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事业单位会计内控制度实施的必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新时代要求事业单位的工作方式必须持续变革,以便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新会计制度被制定出来,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本文对新会计制度的内涵及其与旧会计制度的区别进行了阐述,对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響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新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 财会工作 影响
  财会工作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及决策和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财会工作是决定了事业单位其他工作内容质量的基础,其他工作内容是上层建筑,只有做好财会工作,才能使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科学的状态当中。基于新会计制度的出现,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首先,财会工作的会计主体和要素发生了变化;其次,预算资金的核算方式和管理模式也进行了调整。这些改变都对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特点
  (一)会计主体和要素的变化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较于原有的会计制度而言,主体要素更为清晰,对会计核算工作的主题要素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如对资产、负债、收入以及支出等相关内容都进行了明确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将自身的各类经济业务统一进行会计核算,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率得到了有效提高,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核算内容增多
  事业单位原有会计制度存在着规范内容缺失、对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界限无法明确划分等问题,相对于原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更为详细和明确地划分了会计要素,增加了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收支的分类和国有资产管理以及用于核算基本建设投资的在建工程系列科目等规范内容,并对账目处理方式进行了详细规定,使事业单位的账目更为公开、透明,资产管理更为规范,有效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实现事业单位财政的科学化管理。
  (三)核算方式发生变化
  原有的会计核算方式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统计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只通过固定资产的账面进行核算,使得会计信息不准确,仅通过账面无法对资产的实际信息进行准确统计。新的会计制度更加适用于事业单位会计领域实际,它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核算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将累计折旧科目引入固定资产的核算,使用适当重建非流动资产资金的方式打开市场新局面,冲减了相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使资产折旧信息一目了然。
  (四)核算体系和制度更为完善
  由于事业单位资产监管力存在漏洞,我国原有的财务核算体系存在着安排构成及体系不合理、不完善等很多的问题。原有会计核算的收付实现制度使得账目常出现账目与实际业务不符的情况,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经济运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明显改善了这一情况,通过妥善调整相关制度和核算方法的方式,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有效将实际业务情况清楚地反映到相关账目核算上。
  二、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响
  (一)会计主体的改变
  在财会工作当中,明确会计主体是开展财会工作的第一步。但是,在传统会计制度当中,对于会计主体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界定,会计主体在传统会计制度当中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因此,财会工作也无法基于此得到彻底全面的开展。在新会计制度的框架下,会计主体得到了确认,这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和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二)会计要素的改变
  传统的会计制度对会计要素的界定主要包括资金的收入、资金的使用以及资金的结余这三个方面。新会计制度在传统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对会计要素进行了新的界定。在新会计制度当中,会计要素不仅仅包括上述三个部分的内容,还包括事业单位的负债情况,以及净资产情况,这样就使事业单位能够通过财会工作对自身的资金状况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使单位的运行和决策更加规范合理。
  (三)会计报表的变化
  会计报表的制作,对于事业单位资金的科学化管理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会计制度当中,会计报表的内容仅包括资金的收支情况等基础性内容,传统会计报表对事业单位资金情况的评估以及管理作用有限。新会计制度在原有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在报表当中纳入了负债等方面的内容,这就使得会计报表的内容更加全面充实,尤其是在新的管理条件下,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对财务资金等内容更加科学化的管理。
  (四)会计等式与记账方法上的变化
  传统记账方式只是将资金收入内容以及支出方向按照一定分类进行统计。这种记账方式强调资金的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平衡关系,在单位收入来源相对单一,且支出方向稳定的情况下较为适用。但是,在新的管理条件下,随着新科技制度的施行,传统会计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显现。新会计制度采用借贷记账的方式,这种新的记账方式不仅符合新的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对于资金管理的需求,而且还有利于资金的有效利用,便于推动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
  (五)预算资金的核算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改变
  在传统会计制度的框架之下,对预算资金进核算时仅仅参考预算资金这一内容,但是,从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看,资金来源的渠道存在多样性,这一单一化的资金核算方法,容易在结算过程中产生信息与实际情况脱节的问题。此外,整个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也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事业单位在新的环境下的发展需求,必须对传统的会计制度进行调整。新的会计制度将设计到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多个资金内容都纳入资金核算项目当中,这就使得资金核算与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更加契合,从而使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三、事业单位应对新会计制度的有效对策
  (一)充分重视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离不开科学有效的会计管理制度。新会计制度的出现及时弥补了过去传统会计制度当中存在的漏洞,使事业单位能够在新会计制度的辅助下提高资金管理水平,符合事业单位管理和发展的新需求。因此,作为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必须加强对会计制度的重视程度,定期组织相关培训,使从事具体会计工作的员工能够真正学懂吃透新会计制度。与此同时,具体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也要提高认识水平,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充分理解新会计制度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使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更加规范。   (二)建立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新会计制度的出现对于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为财务管理管理人员,需要一套准确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来辅助具体的财会工作。因此,事业单位可以以此为契机,逐步推进平行记账,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分录的建立,在这一统一的框架之下,使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更加规范科学。
  (三)提升财务报表的可读性
  财务报表可以反映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对于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以及后期的资金支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新会计制度条件下,事业单位有必要进一步提升财务报表的可读性,使财务报表的内容更加细致充实,便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和上层管理者借此做出准确的判断,对资金进行科学化管理。
  四、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工作的优化
  (一)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意识和核算水平
  节约劳动成本、合理分配单位内部劳动力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核心内容,事业单位要提高会计核算意识,通过加强会计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举办讲座等方式,带动整个事业单位员工的会计核算意识的提升。并将会计核算作为财务部的业绩考评范围,建立年终奖金制度,激发会计核算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要改变传统的核算方式,以新规定和新型制度为指导,严格按照新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和核算科目管理,合理运用核算方式做好会计核算工作。事业单位领导要加强内部控制意识,做好资产和资金流量的综合管理以及预算编制工作,使新旧会计核算工作在新会计制度下得到有效合理的衔接,保证账目衔接的严密性,防止发生核算数据错误等问题,保护国家资产。
  (二)建立完善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会计核算
  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以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依据,发挥报表作用,对报表实用性、公开性与可对比性进行研究,细化财务信息,整合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支出以及收入等情况,根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报表项目、结构、排列形式的要求,对财务报表体系进行规范,充分体现财务报表的优势,保证单位账目和资产与实际相符,并对资产进行合理清查,使单位领导人能够准确掌控單位实际运营状况,为单位的财务工作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三)构建科学核算体系,优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
  落实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结合单位实际,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加强会计核算工作各个环节、内容的规范监管,优化调整固定资产的入账准则,对累计折旧等会计科目划分到固定资产中,为核算工作的更好落地做好保障工作。并明确权责到人原则,详细反映事业单位内部的资金运用情况,缓解实际工作中因权责不统一带来的信息不透明等多项问题。
  五、结语
  新会计制度的出现弥补了传统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当中存在的漏洞,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更加科学,同时进一步提升资金的使用率。面对新的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应当主动推动新会计制度在财会管理当中的落实,使新会计制度能够真正为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提供科学规范的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为黑河市爱辉区村镇建设办公室)
  参考文献
  [1] 于钊.论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影响[J].科技经济市场,2019(02):31-33.
  [2] 张中华.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4):180.
  [3] 李秉军.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19(10):143-1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6977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