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未来会计变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路绪彦
[摘 要] 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基于自动化和网络化两大特点,会计向管理方向发展。针对电算化会计管理要求的提高,该文从会计基础原则、会计核算和商业结构等角度阐述了未来会计系统与信息化系统相互融合而产生的可能的会计变革。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 会计变革 会计管理
随着会计信息化的普及,手工账的作业方式将会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会计工作将完成由纸质载体向数字化载体的转变,同时这种转变也将反映在传统会计体系的变革中。
一、对会计基础原则的影响
1.会计职能的转变
在未来的信息化背景下,会计的职能将由传统的静态的核算监督向动态的管理决策转变,即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使得在传统会计中机械化、耗时性的计算、登记、核对类的工作在瞬间完成,极大程度的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时间。会计这一职业为了在未来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保留一席之地,将向管理方向转变,更大的发挥其信息优势。会计将更多的与财务管理、金融分析、风险管理、投资决策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相结合,这意味着会计由一个特定领域专业型工作向宽带型复合型工作转变,这也是商业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由繁入简、由分到合的必然趋势。
2.会计基本假设的转变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计算损益、编制报告。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更加激烈的商业竞争,要求决策者和投资在短期内作出反映,对会计报告的及时性需求凸显;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的生产经营周期也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固定的会计分期将会成为会计核算的掣肘。因此会计分期的假设将会弱化,目前采用的定期报告将向动态核算实时报告转变,适度的可调节的会计分期将会被提倡。
3.会计基础的转变
在我国,受商业信用交易影响,商业企业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基础。随着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交易保险和认证的特殊机制,未来权责发生制不会是商业企业唯一确认基础。在电子交易中,只有在买方收到实物并确定购买的情况下,所售货物的风险和所有权才转移,电子货币方能真正的转到卖家账户并确认收入,因此处理网络业务时会适当应用收付实现制,这样有利于实时确认收入,并加速资金周转。
二、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1.区分经营、投资和筹资项目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下,企业现金流量由净利润调整而得,但是由于利润表中并不区分经营、投资和筹资项目,在编制过程中也给计算机的自动化处理带来麻烦:调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填报的“财务费用”项目要分离出经营性财务费用(如银行存款利息、现金折扣、手续费和汇兑损益等);对营业外收入和支出项目,需要从中分离出经营活动产生的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只调整“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和“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2.区分现金持有收益和投资收益
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现金等价物,现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在现金持有的过程中会产生损益,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下,这些损益分散于各账户中,会计与管理不同步。以货币基金为例,由于其高流动性和相对于银行存款的高收益率,许多企业把它选作现金持有的一种形式而并非为了获取投资收益,与银行存款几乎没有区别,现行制度下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损益计入投资收益,显然并不合理。因此,需要单独设置一个现金持有收益科目,统一核算现金持有过程中的损益,年末结转至财务费用账户。
3.现值运用――加强资金管理
从会计的谨慎性和利率获得的可行性出发,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一般要求折现率选择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但是以此做会计估计与实际管理差别较大,因为企业资金的实际并不以该利率增值,而财务管理中采用的实际收益率则更接近事实。通过财务软件,可以定期的获得企业的现时移动平均收益率数据,自动套用零息法计算新收益率水平下的估计结果,并实时的调整原现值。
三、对商业结构的影响
1.企业内部管理的转变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以数据库形式存储,而会计数据库将成为企业管理资源的一部分,融入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ERP是在MRP(物料需求计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它将企业的采购、库存、销售、制造资源管理、生产计划、项目管理、财务管理、质量设备管理、客户管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实现了企业财务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管理及业务流程管理的一体化。ERP系统符使得会计系统处在未来商业管理网络的信息中心位置,并且使会计直接参与公司管理。
2.企业外部监管的转变
借助于网络的便利,会计系统与外界双向交流将越来越密切,这既包括信息的输入,也包括信息的输出。正如上文提及的,通过与交易所、银行的链接,会计可以第一时间获得相关利率及其资产公允价值的信息来进行核算,即信息的输入。而随着会计网络系统和统一的商业化语言(如XBRL)的发展,企业与证监会、财政局、税务局、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链接,这样企业的某些指标将会受到实时监控和审计;而且由于会计期间的弱化使得会计进行动态核算,报表可以按使用者需求随时生成,方便投资者、债权人的分析监督,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信息的不对称性。
参考文献:
[1] 张兴武:对网络环境下会计基本假设的探讨[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61,63
[2] 阳 杰 黄昌勇:《企业会计制度》明细科目设置信息化改造试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0):24-27
[3] 杨新刚: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与信息化的应用及未来发展 [J].科技情报开发与信息,2009(25):131-132
[4] 路媛媛:浅谈XBRL及其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J].会计之友,2010(7):55-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78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