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教育与经济增长相关分析的云南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慧勤 王灵希 李佩涵

  [摘 要]通过计量实证分析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人数与全国人均GDP的相关性,以此为理论依据,对云南中等职业教育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云南中等职业教育能够促进云南人均收入以及经济的增长。根据云南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财政经费投入、面向市场化办学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发展云南中等职业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经济增长 问题 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知识,缓解劳动力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职业教育对推动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云南是集边疆、民族、山区于一体的农业大省,生产力低下,农业发展欠缺,教育科技落后,因此,要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劳动力受教育率和劳动技术水平,必须高度重视与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一、云南省中等职业毕业生数对促进人均GDP增长的实证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定位于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了对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意义进行探讨,需要定量的分析其与国民经济的增长之间的关系。为了找到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对促进人均GDP的增长的共性,首先我们从全国范围来分析二者之间的互促关系。
  选取98年至08年中我国劳动力中受各种教育程度的人数来分析,其中受教育的毕业生人数作为个案,从中比较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以及受普通初中教育的毕业生与人均GDP的值来分析其中的相关性。如表1所示:
  由于保证数列的平稳性以及缩小数列之间的差距,这里对给出的数据做一些取平均值的相应处理。
  1.模型的建立
  以1998年-2008年的样本数据建立回归模型设立人均GDP为被解释变量,设为Y,初中和中职的受教育人数分别为解释变量设为x1和x2。初步模型的设立为Y=β0+β1 x1+β2 x2
  2.分析结果解释
  通过E-views分析,计量分析必须建立在时间序列平稳的基础上,因此对上述数列的单位根进行检验,考虑到数据的平稳性和可比较性,这里对X和Y 的值分别取对数,lnx, lny。
  由此检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变量差分后,ADF值在5%与1%临界值之间,表明变量在5%的显著水平上通过ADF检验,也就是说lny,lnx1,lnx2都是平稳的数列。针对单位根的检验完成后,为了防止“伪回归”的出现,我们继续对数列进行协整检验。
  通过上述协整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迹统计量Trace Statistic>0.05%显著水平的临界值,即78.299>24.276;35.982>17.797。所以,上述数列是存在协整关系的。通过上述检验后,可以对数列进行模型的建立。
  得出模型:lny=-67.17+2.91lnx1+1.94lnx2
   -9.638.937.42
  R2=0.938 DW=1.255
  通过E-views的检验建模,可以看出,从全国范围来看,11年间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与人均GDP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β2=1.94就说明每增加一个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人均GDP就增加1.94元,R2=0.938说明样本回归直线能力为93.79%解释,表示我国人均GDP总变差中,有普通初中毕业生与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解释部分占93.79%,拟合度比较高,统计检验全部通过,说明国民经济的增长的假设可以用受教育程度来描述,虽然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能够拉动经济的增长,但是与其他学历教育相比仍然不景气。从上述分析结果来看,受普通初中教育的毕业生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人均GDP中,β1>β2=2.91>1.94说明普通初中教育相比中等职业教育对人均GDP的影响更大。
  可以推断,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对拉动经济增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考虑到对比效果的明显,我们同样选取1998年至2008年云南省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数与人均GDP来分析(表2),中职毕业生数的增长与人均GDP的增长是正相关的,从毕业生数上看,中等职业毕业生数在逐年增加,从图1看出二者在呈现相同的趋势发展,在2005年,由于统计的单位不同,人均GDP要高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2005年以后,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数增长都相对缓慢。
  图1:云南省1998年-2008年毕业生人数及人均GDP(单位:万人,千元)
  数据来源:云南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云南省统计年鉴(2009)
  二、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程度促进农村劳动力经济收入增长
  1.云南中等职业教育能增加农村劳动力经济收入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掌握新型科技,技术知识的高素质劳动者,中职教育能增加农民的科学知识,增加农产品收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从1998年至2008年的云南省农村劳动力素质基本情况来看,在农村劳动力中没有受过教育以及受过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以上的各种程度的教育与农村的每年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统计根据抽样调查的户口数中按100等分计算所占的比重,(如表3)所示:从98年到2008年随着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的提高,文盲率逐渐降低,在总调查人数不变的情况下,除了小学的受教育程度减少的情况下,其他初中,高中,中专以及大专以上的受教育程度比重都在逐渐增加,可以看出中等职业教育程度的比重也从0.66%增加到了1.6%增加了1个百分比,可见,随着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也在逐年增加。
  2.云南中等职业教育能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
  “乡镇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受过专门培训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参与和管理,他们能够较快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要求,采用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推动乡镇企业的现代化发展。”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更能促进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环境向城市化转移。根据2008年数据显示,云南省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二、三产业就业的劳动力中分别是5892人,372人,595人,第一产业中就业人口明显偏多,而实际上全省农村劳动力有2112.74万人,庞大的剩余农村劳动力队伍亟待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实行产业结构之间的调整,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云南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分析可知,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与人均纯收入是存在相关关系,但这并不代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很平稳,中等职业教育与其他学历教育还存在着差距。据统计,“在我国农村的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全国受专业技能的劳动力的比例偏少,而2008年云南的统计数据来看,小学及下文化程度劳动力占全省的51%,初中文化程度占41% ,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 6.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0.5%,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6%。
  1.课程与教学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今后工作岗位的切合度,职业的标准等存在一定差距,大多数地区的学校办学定位不明确,基础课与专业课同时进行教学;或者公共课,专业课以及基础课同时进行教学,许多交叉科目与专业的设置都有明显的重复。使用的教材缺乏科学性与实践性,操作性不强,理论依据不明显,这也导致了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始终跟不上,此外,“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缺乏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等。”

  2.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生师比较高
  目前中等职业教师的队伍不断增大,但是专任教师,“双师型”教师仍然相对偏少,由云南统计年鉴上数据可以看出,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任教师相对其他程度的教育专任教师人数偏少,专业教师缺口较大。按教育部要求,学校的生师比为16:1,而2009年云南省生师比高达29:1。中职教师的专业对口程度,学历的参差不齐,职称结构的不合理,以及较高的师生比都限制了学生素质的培养以及整个中职教育的发展。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以及复杂的地理地貌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3.教育预算经费短缺
  2004-2009年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均教育经费和预算内事业费总体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 2007年至2009年初云南省的教育经费和事业费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连续2年的增幅超过14%,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云南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经费拨款占云南教育预算拨款的比例很低,2007年只占1.88%,2008年有所提高,占2.7%。教育经费投入的偏低,不仅影响师资力量的培养,校舍,教学设备的改善,也影响着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
  四、加快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以云南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来说,很重要的问题是中职教育就业率不高和面向市场化的程度不够,师资力量不强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和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在云南地区的发展。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师生比落实教师编制问题,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专业技能和教学教研水平。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使其成为职业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提高教师待遇以教师的幸福感,能够按一定比例从企业引进优秀人才进入职业学校,优化“双师型”教学团队结构和功能,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和专业发展。
  2.增加财政经费投入
  在加强政府的统筹办学,财政的投入的同时,还应该发动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个人等各种社会力量资助、支持、兴办和赞助农村中等职业,发挥办学主体多元化的作用。只有采取一切可能的经费投资形式,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发展云南中等职业教育,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3.面向市场化,加强中西东部合作办学
  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要面向市场需求,要加强技能型人才供给与需求为向导,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与行业的合作交流机制,实现学生课程学习,实训实习,就业工作与行业企业的长效合作,特别是与中西部学校合作办学,在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学生们更需要通过职业指导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了解更多的用人信息,提高学生自我认同感。
  
  参考文献:
  [1]廖其发: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279-322
  [2]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73-92
  [3]吴忧 王礼力:浅析影响农村青年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因素[J].教育与社会,2009(9):16-17
  [4]卞灿、任剑:中等职业教育在湖南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思考[J].科技信息,2008(13):345-346
  [5]王贤: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互促关系[J].职教论语,2008(11):54-58
  [6]许丽英:新时期欠发达地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5(7):57-59
  [7]尚守恭 李海珍:制约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9(8):32-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58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