金融租赁公司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又能为保险公司提供长期稳定的收益渠道。三是积极进行服务创新,实现租赁模式多样化,引导我国金融租赁行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租赁方式上进行创新,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如针对中小企业对市场反应灵敏、转变快的特点对租赁期限的创新;针对租赁风险转化方式的创新,即由出租人单方承担风险转化为供货人、出租人、承租人共同承担风险等一系列适应中小企业的创新。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租赁,提高运作效率,降低业务成本。
(五)建立风险监测预警和补救系统,强化防火墙与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1 建立科学的风险决策机制。应对金融租赁项目从立项到收回全部租金的整个操作过程,建立租赁信用评价体系,把风险控制在租赁公司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因中小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不确定因素很多,金融租赁公司需要搜集大量可靠的信息,分析金融租赁公司在整个行业的地位以及竞争能力,要充分考虑金融租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建立风险监测预警和补救系统。2,改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健全金融租赁信用保险制度。借鉴国外经验,强化防火墙与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即政府投入适量资金,政策引导目标明确,促进租赁企业按照政府的意图从事租赁业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或政府信用与市场化手段相结合,如设立中小企业金融租赁担保中心,运用财政资金为中小企业租赁业务提供担保,有效降低地方金融租赁机构的道德风险与租赁信用风险;或引入商业保险公司共同参与,建立租赁信用保险制度,在承租人违约时由保险公司赔偿以减少损失;完善租赁业退出机制、规范各种类型的资产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建立商业化的资产管理公司和租赁债权转让系统,将难以收回的租金转让给有能力收回租金的机构,有效化解金融租赁公司面临的信用风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161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