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调查报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研究依据《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结合语文学科课程教学实际,在实践中验证了教学设计概念和教学设计模式构成要素等理论。提出了一些具有参考性、针对性、实用性的意见和建议,供一线小学语文学科教师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257-02
  一、绪论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语文学科课程的改革在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课程的育人功能得到了充分彰显,语文学科教师的课程理念与教育观念,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和评价观有了重大改变,尤其在课程理解与教学设计:课堂驾驭与方法运用、实践探索与专业发展等方面进步更为明显。调查研究显示,语文学科教师在理解和把握、执行和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符合规律和要求,教学思路和方法切合实际,教学改革与进步富有成效。同时也不难发现,语文教师在课程育人、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还存在着观念滞后、方法单一、运用“僵硬”等问题或不足,其中教师在学科教学设计方面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方法探索、实践运用和反思改进,教学设计理念及实际操作能力亟待更新和提高。
  国内外学者都针对教学设计开展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和探索,但他们的研究视角和重点领域不尽相同。其中,国内学者主要是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教学设计的过程和流程进行了更多的讨论和实践,同时依据国外学者的教学设计模式特别是按照各模式的构成要素,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架构从维度上着眼并进行了划分。虽然国外不同模式的构成要素不同、国内教学设计架构的维度不尽一致,但这些研究为笔者进一步探索如何建构更加符合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实际和要求的学科教学设计、语文学科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纬度的构成以及系统调查和客观分析语文学科教师教学设计运用现状等的实践探求提供了充实的参考依据。
  二、教学设计讨论
  教学设计既是学科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又是学科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表现。因此,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设计能力的讨论一般要框在教学及教学能力的范畴内。
  1.教学能力。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2005年前,大多数中国学者认为教学能力不包含教学设计能力,但在此后的研究中很多学者(谭咏梅,2005;李斌,2005;王宪平、唐玉光,2006;冯善斌,2006;张波,2007;赵风云,2010;顾苗丰,2012)都提出了“教学能力包含教学设计能力”这一观点。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教学设计及其能力是教学能力彰显的不可或缺成分,它综合反映出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等诸多学科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2.语文教师教學设计能力及构成。
  本研究认为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构成要素需要遵循语文学科特点和教学设计流程或模式,语文学科特点主要是由“语文课标”决定。教学流程是依照徐英俊(2011)的教学模式,认为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构成要素包括:理解及实践“语文课标”的能力、分析学习需要能力、分析教材与学习内容的能力、分析学生的能力、策划教学目标的能力、策划教学策略的能力、设计教学媒体的能力、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设计教学评价和反思的能力。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先要讨论的范畴涉及语文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存在差异以及在教学设计能力方面存在“欠缺”“差异”的缘由等。所要讨论的内容或对象均来源于问卷获取数据和案例。为清楚、客观地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实状态及问题缘由、能力成份及构成要素进行模块组合、分项讨论,以期提出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借鉴性和接地气的结果。
  1.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纬度整体分布现状。
  根据语文学科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需求,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成份及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教师对“语文课标”的理解与实践、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能力、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分析学习内容、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共九个方面或维度。依据问卷获得数据对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及态度价值观进行分析,结果特别理想。
  本研究将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整体状况的描述性统计见图3-1。
  如表3-1所示,从均值上看,语文教师各维度能力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第一是分析学习者的能力(M=39.8751,SD=5.32358);第二是分析学习内容的能力(M=34.1667,SD=5.23569);第三是设计教学目标的能力(M=22.4166,SD=2.645607);第四是理解课标的能力(M=22.1666,SD=3.92338);第五是设计教学评价的能力(M=19.5000,SD=4.62354);第六是分析学习需要的能力(M=18.0833,SD=2.65028);第七是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M=16.7917,SD=8.98966);第八是设计教学策略的能力(M=16.1250,SD=2.56308);第九是分析教学媒体的能力(M=9.7500,SD=2.345612)。
  2.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对策。
  (1)培养骨干教师,加大培训力度,引领专业发展。
  教育部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与兄弟姊妹学校或者高校“对接”,让教师可以与教育教学前沿的教师进行交流和学习,培养骨干教师。比如,定期参与高校的培训,在课堂中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具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在高校的课堂中对理论知识进行补充学习,有利于教师将自身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学问题,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理论水平与科研意识,将这些理论与科研意识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专家的指引提升自身专业发展,发挥骨干教师的优势和水平,带领学校教师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2)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理论和《语文课标》(小学部分)理论知识学习的意识。
  深入学习《语文课标》(小学部分)、教学理论、教学策略理论等基础知识,把理论知识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即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科学借鉴布卢姆等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设计目标;科学运用加涅的学习结果理论探讨的必备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遵循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规律性科学教学。通过教学实践使教学设计理论升华为具有科学依据的新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
  (3)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评价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调查结果显示:语文教师设计教学评价能力有待提高。那么如何提高教师教学评价的意识?首先要以教学设计的视角为起点,确定教学评价的理念。教学评价的理念指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行为、教学效果、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而不是专指对教师行为的评价。其次要明确评价的分类,语文学科教师运用的教学评价主要有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真实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多元评论等。这些教学评价既是教学设计程序化的最后环节同时又可以评价和修整其它之前的各个环节,起到监控的作用,保证其它教学设计环节的有效进行。最后,优化评价方式,它是新课程提出的评价理念。保证语文教学设计实施效果的有效性的措施之一,是把評价的重点放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上。教学评价持续的发生在教学各个步骤当中,并不是在教学结束时才开始的活动。使真实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多元评论同时发生,促进教学设计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盛群力.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齐媛,张生.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评述[J].现代教育技术,2009(8):43-44.
  [3]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顾苗丰.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构成的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2(6):68-72.
  [5]郭晓佳.关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的分析思考[J].读与写杂志,2013(10,9),38.
  [6]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杨锐(1985-),女(回),宁夏固原人,宁夏师范学院教育硕士研究生,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同仁回民小学教师。
  基金项目:宁夏师范学院“西部一流”学科教育学学科校外基地校合作研究项目(NXYLXK2017B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11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