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素养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春琳 屠春飞
[摘 要] 基于人文素养的人力资源开发是当前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她关系着未来人才培养的质量与高度。通过对人文素养的现状调查,发现在培养过程中存在人文缺失问题,基于构建人才培养的和谐关系,探析人文缺失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人文素养 人力资源开发 问题研究
一、引言
在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文素养是一个核心问题,在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当前的高级人才培养与管理体制,导致人才的培养环境在保证和提高培养质量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除了知识传授外,还需要进行人文素养渗透,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等。本文针对人文素养的缺失问题展开调查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二、基于人文素养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调查
我们选取了正在接受人力资源培训和人才开发的相关调查对象进行现状调查,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65份,统计结果如下表:
从调查统计结果分析,基于人文素养的人力资源开发情况不容乐观,主要问题如下:
1.当前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的人文素养信任危机
调查内容第一、第二、第三题统计分析显示,人文期望较高,认为人文素养十分重要、比较重要的占75%,有45%的认为超过知识传授的影响。但对人文渗透的满意度调查却差强人意,选择不大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71%。高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很容易导致产生失望情绪,采用漠视态度,导致信任危机。
2.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承载的人文空间危机
调查内容第五、第六、第七题统计分析显示,在现实中科研和雇佣关系占53%,超过师徒关系比例;培育者被培育者之间见面频率不到每月一次的占35%,说明工作负荷较大,并且很大部分参与科研任务分担,使人文素养的开展空间受到挤压,产生空间危机。
3.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承载的人文体制危机
调查内容第八、第九、第十题统计分析显示,人文素质培养的主动性不明显,选可能有的占到36%,没有的占到27%,合计超过半数;主要交流的是职业和想法,占47%;制约人文教育渗透的最主要原因,选工作负荷的占46%,选体制机制的占21%,合计超过60%,这实质上跟管理体制和考核体制相关联,职业问题、生活和情感问题等不纳入工作管理考核范畴,所以人文素质发展面临体制障碍。
三、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原因分析
1.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的人文素质缺失关键在于个体缺乏主动性
人文素质关于人文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培训课程实现,跟课程设计息息相关,关系着人文知识传播的命运。另外还有一个更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全球化形态下的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人文社会大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冲击,社会对价值认同的导向、对工作认同的导向都与人文价值理念发生一定程度偏离,使他们失去重视人文素质培养的动力。
2.人文素质的发展需要与科技知识培养争资源
人文和科技确实存在很多不同之处,科技体现的是人类的工具理性,培养人的职业技能和谋生本领,注重体现对事物的认知、分析、推理和思辨;人文则体现价值理性,主要培养、提升人的人文精神,注重体现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塑造人的健全人格,造就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深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并为变革客观世界提供能量和内驱力。因为科技效果的直观性,在市场经济价值导向下,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更甚,发展更快。不少人认为人文和科技是相区分的,人文要发展,必须与科技分蛋糕,争资源。人文和科技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科技是人文的孕育平台,没有科技作载体,人文特别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会成为无根之树,无花之果,如科研兴趣、科研道德、科研创新能力就与科研不可分离,这些人文范畴的内容需要在科学知识学习中锤炼。
3.形式化惯性使人文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相剥离
空谈理论、牵强附会,理论不能解决现实问题。重视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人文因素的渗透,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忽视沟通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个性的充分发展。人文熏陶、传授知识的教师的考核也是如此,使得人文资源获取受到挤压,人文教育功能的发挥受到制约。
四、基于人文素养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1.构建人力资源开发综合评价体系,推进人文素养行成机制
在评价体系方面加强改革,需要更注重自我认知和行为记录,构建人力资源开发综合评价体系。可以将关于文明、态度、实践公益、团队精神、科研创新、特长兴趣、技能素质、特殊经历等,进行记实评价和优秀、合格、不合格的等级评价,进行公示确认。通过综合因素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使构建人力资源开发综合评价体系能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推进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2.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管理制度,保证人文素养的培养积极性
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是必要的。在保证人文素养的培养积极性方面,应该从人才培养的相关导师聘任遴选、管理考核、资源共享等几个方面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制度予以引导和确保,增强其的荣誉感、责任感、紧迫感,激发导师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高效性,使导师在潜心科技教育并获得肯定的同时,能够意识到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在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得到肯定和认可。在遴选机制动态管理中,在年度聘任遴选标准中,除了对学历、业绩、科研成绩等进行量化要求,必要时可将聘任遴选标准以及对人文素养评议情况公布,便于社会公众了解和监督。建立量化考核指标体系,通过授予荣誉称号,设立岗津贴以及奖励办法与措施,引导和激励科技和人文同步推进。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共享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建立实时动态化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集信息查询、修改、申请、聘任、遴选,以及互选为一体,使管理部门有效地管理,切实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当然,个人的因素也不可忽视,必须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态度、人格素养等非学业因素会对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调研统计,在人文方面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积极交流沟通;注重引导,营造人文激励氛围。学习期间对自己一定要有科学知识追求和人文素养同时提高的要求,要人文素养提高当成是自我成才的必要组成部分。有意识主动地去学习人文知识,有意识主动地训练人文精神,有意识主动地去培养人文素养。同时,能够因势利导,依托好的人文熏陶环境,积极进行人文探讨,同时注重团队中的人文建设,提高与人合作共事的愿望和能力树立团队思想,建立团结和谐、创业奋进的良好氛围,正确处理竞争与联合、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总之,通过调研统计,人文素养的人力资源开发是必要的,因此也需要重视相关人力资源科学规律。人才要健康成长,要在人文素养方面受益,自身需要主动沟通、勤奋学习、勇于承担。
参考文献:
[1]徐 静:硕士研究生导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文教资料.2009年1月下月刊.
[3]杨 威:研究生导师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J].管理科学研究. 2009年第2期
[4]尹在赋:中国现行教育在人的培养中的人文缺失[J].社科纵横.2009年第4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78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