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践及所存在的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彩虹

  [摘 要] 分级教学是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介绍分级教学的理论来源、实施方法及已取得成绩的同时,指出了在分级教学在分级手段、师生心理、分级模式、师资利用及分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希望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分级教学 分级模式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我国高校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扩招的热潮。在此热潮的推动下,大量的学生涌入大学。面对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英语成绩和水平的学生,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主体,实行同一个进度、同一个目标、同一种教学法的英语教育已无法满足学生多层次的英语学习要求。为此,教育部在2003年推出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导性文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文件强调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注意三点:
  1.新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2.尝试依托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大学外语教学新模式;
  3.提倡分类指导, 因材施教。2004年,教育部指定了180所院校作为全国的改革试点单位。之后此项改革开始在更多高校进一步铺开。
   纵观我国近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学有着基本相同的运行方案和特点:那就是普遍实行了不同形式的分级教学或分层次教学,即对不同英语水平和能力的学生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核制度等方面实行分级教育。
  一、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因材施教是我国几千年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它强调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及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不同的教育。大学英语的分级教学刚好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精神,它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和能力,不同接受能力及兴趣爱好进行分层次教学。让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在接受知识同时能够创新;让基础一般,接受能力中等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让基础差,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完成最低限度的学业,以此实现英语教学的“因材施教”。分级教学改变了我国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所采用的以原有自然班为基本授课单位,教师使用适合一般水平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管理者对学生进行统一标准评估与测试的教学模式,避免了不同学生“吃不饱”及“吃不透”,老师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
  二、分级教学的理论基础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有很多理论基础,其中最近发展区理论( Proximal Development Zone) 、人本主义理论和以学习者为中心、因材施教的教育学说都可看做是分级教学的理论来源,但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来自美国应用语言学家Stephen D.Krashen 提出的i+1 理论。Krashen 认为,人们习得语言的惟一途径是通过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用公式可以表示为i+1,i 表示语言学习者目前的知识水平,1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如果语言输入远远超出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即i+2,或是低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即i+0,都很难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只有当语言学习者所接触的学习材料处于其可理解的范围内并有一定的在其可承受区域内的挑战性时, 学习才会是有成效的。同时,Krashen 指出了i+1 语言输入还必须具备以下几点:语言输入的量的积累;语言输入的趣味性与关联性;语言输入的非语法性。根据i+1 理论,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学习者语言知识的获得度,也就是说对语言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掌握学习者如何获得知识,即侧重学习者获得知识的途径(主动吸纳还是被动接受);学习者能否在一定时间内达到量的积累;教学方式由语法性传输转向非语法性的传递,以促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三、分级教学的方法及模式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在具体操作时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分级。首先学校依据学生入学考试成绩或学生入学后参加的水平考试成绩将其分级。根据明安云( 2007) 的归纳, 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分级模式可分为四类:
  1.三分法模式, 是指按照学生的英语成绩由高到低分成三个级别进行教学, 这是目前多数高校所采用的分级模式。
  2.两分法之培优法模式, 就是将基础好的学生分出来组成提高班, 其他学生按自然班进行教学的分级模式。
  3.两分法之帮困法模式, 即将基础差的学生分出来, 另行组成帮困班,其他学生仍按自然班进行教学的分级模式。
  4.分级+模块模式, 指按学生总的成绩分成两个或三个级别, 然后在每个级别内,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听、说、读、写不同模块来学习。这种模式教学由于较为复杂, 目前很少有高校采用。其次,学校依据所分不同级别的学生,分别对其制定不同的授课内容和教学进度。对于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要求其在掌握语言知识及技能的基础上灵活准确地运用语言;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求其完成大学英语学习任务,加强听说能力培养并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统考;对于基础差,接受能力弱的学生,要求其学习完善基本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读写等水平,基本通过国家四级考试。
  四、分级教学的效果及所存在的问题
  从分级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实施的方法模式上可以看出,分级教学充分考虑到不同个体的具体需求,正视了学生学习基础、现状和外语语言学习速度的差异性,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是人本主义思想的充分体现, 是教学个性化、人性化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高校英语分级教学调动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英语水平的各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既鼓励了基础较差的学生,使得他们有了竞争的意识, 同时也为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树立一个更高更宽泛的眼界, 使各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在自己的发展区内开发潜力, 不断进步。当然在实际教学中,分级教学也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很多进行分级教学改革的高校经过实践,使得本校学生的英语成绩和实际应用水平在近年来都取得了明显提高。虽然英语分级教改使得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的确较之以前有明显提高,但在实践上依然也存在着一些具体问题,值得我们从事外语教学的教师及教育专家们进行思考,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分级教学对学生的分级无法实现客观公正。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施的前提是对学生进行分级。目前我国各高校主要采取依据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或入学水平测试成绩将学生简单分级。这种做法的弊端在于:高考成绩只能反映学生英语笔试能力,无法如实反映学生在听说等语言综合运用方面的能力。虽然一些高校采用入学水平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级,但目前很多入学水平测试由于方法陈旧落后, 缺乏统一、固定的客观标准, 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考生的真正水平,也就无法对学生进行公正的分级。
  2.分级教学在实践中对学生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在实际中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有调查显示:分级教学打破了原有的课堂环境, 造成部分学生的心理适应困难,导致了学生情感、态度和动机等心理因素的波动。而且,对不同英语水平( 高水平、中高水平、中低水平或低水平) 的学习者,分级教学对其心理方面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实验证明, 简单的分为两级的分级方式给中低水平的学习者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大,使得他们无法实现应有的英语学习目标。

  3.分级教学在具体教学环节上存有很多不足,如对于不同英语级别的学生,学校并未制定出具体不同的教学方案,只是在教学进度的快慢上有所不同。另外,教材的选取也缺乏科学性,很多教材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重视读写而忽视听说。教师在具体分级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方法没有体现分级的特征。
  4.教师队伍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扩大。在分级教学中,教师数量不足和专业水平不高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我国很多高校存在师资不足,教师跨课跨级授课的现象,这样教师就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上和进行特殊领域的教学研究,当然也就影响了分级教学的预期效果。
  5.分级教学在管理方面存在管理不科学和混乱的现象。分级教学后,学生原有的行政班被重新划分,管理者依据学生的阶段成绩对学生进行重新编班。这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强了竞争意识,但同时也削弱了学生的集体归宿感和班级凝聚力,尤其在基础差的学生班级中容易出现学生无政府状态,旷课、迟到、上课纪律不好等现象。另外,分级教学后,考试的命题、监考、改卷和登分等工作成为学校公共课程常规性教学工作之一,加之要对学生采取动态教务教学管理,这些大量的工作耗时耗力,如果没有管理者的积极配合,会极大影响分级教学的预期效果。
  五、结语
  虽然分级教学在具体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无可否认,它的确也存在很多优点,适合目前我国的实际国情,便于调动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英语水平的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都有机会在自己的发展区内开发潜力, 不断进步。分级教学也有助于推动计算机多媒体发展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所需要强调的是,任何高校在积极推动分级教学的同时,必须结合自身的定位,制定出符合各自校情的分级教学模式,从教师、学生、管理者三方面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级,充分发挥三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汤欣,李国芳.“因材施教”在大学英语中教学实践中的体现.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6 第27卷,第6期. 56-57
  [3] Krashen,S. M .London:Longman. [M]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1985:39. Tarone,E.,Yule,G.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4] 赵海燕, 柳玉清.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机制建构.教育与职业,第27期( 总第595 期). 2008年9月下.68-69
  [5] 明安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可行措施――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探析[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2):18-21
  [6] 麻秀丽, 徐亚辉.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法的实践研究[J] .中国英语教学,2000, (4)
  [7] 高 照.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对课堂心理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山东外语教学,2010 年第2 期( 总第135 期) 56-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34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