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海鹰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才能保证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在阐述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内部控制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目标 问题 对策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
  2009年7月1日正式实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对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阐述与原有的内部控制目标有所区别,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目标:
  1.促进实现发展战略
  战略目标是指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是在一定的时期内,企业使命所预期达到的成果。将战略目标引入到内部控制中来是COSO委员会2004年报告的重大进步,它将目标设定的视角指向企业的整体层面,将战略目标处于目标体系的最高层,统合了原来分散的内部控制目标,其他目标都应当与战略目标协调一致,协调了与企业其他管理活动的关系。企业将该战略分解成相应的子目标,层层分解到企业的各个部门进和生产过程,从而制定具体的生产经营策略。
  2.促进经营效率和效果的提高
  经营活动是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提升经营效果,提高经营的效率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企业视其经营的效果与效率为生命,只有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的效果和效率,才能为其他诸多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内部控制的经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内部的本能活动,通过内部控制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加有序高效,使其更富有成果,大大提高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3.促进信息报告质量的提高
  可靠的信息报告能够为单位管理层提供适合其既定目的的准确而完整的信息,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和对营运活动及绩效的监控。同时,保证对外披露的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有利于提升单位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单位良好的形象和声誉。这里信息既包括财务信息,也包括非财务的其他经营活动方的信息,既包括对内提供的信息,也包括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等面的信息。
  4.促进维护资产安全
  资产安全的目标是指通过内部控制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完整,不受损失。资产的安全完整是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是单位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是内部控制发展的主线之一,良好的内部控制,应当为资产安全提供稳固、完善的制度保障。
  5.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守法和诚信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合法合规的目标是指通过内部控制使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得到有效执行,使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和企业制度的规定,企业逾越法律的短期发展终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二、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意识不强,观念落后
  由于内部控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利益,间接效益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因此,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尚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的企业则是对其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生搬硬套,没有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来的制度也难以执行。还有些人员无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存在,工作当中存在弄虚作假,贪污舞弊等违背制度的行为。当前,企业的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较低,根本不懂内控制度为何物,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现象时有发生。
  2.内部控制执行监督不力,内部审计功能弱化
  很多企业只重视内控制度的制定,忽视了如何执行制度、纠正制度执行的偏差等方面,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体系,有的管理者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不遵守相应的制度,使内部控制制度的信任度和威慑力下降。内部审计机构是内部控制不可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内部控制的特殊监督形式,但内部审计多以合规性和事后检查为主,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使监督的效果大打折扣。
  3.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激励机制
  我国很多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完善,“一股独大”的现象比比皆是,控股股东操纵了企业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大多数的管理者存在明显的“内部人控制”的现象,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内部控制对他们来说失去意义。监事会成员往往是企业内部人员,对董事和经理的监督作用有限。此外,激励机制可以有效促使企业管理层利益趋向于企业的长远利益,二者的一致是内部控制发挥其效能的关键。我国企业往往缺乏激励机制,一旦内部控制出现漏洞,企业管理人员就可能发生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保证内部控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企业要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的运行。企业要提高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约束控股股东利用控股地位侵犯中小股东和公司利益的行为,大力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强化对高管人员的约束。企业应切实发挥监事会制度的作用,使其独立有效的履行职能。另外,企业应建立科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激励机制,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临时检查、考核、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了有效的遵循,根据执行中的成绩和出现的偏差,进行鲜明的奖励与处罚,从而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2.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一定的控制环境当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影响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控制环境中主要包括、价值观、组织结构、控制目标、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人事政策和规章制度等等。在企业人员树立现代内部控制理念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明确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责权利相结合,因事设人,责任到位,增强整个组织的控制意识,灵活运用目标控制、预算控制、规章制度控制等先进的控制理论和方法。此外,企业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使企业具有凝聚力。只有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保证制度的切实执行,才能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3.建立信息系统,完善沟通机制
  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能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便于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信息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要积极参与开发或者引进先进的企业财务与管理软件,逐步建立高质量的企业信息沟通系统,将企业的各个部门和人员集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这样可以对信息进行实时查询、统计、分析和监督管理,信息的共享大大提高企业信息的传递的速度,保证了信息再传递过程中的完整,企业根据信息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政策,随时纠正出现的错误或偏差,促使各项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另外,完善的信息系统也可以处理与外部的事项活动及环境等有关的信息,增强防范外部风险的能力。
  4.加大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内部控制是由人来设计和执行的,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是内部控制执行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制度的效果。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要对企业的岗位和职责进行合理的分析,使每个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同时要加强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的素质,增强员工对当前日益复杂的环境的适应能力,加强风险教育,树立风险意识,让每个员工够具有主人翁的意识,充分发挥其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将独立性和客观性的理念深入到内部审计人员的心中,在审计时做到廉洁公正,让内部审计人员真正成为一支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具有较高道德水准的高素质队伍。
  5.加大执行力度,完善监督机制
  企业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是全过程的控制,企业往往将精力放在内部控制的制定上,忽视事后的分析和总结。企业要随时根据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的出现的偏差,进行分析,及时的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另外,加强内部审计,完善监督机制。监督机制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企业在外部接受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和社会监督舆论等部门的监督,在内部主要是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内部审计机构的组成人员应该由企业最高层直接聘任,让业务能力强,道德素质高,熟悉财经法规制度,精通财务管理的员工从事审计工作,必要时,可以引入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监督。
  四、总结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企业内部控制涉及各个部门,需要企业上下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时要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既要借鉴西方先进的方法和模式,又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因地制宜,紧密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规模和行业特点,制定出具体的控制程序和措施,建立起一套既适合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又适合本企业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
  
  参考文献:
  [1]胡应兰: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2]王瑞莲:基于金融危机的企业内部控制探讨,现代营销,2010年第7期
  [3]范思俊: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理念创新,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第13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65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