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盈余管理文献综述与动机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盈余管理历来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根据Healy和Wahlen(1999)的观点,当管理者在日常交易中使用一些手段来改变财务报告相关信息,误导一些利益相关者对公司基本财务情况的认识时,就会产生盈余管理。这也与后来的一些研究结论相匹配,如龚启辉,吴联生等(2015)在文中指出盈余管理是财务学与公司治理中的重点问题,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运用一定的会计方法,如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或者是进行真实的交易活动来改变财务报告相关信息,达到误导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财务报告理解的目的。
  一、真实盈余管理
  Sugata Roychowdhury(2006)在实证研究分析中将真实的活动操纵定义为偏离正常的操作实践,其目的是管理者想要误导一些利益相关者,使他们相信在正常的操作过程中已经达到某些财务报告目标。给予财务报告使用者一些利好财务信息的假象。这种操纵即使有助于管理者达到报告财务报告的目标,但是不一定能够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另外Maureen F. McNichols(2000)在实践调查中指出,高级管理者更愿意根据进行实际的经营活动而非应计利润来实现盈余操纵。他们认为运用应计来操纵的话具有一定的风险性。Yijiang Zhao等(2012)在Sugata Roychowdhury的研究基础上指出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实现短期获利的财务报告目标而进行的一些非正常的经营活动。对于我国学者来说,李增福等(2013)认为,由于真实盈余管理在检查时缺乏相应的证据,监管者及审计人员很难发现,这也就导致许多公司更愿意选择真实盈余管理作为主要的盈余管理方式。但是,与之相对的结论是,蔡利,毕铭悦等(2015)以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考察审计师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认知,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真实盈余管理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增加审计风险,而对于审计师而言,审计师是能够识别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这就可以降低因为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带来的审计风险。这也就说明,真实盈余管理也并不是毫无破绽的,审计师对其还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的。
  二、应计盈余管理
  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相对应的另一个概念是应计盈余管理。Dechow,Skinner(2000)指出应计盈余管理指的是企业在对外报送财务报告之前,通过对一定的会计手段、会计方法、政策的选择,如改变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及折旧方法、资产重估等对盈余进行管理。另外还指出应计盈余管理并不影响现金流量。William Scott(1997)对于盈余管理有这样一种认识,他认为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者在没有背离GAAP的前提下,利用对会计政策、方法的选择,实现经营者自身利益与企业这两个主体的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他的这种观点,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对应计盈余管理的认识。随后他也指出,管理当局在对一系列的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进行选择时,定会选择那种对自身利益、企业都有益的会计政策。
  反观一些国内研究,王福胜,吉姗姗等(2014)分析了上市公司在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下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不管是真实盈余管理还是应计盈余管理都会对企业将来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而且,更进一步的说,应计盈余管理将对企业将来的经营业绩产生更深的消极影响。袁玲,岳美琦(2018)指出,应计盈余管理是企业经营权与管理权相分离的一种产物,公司管理者为了报告财务报告,选择一定的会计方法与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调节应计利润。
  三、盈余管理的动机
  1.IPO动机。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必须符合的条件之一是公司近三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为正数且累计需超过三千万元的额度,为了达到这一标准,不满足要求的中小企业就会采取盈余管理的手段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包装,以达到获取上市资格的机会。另外肖力(2014)提出,我国上市公司不仅会在上市的前后三年内每一年都会进行应计盈余管理,并且还会两年一次地实施真實盈余管理行为。由此发现,真实盈余管理相比于应计盈余管理而言,对上市后的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将产生更深远的不良影响。
  2.契约动机。企业的契约关系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管理层同股东之间的受托代理关系,另一方面是股权所有者与外部债权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王克敏、王志超(2007)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高管的薪资报酬与盈余管理之间显著正相关,这也表明由于这种高管与股东之间的受托代理关系,促使企业高管进行盈余管理。对于外部债权债务关系来说,企业要想得到长远发展,肯定少不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帮助,要想获得贷款以及合理的筹资成本,银行考虑的是企业会带来多大的贷款风险,孙铮等人(2006)通过研究发现企业对外公布的相关会计信息与银行是否提供贷款的可能性显著相关。
  3.监管动机。政府对企业会计盈余施行的监管措施,迫使企业的管理当局通过盈余管理来应对这种监管。张海燕等人(2004)指出企业之所以进行资产减值的解释,是为了迎合或者说是为了规避政府的监管。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不能无视政府的作用,上市公司自然要费尽心思地去“遵守”这些规则,以期望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这种动机出于两种考虑:一是避免被特殊处理或者被退市,二是平滑利润,不让自己成为政府监管的重要目标,因为巨额亏损、巨额获利都是证券市场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
  四、盈余管理的研究方法
  1.频率分布方法。Burgstahler and Dichev(1997)是最新提出频率分布方法来测量盈余管理程度的学者,这一极具特色和创意的想法为后来的学者研究如何准确地测量盈余管理程度提供了思路与借鉴。在基于Burgstahler和Dichev的研究思路的背景下,Degeorge等(1999)提出了另一个极具创意的想法,即可以借助分布函数来检验盈余管理行为,这几位学者构建了一个模型,通过对报告盈余分布密度的T检验来验证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王莉(2013)在其文中指出:该方法的突出优点是仅仅只需要通过检查盈余的概率分布就可以判断出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然而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频率分布方法来测量盈余管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2.总体应计利润法。总体应计利润法又可以称之为应计利润分离法。其中心思想是将应计利润总额分为可操纵性应计部分和非操纵性应计部分,分离出来的操纵性应计部分即可作为衡量盈余管理的指标。目前,这种方法在学术研究中应用的最为广泛,众多的研究学者拓展出了很多分离应计利润的计量模型。例如Jones模型、修正的Jones模型、前瞻性修正的Jones模型等。李敏(2013)指出总体应计利润法有其优势所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该方法简单易懂,清晰明了,可以得到广泛应用;第二,通过分离得到的操纵性应计利润从实质来看是一个复合性变量,包含多种盈余管理行为。例如:提前确认销售收入、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将利息费用少计费用化,多计资本化等,该方法综合性较强。
  五、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1.盈余管理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国外研究者和国内研究者的研究结论还是比较统一的,都认为盈余管理对经营业绩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效应。赵子夜(2003)指出公司契约的目的是让签约方整体都实现最大效应。机会主义的管理者则会越过这一规定,通过短期行为或者是损害他人利益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样机会主义导致了盈余管理的负面效应。
  孙峥和王跃堂(1999)指出证券市场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但是盈余管理削弱甚至损害这一部分功能。Cohen and Zarowin(2008)指出不管是运用应计项目还是运用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在盈余管理之前或者当前年度都比同行业企业更容易出现过度投资的行为。在盈余管理之后年度出现投资不足的现象。林永坚(2013)指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经营业绩呈现出显著负相关的关系,这表明盈余管理对经营管理也是有负效应的。
  2.盈余管理与外部审计的影响。从审计风险来看,盈余管理具有易操作和不易察觉性,这在审计中一般被稱为具有高固有风险。审计师会增加审计程序,降低检查风险使审计风险降到可接受的水平,这样就会增加审计费用。经过实证研究,盈余管理也确实同审计费用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审计监管机构应该放手让市场其主要作用,加强监督审计费用的披露。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呈现正向关系。
  目前学术界在盈余管理领域的研究已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在盈余管理的研究方法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知,哪一种盈余管理研究方法可以准确衡量出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及其利润操纵情况。今后,确定一个可以代表企业盈余管理的项目是一个可以进一步探究的方向。同时,对于处于不同行业的企业而言,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或者手段是不一样的,从而定位出不一样的测量盈余管理的方法。因此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方法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而对于盈余管理的分类可以更加细化,这样可以研究不同类型的盈余管理,使得研究结论更具有纯粹性。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604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