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的制度化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 晶

  [摘 要]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而言,当务之急应该是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的建设,离开制度化的基础,谈任何时髦的管理模式都是妄谈。笔者认为要想使我国中小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中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框架给予支持。
  [关键词]中小企业 制度化管理体 理念
  
  一、制度化管理的涵义
  制度化管理是公司治理中强调依法治企,法制规章健全,在管理中事事处处都有规章制度约束,因此以管理制度完善,并且注意管理的硬件,重视管理方法的科学化。
  公司的制度化管理这种模式的最大好处有这样几点:一是可将优秀人员的智慧转化成为公司众多职员遵守的具体经营管理行为,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的行为体系;二是能够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使企业内外能够更好的配合,可以避免由于公司中的员工能力及特点的差异,使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产生波动;三是为公司员工能力的发挥制定了一个公平的平台,不会因为游戏规则的不同、评分标准的不同,对员工努力的评定产生大的误差;四是有利于员工更好的了解企业,能够更好的规范企业的工作流程,让员工能够在其中找对自己的位置,有法可依,使工作更顺畅。
  二、制度化管理对中小企业的作用
  1.利于企业提高工作效率
  制度化管理意味着程序化、标准化、透明化。因此,实施制度化管理便于员工迅速掌握本岗位的工作技能,便于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及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使员工最大程度地减少工作失误。同时,实施制度化管理更加便于企业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监控和考核,从而促进员工不断改善和提高工作效率。
  2.制度健全而规范的企业更容易吸引优秀人才加盟
  一方面,规范的制度本身就意味着需要有良好的信任作为支撑。在当今社会信任普遍处于低谷之时,具有良好信任支撑的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很容易获得优势;另一方面,规范的制度最大程度地体现了企业管理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人们普遍愿意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参与竞争和工作;同时规范而诱人的激励制度是企业赢得人才争夺战的最为有力的武器。
  3.利于企业运行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促进企业与国际接轨
  “一切按制度办事”是企业制度化管理的根本宗旨。制度化管理是企业的“低文本文化”向“高文本文化”过度的具体表现。企业通过各种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员工更多的是依据其共同的契约即制度来处理各种事务,而不是以往的察言观色和见风使舵,使企业的运行逐步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
  4.制度化管理能强化企业的应变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制度化管理使企业管理工作包括市场调研、供应商及客户的管理和沟通等工作都得以规范化和程序化,在企业内部形成快速反应机制,使企业能及时掌握市场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对策.也使整个供应链的市场应变能力得到增强,从而提高供应链和企业本身的竞争力。
  三、我国中小企业制度化管理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1.缺乏明晰的理念
  公司理念主要要搞清楚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企业对待人才的理念、企业对待消费者的理念、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企业与员工的关系要明确的是,企业如何处理与员工共发展的关系。是继续坚持以前资本家与员工的雇佣关系还是秉承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倡以人为本。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人、财、时间已成为新时期企业三大最核心资源,而人作为企业战略资源最核心的要素,如果处理不好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企业的发展必将受到阻碍。在企业与员工的相处关系中,具体来讲处理好如下三个方面问题即可:
  (1)企业与员工要形成共同价值观。企业所有的战略远景规划、所有采取的管理变革活动、所有的经营创新能否站在同一平台与员工有深层次的沟通,能否真正在心灵深处获得理解和共鸣,在此问题上,企业需要员工能够理解公司所有的行为,进而推动公司发展,而员工所关注的是企业的管理行为能为员工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两者有矛盾的地方,但同样两者不矛盾,都在关注利益,区别在于是公司的大利益和员工的小利益。
  (2)企业能充分尊重员工的需求。员工的需求相对比较简单,一方面是精神层面的需求,第二方面是物质待遇方面的需求,第三方面是员工职业发展空间的需求,如果在职业发展上企业提供不了足够的发展空间,那么员工的流失也是必然的。
  (3)企业要将员工的职业生涯与企业的发展高效整合。企业需要及时、有计划的将公司发展规划、企业发展变革、企业的近、中、远期目标及时向员工贯彻,并力求让员工充分理解并支持公司的苦衷,避免发生上下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2.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
  如果企业比作一个生命体的话,战略就是生命体的灵魂和骨架,而具体执行计划细节就是生命体的血肉。无灵魂和骨架的生命体能存活多久?有了明晰的战略规划,为企业的综合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为企业各个作业单元的具体操作指明了方向。没有战略规划的企业,将导致整个企业没有明确的目标,企业行为没有方向、公司上下无法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公司各个作业层将盲目作业、公司执行体系混乱等。要明确战略规划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公司战备定位要清晰。要明确公司现在和将来公司发展的区域吗?从事于哪个行业?服务于哪种层次的目标市场?为满足目标市场需求我们将提供什么层次和什么品类的产品呢?
  (2)公司的总体经营目标要清晰。公司的经营目标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财务目标;二是定性目标。企业财务目标由此可派生出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各个区域、各个客户的财务指标。而定性指标则是衡量企业各个部分、各个岗位工作素养提升的标尺,各岗位工作素养又反作用于公司财务指标的达成。
  3.缺乏有效的制度建设或强有力地制度推行体系
  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决定了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但作为企业管理最基础的制度化建设仍非常必要。企业管理是靠“人治”“法治”,众说云云,法治是大势所趋,“法治”的基础就是制度化。
  然而缺乏制度,或制度执行不力,企业就会出现以下状况:
  (1)“人治”大于“法治”,人情比制度重要,人情可凌驾于企业制度之上,这必将形成拉帮结派、官僚作风的人际关系怪圈,圈外的人永远无法进入到圈内或者圈中心,此种情况之下工作能否执行开展,人情占重大份额,而不是工作目标占据主导。
  (2)公司总体目标与各自部门目标脱节。公司总体目标是由各个职能部门目标实现才得以实现,可无制度管理,企业会出现,高层狠抓企业总体目标,可忽视企业各职能目标达成,各职能部门由高层并没给自己部门明确的目标和相关的绩效管理,工作处于无压力、无动力状态,自然职能部门目标也是浮于水面而已。
  (3)公司部门目标与部门员工目标脱节。由于公司部门目标只是“镜中花”、“水中月”,部门内部员工的工作目标不明确、不清晰、更谈不上工作绩效管理,员工工作无标准、无压力、无动力是自然而然了。
  要避免这些问题出现,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企业职能体系。包括公司整个组织结构、公司各个部门职能、各岗位职能、权限;各企业岗位上下级隶属关系,公司汇报体系、公司监控体系。企业职能体系建设一定是因事设岗位、因需设岗、各自岗位职能清晰、可行,一旦确定各自的岗位职责,必须无条件严格执行,保证各自工作质量和数量。企业的职能体系为各部门以及员工介定了工作标准,明确了各个部门,以及员工的工作权限,清晰的告诉了员工企业需要他们做什么,做到什么标准。
  (2)公司行政管理制度。公司的行政管理制度主要用来规范企业行政管理规范、人事管理制度、员工行为规范等,用来作为企业综合管理的基础性制度。
  (3)公司绩效管理制度。各个部门、各个岗位执行绩效指标管理。职能体系明确了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职能,也即让各位员工明确了个人需要做事情的标准,绩效管理制度让员工明确完成工作标准与否,将关系着员工个人的奖惩。
  企业要想永葆青春活力,就必须要建立流程、管理流程,就必须要制定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企业只有实施了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才能总结出一套可以复制的模式,才能让企业的基因代代相传,才能真正地打造百年企业、百年品牌,从而保持活力与活性,为企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 汪应洛:《世界500强企业制度化管理工具》.海天出版社, 2005
  [2]范继荣: 《转轨时期中国企业制度化管理问题探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
  [3] 喻婷婷:《行政伦理制度化》.经济期刊《消费导刊》,2010
  [4]谢健:《民营中小型企业制度创新》[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5]滕晓丽:《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精细化设计全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6]吴海东: 《制度大全》.长安出版社, 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58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