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服务外包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的服务外包企业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制约着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的财务风险问题。本文就服务外包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服务外包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服务外包企业 财务风险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最近几年有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共有服务外包企业近7 000家,主要从事ITO(信息技术外包)、BPO(业务流程外包)及KPO(知识流程外包)等外包项目,离岸外包收入逐年增长,离岸外包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各种财务风险,科学分析存在的财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将有利于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服务外包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一)制约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的财务风险
  1.由承接外包项目引发的财务风险
  服务外包企业在外包项目的承接中就存在风险。这种风险是由发包企业和发包企业的具体项目所带来的风险,该风险受发包企业信誉、发包方经营状况、发包方经营环境等因素制约。尽管在洽谈服务外包具体项目时要对发包方进行一系列的风险评估,如对发包方进行信誉风险评估、经营风险评估、环境风险评估、业务承接风险评估等,但受评估条件、评估手段、评估环境及发包方经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在所承接的离岸外包项目中也会发生各种风险。在服务外包企业的实践中,发生的无效评估费用、人力培训成本的浪费、研发成本的盲目支出都是由项目承接风险所造成。由于其严重影响了服务外包企业的运营并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从而引发了财务风险。
  2.由进行灾备投资引发的财务风险
  灾备投资是指服务外包企业为承接发包方的外包项目,按照客户的要求所进行的灾备中心或设施的建设投资。由于外包项目大,并且是为发包方所做的灾难备份,所以灾备投资往往具有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及服务对象较为固定等特点。灾备投资的风险是由于服务外包企业自身的风险评估过于简单或过于乐观所引起的。对灾备中心大规模的投资使得企业的资金被长期占用,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循环。服务外包市场和客户一旦发生变化,服务外包企业要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灾备投资风险对服务外包企业是灾难性的风险。对灾备投资缺乏科学的分析,也为灾备投资风险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在服务外包市场和客户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灾备中心的转型和服务内容的拓展较为困难,加重了灾备投资风险的损失,从而引发了财务风险的发生。
  3.由人力资本管理引发的财务风险
  在服务外包企业的营运成本构成中,人力成本所占的比重比较大,一般占项目成本的50%以上。人力资本管理的风险是指服务外包企业在所承接的离岸外包业务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的人力培训成本浪费、人力资本储备过剩、人力资本短缺、员工中途终止服务及员工泄密所引发的风险。企业承接的外包项目要稳定运营,必须以强大的人力资本来支撑,在人力资本支持上发生的任何问题都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服务外包企业已经发生的影响企业外包项目运营的案例表明,对人力资本的科学管理是保证所承接项目按预期计划完成的关键。而疏于对人力资本的管理,必然影响人力成本的支出,进而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给企业带来损失。
  4.由国际市场变化引发的财务风险
  当服务外包企业承接了离岸外包项目后,其经营活动更加复杂。具体表现在发包方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会给我国的服务外包企业带来各种影响和冲击。同时,对承接离岸外包业务的企业来说,其业务活动时刻会处在外汇风险中,当外币作为业务活动中的主要结算货币时,汇率变动也会给企业带来直接影响和损失。在我国承接离岸外包的实践中,贸易保护主义也影响我国离岸外包业务的顺利进行,从而给我国的服务外包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在项目运营实施中,由于发包方经营策略的调整而引起的项目服务内容的调整也会给服务外包企业带来较大的影响,如增加运营成本、减少预计的项目发包量而使服务外包企业的收益预期下降等带来的影响,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5.由无形资产管理引发的财务风险
  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在无形资产的管理上存在着对无形资产的开发意识差,忽视对无形资产的利用与保护。一般来说,服务外包企业重视对发包方的业务流程管理,而疏于对发包方的无形资产保护。签订合作协议时往往写明要对发包方的无形资产予以保护,而在服务外包业务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真正兑现合同约定,出现了一些泄密及违规现象,给服务外包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如软件开发产品的最终管理权限及测试的标准等没有细化分层管理,对发包方的核心机密和其他无形资产缺乏有效的保护,从而引发财务风险。
  (二)服务外包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1.国际服务外包市场变化的影响
  首先是发包市场变化的影响。发包方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一般与我国不同,其经济政策的变化都会给我国的服务外包企业带来影响与冲击。如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出台了大量的保护性条款以减少本国的损失,包括劳工政策、税收政策、外汇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均是出于保护本国利益的考虑。其次是服务对象变化的影响。服务外包企业的服务对象广义上是发包的客户,狭义上是指客户发包的项目,即具体的服务内容。如果服务的客户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增加新的客户评估费用、新项目的培训费用;同时,由于服务外包企业往往会花巨资建立服务于客户的灾备中心,灾备中心投资巨大,并且主要服务于特定的客户,所以一旦客户发生变化,服务外包企业要承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客户服务内容的变化,使得外包企业要调整已制定的营运方案,在项目服务过程中,任何服务项目的调整或变更都会额外增加企业的营运成本。再者是汇率市场变化的影响。在离岸外包业务中,服务外包企业在业务活动中要关注汇率的变化,汇率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2.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影响
  当前,许多服务外包企业缺乏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表现在:首先,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差。由于我国开展服务外包业务的时间较短,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应对风险的措施不利。在离岸外包业务中,企业缺乏财务风险意识,较多的注重业务流程的科学管理与维护,而忽略了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建设,不注重对财务风险规避策略的研究,对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没有科学的评估,一旦发生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异常事件,企业将陷入困境。其次是资金使用中也蕴藏着各种财务风险。在离岸外包业务中,企业为满足客户的要求对灾备中心大规模的投资也使得企业的资金被长期占用,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循环;由于承接的外包项目服务周期长及部分发包企业的财务状况等因素而产生的应收账款问题,也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入。
  3.无形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的影响
  随着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快速发展,无形资产已成为服务外包企业资产的主体。服务外包企业一般集国际化、高科技、高风险及高收益特征于一身,一旦无形资产的存在环境及方式发生变化,服务外包企业的无形资产将呈现构成复杂化、管理融合化、风险放大化、占总资产比例扩大化等特征。加之服务外包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疏于对无形资产的开发与会计管理,导致利用效果欠佳,这些都会制约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

  4.项目承接及团队管理缺失的影响
  服务外包企业在项目承接过程中,由于疏于对项目承接风险的控制,直接导致了风险的发生。项目承接风险是指服务外包企业在承接离岸外包业务中,由所承接的具体项目引发的风险。这是由发包企业及其具体项目所带来的风险,该风险受发包企业的信誉、经营管理能力以及运营环境等因素制约。在洽谈服务外包具体项目时,尽管要对发包方进行一系列的风险评估,但受评估条件、评估手段、评估环境及发包方经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在所承接的离岸外包项目中也会发生各种风险。另外,团队管理的缺失也是引发人力资本和技术风险的重要原因。通常情况下,人力资本和技术风险的产生同时发生在同一外包项目中,而多数是由人力资本的风险引起。
  
  二、服务外包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制定行业扶持政策
  国家应针对服务外包企业的现状,制定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政策,建立离岸外包风险基金。离岸外包风险基金是服务外包企业在承接离岸外包业务中,为抵御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损失,增强服务外包企业风险防范能力而提取的风险准备金。离岸外包风险基金的建立可以使服务外包企业对各种风险的防范制度化,从而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潜在风险。建立离岸外包风险基金,使企业在离岸外包中所发生的各种风险具有较大的财务支持,可以用离岸外包风险基金应对发生的各种风险,使企业不会在面临各种风险时而陷入经营危机,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同时由于部分服务外包企业规模小,业务起步阶段运营效益不好,其本身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也自然会伴随着较高的风险,离岸外包风险基金的建立为我国中小服务外包企业的迅速发展扩大规模提供了保障,从而可增强中小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实力。
  (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强化服务过程管理
  服务外包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承接的项目规模大、服务周期长、品牌持有数量多、科技含量高、业务虚拟化及营运成本高等特点。所以必须加强企业管理,注重细节。首先,应加强服务外包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通过管理达到充分发挥无形资产效益,保证客户资源,促进服务外包企业健康发展的目的。服务外包企业应建立专门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其职能包括:建立对所承接业务的保密制度,负责制定企业内部无形资产的开发策略,制定对发包方无形资产的保护制度,制定无形资产保护培训方案及无形资产管理的业务流程。其次,加强人力资本管理。加强人力资本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节约企业的人力成本开支,以降低企业的营运成本,增强服务外包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增强人员培训的针对性,避免人力培训成本浪费;科学规划人力资源,避免人力资本储备过剩的损失;同时应尽力控制人力资本短缺、员工中途终止服务及员工泄密所引发的风险。再次,加强对灾备投资的管理。对企业发生的灾备投资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研究其服务内容的外包市场前景,力争扩大灾备投资的服务客户数量;科学预测灾备投资的回收期,采用加速折旧的办法尽早收回灾备投资。
  (三)科学评估外包项目,实行全程风险控制
  服务外包企业要将财务风险的控制体现在外包项目运营的全过程,包括项目洽谈、初期评估、承接后的运营及维护等。在离岸外包业务中,服务外包企业承接的具体业务具有项目规模大、服务周期长、科技含量高、交付时间快、业务虚拟化、环境差异大及营运成本高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必须加强对外包项目的风险评估,并实行项目实施过程的全面风险控制。对发包方的风险评估,包括发包方的信誉风险评估、发包方的经营风险评估、发包方的环境风险评估等内容。企业自身的风险评估,包括业务承接风险评估、灾备投资风险评估、营运成本风险评估、收益实现风险评估等内容。对业务承接风险评估主要是预测项目承接的可行性,承接项目后的效益情况;对灾备投资风险评估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因其往往投资较大、回收周期较长,必须加强管理;对营运成本风险评估是指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营运成本支出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对收益实现风险评估是指对影响未来收益实现的各种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力求实现收益最大化。
  (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应对风险能力
  企业应高度重视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不断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在承接离岸外包业务的过程中,企业必须加强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的防范。企业应建立严格的业务承接评估制度,科学评价发包方的业务活动及潜在的风险。针对服务外包企业无形资产存在环境及方式的特殊性,制定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制度,以加强对企业的无形资产及发包方无形资产的管理。离岸外包业务的项目实施具有周期长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企业必须加强对客户的信誉评估及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信誉水平不同的企业制定不同的信用额度和回收期限;在组织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应注重拓宽企业资金筹集渠道,以保证企业资金的正常供应,从而保证资金需要。服务外包企业应加强对外汇资金的管理,遵守国家的外汇管理规定,关注外汇市场变化,对可能发生的外汇风险要根据汇率的变化情况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同时注意发挥汇率的杠杆作用,平衡企业的外汇收支,对远期外汇收支进行科学的预测以避免发生外汇损失。在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以辨别、评价、分析财务风险,提出合理的风险规避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晓梅,王竟雄.浅谈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商业经济,2009.11(10).
  [2]王淑华.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经济视角,2009(5).
  [3]王力,方蕾.国际财务外包:特征及风险防范[J].财会学习, 2009(9).
  [4]于强.服务外包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0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207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