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链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洪转
摘 要:从商业银行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根据商业银行的资源要素、能力要素和环境要素可以建立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模型。运用这一模型分析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1-0016-03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受冲击的行业之一,研究其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要素,进而推动核心竞争力理论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有学者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进行研究,但目前的研究都还处于定性分析阶段,而且大部分学者都是从某个角度进行分析。本文从商业银行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模型,并围绕该模型对影响要素的相关关系和影响要素与核心竞争力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模型的建立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在特定的环境要素下,以商业银行价值链中的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的有机融合为基础,整合银行价值链中的战略环节,在所处经营环境下所表现出的相对于竞争对手能够给顾客带来独特价值和利益的而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替代的动态能力,它能使商业银行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商业银行是一个复杂的、多要素构成的综合经营系统,其众多的要素和子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共同集合构成核心竞争力。西方学者曾提出成功企业的三个关键要素或推动力:企业家人才和一流的管理班子、机遇、资源。我们可以把企业家人才和一流的管理班子看作企业的能力要素和资源要素,机遇代表了与企业发展相联系的环境要素。很多研究者认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资源、能力的综合体。因此,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也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成,是多种资源的结合体,是一个能力体系,同时还与商业银行所处的环境有关,比如外部环境、产业环境等,这些因素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与银行业较密切相关的资源要素、能力要素和环境要素,各影响要素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贡献,最终实现顾客价值,并通过商业银行竞争力表现出来。
我们可以借助价值链的思想,把影响核心竞争力的资源要素、能力要素、环境要素作为基本的价值链,即价值链中的战略活动,然后把资源要素、能力要素、环境要素基本价值链继续分解得到更具体的价值单元,例如:把资源要素价值链分解为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无形资源等价值单元,其中物质资源价值单元又可以分解为资产规模、基础设施、电子设备等价值单元。当然根据分析的需要,还可以继续细分价值单元(见图1)。
商业银行可以围绕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单元,在实现顾客价值的基础上,识别自己的核心资源、核心能力,并进行有效整合,打造和培育核心竞争力。
二、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
(一)资源要素
资源要素是构成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资源”学派的研究者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一种企业以独特方式运用和配置资源的特殊资源,这也是经济学研究中资源观的研究焦点。企业内部的有形与无形资源及积累的知识在企业间存在差异,资源差异能够产生收益差异,资源优势能产生竞争优势,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以及低于价值的价格获得的资源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以及成功的关键因素。同理,资源要素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支撑和载体,也是商业银行运作的基础。只有在资源要素有效运作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商业银行的利润,才可以谈其核心竞争力的巩固、培育和提升。资源要素不仅为银行的经营活动提供了基础,而且也为商业银行培养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成为银行之间展开竞争的具体的载体。在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品牌、商誉等无形资源的投入。按照资源存在的形态可以把商业银行拥有的资源分为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无形资源三个部分。
1.物质资源。物质资源是指商业银行占有和使用的具有实物形态的生产要素的总和,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物质基础、业务经营系统的载体,具体体现在银行的资产规模、电子化水平和设备配置上。资产规模大,资金雄厚的银行往往能够占据投入先机,掌握技术优势,走在市场的前列,而且随着银行经营业务量的扩大,单位成本会降低,规模经济效应凸现。另外,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往往需要5-10年甚至更长时间,没有充足的物质资源支撑,核心竞争力是很难建立起来的。商业银行的经营性业务活动和管理性业务活动的建设情况与银行的电子化水平是相互对应的,一个银行的电子化发展水平代表了银行的发展潜力,而且也是商业银行实施金融创新的基础,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出发点。
2.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竞争能力之一,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决策者和执行者。银行的技术优势和业务优势通常要凝聚在人力资源上,同时人力资源又可将这种优势提升和传递出去,因此,人力资源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载体。著名银行家Wilfried Guth(德)认为,在当今的竞争环境中,人力资源可以被视为一家金融机构最重要的资产,把握竞争机遇必备的重要能力大都来源于人力资源的质量,企业家的素质和良好的判断力可以使一家银行识别和把握市场机遇。因此,银行的兴衰存亡,取决于自身生命力,而其生命力又取决于所拥有的人才素质和人才管理水平。商业银行人才体系=高层决策人才+高级管理人才+营销管理人才+科技管理人才+智囊参谋人才+信息管理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安全管理人才+实务操作人才等。
3.无形资源。无形资源是指企业所拥有的不具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的、能够为企业创造财富、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资源的总和。从定义上看,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力二者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都体现为企业的获利能力,都使企业成为特定市场领域的领先者并获得超额利润。同时,二者在内容上也有很多共同之处,如:无形资产本身就是一种技术、能力或知识,或者是企业运用这些知识和技术所获得的成果。虽然不能将核心竞争力与无形资产简单地等同起来,但可以说,无形资产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其载体。核心竞争力以无形资产为基础,是银行通过对多种无形资产的有机整合而形成的,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无形资产是培育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并决定着银行价值的高低。无形资源几乎看不见,竞争对手难以掌握和模仿,它们是银行持续竞争优势的可靠来源,是银行培育企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聚焦点。无形资源要素主要是指商业银行拥有的企业文化、品牌、知识和组织结构等。
(二)能力要素
“能力”学派的研究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一系列能力的综合,高知识和高技能的个人集合体并不能自动形成有效的组织,能力的差异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商业银行领先的核心竞争优势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恰当的市场战略选择、人才开发、经营管理、营销技巧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多方面共同推动来实现,使管理上的巨大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低成本优势和高质量、高效率、高收益优势。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包括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业务创新和整合能力。这些能力的有机融合,增加了核心竞争力的难模仿性,增强了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影响一系列的价值活动,带动一系列的金融创新,降低了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风险性,形成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增值特性,对外体现为商业银行的高利润、高效率。
1.管理能力。实践证明,管理出效益。从控制论的角度看,高超的管理,能将银行的人、财、物、信息、时间等各种要素资源进行有效地配置,使银行的各项活动紧紧围绕银行发展这一终极目标进行,有助于引导商业银行的各项活动协调发展形成其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的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管理性业务上,管理性业务围绕经营目标,引导着银行的业务发展,控制着经营性业务的运作。
2.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本质要求,是银行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它涉及到银行经营的方方面面,是关系商业银行生死存亡的因素之一。只有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和业务创新、知识创新,才能把握市场先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竞争力的形式多种多样,对一个银行来说,不是每种竞争力都能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但具备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独特优势却是相当重要的,如:掌握某种重要技术专利而具有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或是有由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和高效的市场分销网络形成的市场营销方面的竞争优势,或是在自身范围内将市场信息迅速转化为现实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所取得的竞争优势等等。
3.整合能力。商业银行是一个业务种类繁多,业务单元或部门息息相关的有机整体,单个的技能、知识、资源、能力等价值活动的简单堆砌并不能构成核心竞争力,而必须通过整合,使之发生功能上的耦合、裂变,形成系统化的能够优于竞争对手、显著实现顾客价值的核心竞争力。整合的越好,各价值链活动越协调,核心竞争力就越难模仿,就更能发挥出1+1>2的组织效应。因此,资源整合是银行把自然资源、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在时间、空间上加以合理的配置,从而将商业银行的内外资源调整到最佳状态,以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从而增强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
(三)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是指存在于商业银行外部,不为其控制,不在其决策范围之内的影响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组织,是成长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的,只有与环境相适应才能得以生存,因此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既离不开与组织内部各系统的有效链接,也离不开与组织外部环境的链接。埃里克森认为,核心竞争力既是组织资本,又是社会资本,并且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包括在内。商业银行是具有典型“外部性”特征的金融企业,与一般工商企业相比,其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不仅会关系到自身经营目标的实现、竞争地位的形成,还会影响到其他商业银行行为的选择,整个银行业的形象乃至整个国家金融的健康和整个社会的稳定等等。因此,银行机构的经营管理能力并不完全是银行机构的一个内部问题,它与政府部门的行为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商业银行的外部关系主要指银行与客户的关系,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关系。如作为金融管理机关的中央银行与作为金融企业的商业银行在行政上不是隶属关系,但在业务上商业银行要接受中央银行的领导和管理。
影响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环境要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两类。宏观环境包括当地的经济状况、金融运行环境、相关产业发展状况、宏观经济政策及货币政策、社会人文环境几个方面。产业环境包括潜在的进入者、存贷者、客户的需求及偏好、替代产品和同业竞争者等方面。当外部环境较为有利时,会积极促进在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中的产业组织结构效应的发挥;相反,当外部环境不利时,会抑制其产业组织结构效应的发挥。因此,当所生存的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发生变化时,银行应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制定富有弹性的发展战略、业务流程、组织制度,调整资源利用战略及资源与能力的转化方式和目标,跳出被动适应环境的圈子,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影响环境、利用环境,使环境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三、影响要素的相关关系分析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要素很多,但各种要素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地交织在一起的。资源要素构成了商业银行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载体,其中物质资源是客观存在的,是其他一切资源与能力的载体,容易被其他银行购买和复制;人力资源是银行所拥有的劳动者的总和,它是银行经营管理的主体,是核心竞争力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无形资源包括企业文化、知识、组织结构等要素,它是银行最具有独特性的能动性要素,是银行在长期实践中以特定的方式逐步积累起来的,较难模仿。资源要素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互为推动的关系,物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着无形资源的创造和积累,人力资本的积累离不开货币资本对教育的投入,人力资源的参与影响银行投入产出活动,进而影响着物质资源的积累。能力要素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动力,它是各种资源要素在投入产出活动中综合作用的产物,既有对资源的依赖性,又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对资源的反作用力。能力要素不只是资源集合或资源束的简单组合,更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资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互动作用下的结果,如设施先进齐全会使管理更有效率,产业力更强,而管理能力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银行的资源利用率、产业发展和金融创新水平。核心竞争力不能只强调资源,也不能只强调能力,而应把二者结合起来考虑,资源要素和能力要素统称为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而环境要素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依托,银行的竞争强度、市场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发展状况等都影响着银行的获利水平。例如,如果人们信用较高,银行就能有效配置资源和防范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整个体系的运作效率。总之,资源要素和能力要素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原材料”、整合能力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加工厂”,实现顾客价值是培育核心竞争力最终所追求的结果。
银行的竞争是通过产品和服务进行的,资源是能力发挥的基础,没有资源,能力的发挥就失去了支撑;能力是资源发挥的手段,没有能力,资源便成了一种摆设。换句话说,资源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量的基础,能力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质的基础。另外,银行拥有再好的资源、能力,离开赖以生存的环境也不可能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的目标。一般来讲,资源要素和能力要素对银行的影响是显性的,而环境要素对银行的影响是隐性的,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产生。由此可见,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强大与否与资源要素、能力要素以及对资源要素和能力要素进行整合的能力大小高度相关,同时还受环境要素的影响。如果用C表示核心竞争力,用R表示资源要素,用A表示能力要素,用I表示整合能力,用E表示环境的影响,则C=f(R,A,I,E),即一家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要看其如何协调各影响要素自变量并使他们对核心竞争力因变量的贡献度最大,从而使对外体现的核心竞争力最强。
参考文献:
[1]邓修权等.核心能力构成要素的调查分析――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J].科研管理,2003,(2).
[2]陈洪转,徐佩等.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价值链分析法[J].统计与决策,2005,(1).
[3]陈洪转.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博士论文,2004,(12).
[4]Markides,C& Williamson,J.,Related Diversification,Core Compe-tenc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J], 1994,(15):149-157.
[5]Allen N. Berger, Anthony Saunders, Joseph M. Scalise, Gregory F. Udell, The effects of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n small business lending,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J], 1998,(50):187-229.
[6]Jeremy Greenwood, Bruce D. Smith ,Financial markets in develop-ment, and the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s. Journal of Eco-nomics Dynamics &Control[J], 1997,(21):145-181.
(责任编辑:尹继志;校对:阎东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24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