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内蒙古自治区金融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课题组

  摘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八个方面对内蒙古自治区金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从中可获得一些启示。
  关键词:自然生态;金融生态;投资环境
   中图分类号:F830.3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7)02-0034-04
  
  一、内蒙古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投资拉动的资源型经济增长
  
  (一)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抗灾能力弱,靠天吃饭的局面依然如故
  内蒙古地区是国家主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农牧业经济在区域经济总量中比重较大,特别是草原绿色有机畜牧业应是以后重点发展的方向,相应的金融投入能产生较大的资源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长期以来,农牧业投入严重不足,(据社会科学院有关资料反映:国家有33亿亩草原,在1996年以前草原平均每亩每年只有2―3分钱的建设投入;内蒙古地区1991年到1994年,国家和自治区财政用于畜牧业基本建设的资金累计为2.2亿元,而同期畜牧业产值为325.1亿元),导致基础设施差,生产条件落后,草原保护建设滞后,使原本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草原“三化”面积逐年扩大,畜草结构失衡,农村牧区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第一产业,加工业对畜牧业带动力很小,畜产品的加工、销售、转化增殖能力差,流通渠道不畅,农牧业基本上还是处于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什么抗灾能力,更谈不上产业化发展。特别是在90年代以来宏观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双重约束下,农牧业效益、农村牧区就业和农牧民的收入等在1997年以后连续几年增长乏力,长期累积的农牧业经济与国民经济不协调的矛盾正在释放且复杂化。尤其是内蒙古地区近年来连年自然灾害,农牧民的支出远远大于收入,为了抗灾保畜,农牧民的积蓄消耗殆尽,返贫率不断上升。
  
  (二)工业生产保持高速增长,但增长方式依然粗放
  数量型增长,缺乏创新动力。内蒙古地区在技术创新中的问题主要是缺乏相应的制度基础,微观主体特别是传统产业中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严重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由此导致技术积累薄弱,技术创新活动呆滞。根据国外的经验数据,企业技术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机械行业是8%,电子行业是15%,一个研究开发投资占销售额比重低于3%的企业,在当今世界上是无法生存的,而我们大多数企业却连1%都达不到。
  
  (三)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过大,增长后劲不足
  从2002年至2004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均高于全国水平,其中2004年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6.7%,比全国水平高15.4个百分点,而消费占比则低于全国6.6个百分点。在国家能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内蒙古作为能源富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有其合理性,但从长期看,主要靠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难以持续。世界上欠发达地区崛起的一个共同点是:依靠科学技术,加快知识创新,像美国实施西部开发、日本开发北海道等。
  
  (四)能源和交通运输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几年,虽然自治区新增发电机组在不能增多,给高载能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造成西部电网电力供应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同时,随着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等行业的持续快速增长,铁路运输供需紧张状况日趋严重。
  
  (五)面临生态环境重建的严峻挑战
  特定的自然环境只能承载某一特定数量的人口,如果人口数量超过了自然环境和承载能力,就会由于对自然环境的过度索取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进而导致贫穷,如果人口继续增长,对自然环境过度索取的程度就会进一步加大,贫困也会进一步加深,就会在人口和生态环境之间产生恶性循环。随着移民的大量流入,内蒙古自治区自建国以来曾三次大面积开垦草原(而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合畜牧,不适合农耕),致使土地在干旱和强烈风蚀下逐年减少。而畜牧业又单纯追求产量和存栏头数,延长生产周期,过度放牧,导致草场破坏和退化,沙化严重,旱灾呈上升趋势,农牧业抗灾能力很弱,很多农牧民成为生态难民。
  在国家垄断资源的管理体制下,特别是在中央的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下,在整个改革的推进过程中,由于资源价格被长期低估,资源型地区事实上被课征了某种形式的"资源税",而且,通过非市场的运行机制,这些隐形税赋事实上贴补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对内蒙古自治区资源的廉价调拨和使用,促进了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但却没有给内蒙古自治区一个公平发展的机会,而且在资源的开采和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二、金融总量小,结构单一
  
  (一)存贷款总量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
  截至2006年6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717.17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037.23亿元。
  
  
  
  
  (二)金融体制和服务滞后
  金融服务不发达直接制约着货币市场的发展,货币市场的不发达制约资本市场的发展。改善服务的最有效方式是引入竞争,而在内蒙古,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依然居垄断地位,银行业竞争乏力,活力不足。
  1.金融组织结构单一。国有商业银行居于绝对垄断地位,银行业竞争乏力。
  2.业务品种单一。存贷款业务依然是内蒙古地区银行业的主要业务,银行业金融机构收入主要依赖于传统存、贷款业务的利差收入。2004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收入181亿元,其中利息收入108亿元,占总收入的60%,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较低。全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两家城市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包头分行(简称7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为4.12亿元,占7家银行总收入的4.33%,其中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最高的交行和占比较低的城市商业银行分别为5.49%和1.15%。而存贷款业务的利润空间在逐步缩小,潜在风险增大。一是信贷资金高度集中。贷款的行业结构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业,大企业和重点项目。据对4家国有商业银行、2家政策性银行和包头交行客户大额授信情况的统计,2004年7家行亿元以上的大额贷款客户176户,贷款余额1057亿元,占7家行贷款总额的54%,占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46%,而且上述客户中有1/3还存在多头授信和关联交易;贷款的区域结构比较集中,2004年末全区贷款余额的55.2%集中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三市,比2000年提高了13.5个百分点。贷款投向过分集中的负面效应主要有:其一,当企业出现经营风险后,由于贷款额度大、涉及银行多,易诱发区域性金融风险。其二,一些弱势产业和中小企业难以取得信贷支持。其三,使银行在与企业谈判时处于劣势,缩小了银行的赢利空间。二是金融机构资金占用长期化趋势与资金来源的短期化倾向矛盾明显,潜在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日益明显。一方面,存款流动性日益增强,定期存款增长乏力,银行业资金来源中定期存款的比重逐年下降。1997年末,定期存款在储蓄存款中占比73.7%,2004年末,定期存款占比57.07%;另一方面,中长期贷款增势强劲。1997年末,中长期贷款在各项贷款中占比31.6%,2004年末,中长期贷款占比46.91%。
  3.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体。从1998年开始到2001年1季度,全区4家国有商业银行共撤并所属旗县级支行53个,其中撤消40个,合并13个。建行在股份制改革之前又进行了大量的机构撤并工作,预计工行的股份制改革进程中也会伴随着机构的撤并。到目前为止,各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撤并工作还在进行当中,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调整和经营行为的一部分,这项工作仅仅是一个开始。以国有金融的退出为契机,西部地区金融组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凸现出来,并集中反映为金融机构的“行政性”过强和“政策性”不足的悖论式矛盾。由于客观存在对政策性金融的需求,突出表现在支持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农村信用社身上,特别是在近些年内蒙古地区连续风灾、雪灾、旱灾中,为抗旱救灾而投入的政策性信贷资金都是通过农村信用社的渠道投入的。1999年以来,中央银行用于支持农业发展的再贷款也是通过农村信用社注入的。

  最近几年,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支持内蒙古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中只有农业银行有少量农业投入,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只有少量的粮食收购投入,财政有点专项资金投入(农牧业加起来每年也就2.5个亿左右),发展农村经济的重担也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农村信用社身上。农村信用社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甚至地方政府年度税收或工资发放问题也要求信用社贷款,地方政府在上级财政安排专项事业费投资不到位之前也要求信用社贷款垫支,抗雪灾饲草饲料、抗旱打井通电、驱疫灭蝗信用社更是责无旁贷。
  而农村信用社规模小,服务面大,金融服务跟不上需求,效益低下。如:①赤峰翁牛特旗格日僧信用社独家为格日僧苏木、示范牧场、草籽场三个苏木场提供金融服务,服务区域面积800平方公里,员工平均服务面积200平方公里。由于居住分散,人口较少,且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制约着信用社业务经营的发展。②翁牛特旗白音套海信用社距旗所在地乌丹镇230公里,该信用社服务白音套海、高力罕2个半农半牧苏木1万多农牧民。2个苏木水稻产量可观,但由于2个苏木经济区不集中,交通不畅(南有老哈河,北有科尔沁大沙漠),苏木和信用社所在地经济活动较少,信用社难以形成规模经营。
  4.农牧民融资成本高,利息负担重。一是2004年10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放宽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城乡信用社最大上浮系数扩大为基准利率的2.3倍。从金融机构执行情况看,由于商业银行新增贷款的80%投向了电力、煤炭、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及优势企业,这些客户都是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营销的重点,贷款一般执行基准利率甚至适当下浮,因此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以及不再设定上限,未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在农村牧区,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从县域淡出,农村信用社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信用社75%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集中在〖15,2〗之间,农牧民利息负担较重。二是由于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十分有限,很难满足农牧民生产需求。信誉程度较高的富裕农户一般可得到5000--20000元的贷款,而普通农户只能贷到500--1000元,致使部分农户只能求助于民间融资,而民间融资月息一般是2%,有的高达4%,导致部分农牧民利息负担沉重。
  
  三、投资环境不够宽松是制约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一个“软肋”
  
  未来地区之间竞争的焦点,就是经济发展环境质量的竞争。宏观经济环境和地区经济特性是决定投资的重要外部控制变量。可以说,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是经济和体制双重环境制约。一是体制环境不利,市场、资金、人才、技术、管理体制等一些制约投资的基本面因素没能得到根本性改变;二是政策环境不足,启动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三是执法环境差,一些职能部门不是放水养鱼,而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四、金融机构贷款的保证措施实施难、成本高
  
  (一)贷款保证措施实施难
  主要表现在:一是抵押手续繁琐,二是抵押费用高。如乌海市华西焦化有限公司在中行贷款4887万元,由于财产抵押不足值,准备以所拥有的厂房做抵押。经咨询,办理3000万元的贷款抵押,仅评估费用就约需25万元左右,因费用大高,企业未继续办理抵押登记。
  
  (二)贷款的保证目标实现难
  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抵押物价值测算的随意性。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同一抵押物经不同评估部门或同一评估部门(或审计部门)在再次评估时其评估值出现较大的差距,随意性较大,而对评估结果银行通常别无选择,被迫接受。二是抵押物价值在不同时点的测算偏离度高,抵贷时评估值高,银行将抵贷物变现时评估值低。
  
  (三)抵押物处置难,贷款抵押易流于形式
  一是抵贷资产变现费用高。据调查,呼市地区金融机构对评估价为100万元的不动产要变现,需要支付评估费2000元(标的额的2‰),拍卖费50000元(标的额的5%),不动产转让税50000元(标的额的5%),城建税3500元(7%),教育附加1500元(3%),共计10.7万元。除此之外还需向车管所、房管局、土地管理局等相关登记机关交纳过户费、房屋所有权变更费及相关的使用税等一系列费用。二是税务及地方有关部门对金融机构抵贷物收回和抵贷物变现过程中收取的有些税(费)不尽合理。如土左旗供销系统六家公司转制后共欠土左旗农行贷款本息1772万元,土左旗农行在当地政府的多次协调下,不得不收回这六家公司的土地、房屋、库存商品等抵偿815.68万元的贷款本息。抵贷物收回至变卖过程除去保管、运输、维修费用外还需缴纳如下税费:(1)办理产权过户需按交易额的10%-20%缴纳过户费约120万元,按5%缴纳交易税约40万元。(2)抵贷物过户以后需缴纳契税、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约41万元。(3)抵贷物出租时需缴纳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印花税、房产租赁收入税等。(4)抵贷物变卖出售时,又需缴纳交易税及过户费。上述税费如按期缴纳,不出五年时间就会把新收回抵贷资产全部耗用贻尽。三是经济诉讼案件中的相关费用使金融机构往往在依法清收不良贷款中赢了官司赢不了钱。如农行内蒙分行营业部2002年共起诉逃废债企业40起,涉及银行贷款金额3765万元,已审理结案24起,全部胜诉,涉及贷款金额1003万元,胜诉中执行结案的20起,执行金额367万元,实际执行回41万元,占执行金额11.2%,占胜诉金额的4.09%。获胜案件诉讼过程中共支出费用34.3万元,其中支出律师费5.6万元,诉讼费24.1万元,财产保全费1.9万元,案件执行费2.7万元,支出费用占执行金额的9.35%,占执行回金额的83.66%。
  
  五、征信行业比较落后,征信市场尚未形成
  
  全区目前还没有专门从事征信业务的机构,而与征信业有关的机构共128家,分四种类型:一是资信评估机构3家。目前,评估业务基本没有开展。二是中小企业担保机构70家,目前49家正常运作,21家已停止开办业务。三是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均实现了全国联网。四是兼营征信业务的其他机构。以上4类机构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主要有:(1)资信评估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双重不足的局面。一方面,资信评估市场需求不足。社会和企业对资信评估产品需求十分有限,政府有关部门对资信产品的需求也不够。另一方面,资信评估产品市场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目前虽然有一些企业涉足资信评估业,但行业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一些评估机构存在严重的信用问题,得不到社会的认可。(2)资信评级实用性不强。信用评级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评级结果用途不明确,结果应用不充分,基本没有得到社会尤其是金融机构的认可。(3)资信评估行业自律不足,信用评级有待规范。大量非专业评级机构借用信用评级机构的名义,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占领评级市场,而且其条件根本满足不了评级的要求。(4)资信评估中信息采集范围狭窄,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资信状况。(5)外部政策环境缺失,缺乏有效监管,信用担保机构运作不规范。国家先后出台约有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就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风险控制等方面政策措施仍未明确,有效的行业管理尚未形成,监督管理不到位。就内蒙古而言,目前尚无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明确由哪个部门行使对担保机构的审批和管理,因此区内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存在审批、监管部门地域不统一现象。由于缺乏有效管理,造成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业务混乱,有的机构既搞担保,又搞投资,担保基金来源既有自有资金又有银行借贷。(6)部分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财务制度不健全,担保风险显现。(7)现行的国有商业银行有关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发展。一是在各类银行现行制度下,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分担风险的机制无法形成。二是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承担 100%风险的前提下,中小企业仍然无法按基准利率获得贷款,中小企业贷款成本较高。(8)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设置的担保条件偏高,有的机构的担保条件甚至与银行贷款条件基本相同。(9)目前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所收录的信息仍不能够完全达到真实性、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
  
  六、信用观念淡薄,三角债现象依然存在
  
  由于失信成本过低而导致社会信用缺失,突出表现为要债难。信用缺失,是一种短期行为普遍化,它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扰乱了市场秩序,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使企业难以正常地成长和发展,对整个社会贻害无穷。
  
  七、缺乏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人才流失严重
  
  金融的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要求金融业能吸引、挽留优秀人才,形成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促使金融从业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金融和谐发展的需要。由于缺乏科学的用人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近几年,内蒙古金融系统人才流失严重。
  
  八、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制约着经济金融的发展
  
  一方面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以及大批国有企业的沉重历史包袱,另一方面由于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淡薄,制度转型面临着“知识存量”不足、创新主体(政府、企业及社会)动力不足以及创新成本较高等不同于东部沿海的初始约束条件。与市场发育滞后相对应,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思想观念落后,有较明显的政府经济特征,政府与企业的“父子情结”、政府参与经济管理的色彩仍很浓厚,加之各地区和各部门利益争夺、权力寻租、过于繁琐的规章制度、办事效率低下等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制度“壁垒”恶化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并妨碍了外资的流入,因而,经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了严重制约。
  
  课题组组长:高兰根
  课题组成员:冯国平阿拉腾高娃
  课题执笔人:阿拉腾高娃
  参考资料
  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关于内蒙古自治区金融债权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2003)
  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内蒙古征信业及征信市场情况调查》(2005)
  (责任编辑王若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235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