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地区金融支付服务创新及风险管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三农”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之一。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效服务和功能支持,而农村支付结算工作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支付服务的创新,能够满足农村多层次的支付结算需求,对农村地区资金流转速度的提升和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农村地区 金融支付 创新
  一、农村地区金融支付服务现状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人口中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常住村里的人口多为中老年、妇女和儿童。这部分群体的文化层次偏低,与外界接触较少,平常交易多以现金结算为主,对银行卡、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等非现金结算工具认识不足,加上受农村地区整个较为落后的大环境及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非现金支付工具较少被使用。
  出于盈利性和安全性的考虑,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农村地区金融支付服务环境的主要建设者,在农村地区的投入和推广力度有限,作为农业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及农业银行也从自身经营效益考虑,把营业网点设在乡镇,导致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服务网点不足。考虑到布设 POS 机等结算设备终端的网络、电信、交易费用等成本,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新型金融支付服务的意愿不高。
  二、创新农村地区金融支付服务的必要性
  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地区的金融支付服务效率和效益较低,而我国十三亿多人口,其中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地区,“三农”问题依然是党和国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创新农村金融支付服务,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从另一方面来看,现金支付难以保证资金安全。现金存在储存和保护成本,由于气候原因或突发状况,储存的现金容易出现霉变、虫咬或损毁的情况。近年来,基层商业银行残损币兑换客户大都为农村居民,支付服务的创新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现金储存的风险,且现金结算存在被盗、被抢的安全隐患,同时还伴随着假币、偷税等问题的存在。
  三、农村地区金融支付服务创新方式
  (一)推广电子支付工具
  随着互联网普及和技术进步,支付方式越来越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扫码支付、云闪付、电子商业汇票等电子支付工具已在城市遍地开花,通过推广宣传把这些电子支付工具引进农村,可以弥补农村地区电子化支付程度不高的空白。
  (二)扩大助农取款服务点业务范围
  助农取款服务点的覆盖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农村居民办理存取款业务,很好地解决了农村地区银行网点少、存取款不易的困境。目前,助农取款服务点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为农民提供存取款、转账、查询服务上,业务种类过少限制了服务点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方面,可助力助农取款收单机构加强与公共服务部门、电信等公司的合作,扩大代理缴费业务范围,同时支持收单机构大胆创新,加大与银行、基金、保险等单位的合作,在服务终端加载小额理财、基金购买、保险缴费等业务,实现利用已有的助农取款服务点推广农村金融服务,推动农村金融支付服务创新的目的。
  (三)推动“三站融合”合作共建
  “三站融合”即助农取款服务点、金融扶贫服务站、农村电商服务站的融合,“三站”建设既是金融扶贫的措施和手段,更是实施普惠金融的重要载体。助农取款服务点的建设为农村地区支付方式注入了新的力量,金融扶贫服务站为农村金融服务提供了新鲜血液,农村电商服务站为农村商品交易搭建了新的平台,但是由于主管单位或部门的不同,各地“三站”大部分分开而建,因此很难实现业务上的共同发展。推动“三站融合”合作共建,可以节约办公场地和设施,将更多资金投入到金融产品的研发上,从而推出更多能满足不同需求的信贷产品,并依托电商进行线上支付,实现金融服务与电商发展的深度融合。
  四、农村金融支付服务创新面临的风险
  (一)地域风险
  由于地域经济发展原因,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网络等基础设施尚未全面覆盖,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子支付方式的推广和使用。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知识水平较低,支付结算知识欠缺,加之银行卡盗刷等消息不断见诸媒介,受安全性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居民对电子支付方式的接受度不高。
  (二)人员风险
  “三站”业务的推广,特别是农村电商服务站的经营,需要有懂金融、懂营销、懂网络的年轻人参与,但目前农村地区普遍缺乏这类人才,年轻人多不愿意长期扎根在农村,人员不稳定、技术力量缺失,导致很多服务点建成之后就成了摆设,更谈不上金融支付服务的创新和应用了。
  (三)操作风险
  助农取款服务点一般设置在人流量大的小卖部或村部,设备简陋,大多没有配置保险柜和验钞机等配套设施,从而存在使用假币、盗窃、抢劫等安全隐患,有的商户没有建立专门的登记簿,收单机构指导培训力度不够,容易出现资金风险。加之农民风险防范意识缺失,对银行卡密码等设置过于简单,致使卡内资金被盗刷、盗取的可能性增加。
  (四)经营风险
  助农取款服务点、金融扶贫服务站业务的推广涉及到金融机构、通信运行商等单位,但前期建设费及后期维护费用、手续费等均由金融机构承担,使金融机构的运行成本增加,收益和支出配比失调,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金融机构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宣传和推广。
  五、农村地区金融支付服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
  各级人民银行要协同金融机构加强对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民使用电子支付的意识,让广大农民感受到非现金支付手段的安全、便捷等优势,主动接受电子支付方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介,加大电子支付工具宣传推广力度,在“三站”建设服务点摆放电子支付宣传资料,并定期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咨询台,解决农村居民遇到的问题,并向他们推广电子支付使用技巧和安全防范措施。
  (二)加强培训力度
  特约商户、农村电商服务站经营者在金融支付服务创新实施过程中均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加强对这些人的培训和教育,从政策业务水平和业务技能等各个方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在加强培训的同时,引入尽职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规范运行和推广得力的服务点及人员给予奖励,并进行表彰,通过树立典型的方法,在农村地区营造创新争优的氛围。
  (三)加大对安全设施建设的投入
  金融机构应该为每个助农取款服务点配置保险柜、验钞机、防卫器械、监控设施等安全设备,加强对特约商户的安全教育,增强服务点防抢、防盗能力。鉴于金融机构服务点建设资金投入有限,应引导地方政府资金参与到服务点建设中来,每年对服务点建设给予专项财政补贴,减轻金融机构的压力,提高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支付服务创新的动力。
  (四)強化风险意识
  风险和创新是并存的,不应以风险的存在而循规蹈矩、不思进取。在金融支付服务创新的过程中,所有参与者都应树立风险意识,并积极应对。在推广电子支付时,引导农村居民正确认识风险,妥善保管本人身份证、银行卡及密码等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对一些典型支付风险案例的分析,在农村地区形成良好的风险防控意识。
  参考文献:
  [1]郭铭.构建高效的农村支付结算服务体系[J].上海金融,2006.
  [2]丁毅,唐立波.中国农村金融支付环境建设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5,(3).
  [3]朱晓静.莱芜市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6.
  [4]赵明晖.农村地区金融支付服务风险及防范机制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0,(1).
  [5]李良仁.对农村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存在风险的调查及建议[J].金融科技时代,201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571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