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静
[摘要] 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之一,是经济领域中一支非常活跃的创新力量,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我国经济的充分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揭示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关键词 ]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对策
中小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保持市场繁荣,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劳动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和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竞争实力。企业技术创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中小企业面临着日益严峻而复杂的竞争局面。如何拓展生存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是唯一的选择。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概述
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相当的份额,而且其创新的水平和影响也并不亚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创造了许多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工业创新成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大企业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独特之处,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其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
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类型有:
1. 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是指中小企业在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对其自身生产或经营的产品所从事的改进、提高或发明的创新活动。它可分为重要创新和渐进创新两类。一般说来,重要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影响较大,渐进创新对企业的影响有小有大,但前者往往比较难以实现,投入也大,而后者较易做到。
2. 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是近些年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兴起的结果,它既包括新构思、新设想转变成新的或者改进的服务,又包括改变现有的组织机构推出新的服务,目前兴起的网络服务是服务创新的成功例证。由于服务创新投入较小,而且市场需求变化快,因而是最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技术创新类型之一。
3.工艺创新
工艺创新是指研究和采用新的或有重大改进的生产方法,从而改进现有产品的生产或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由于工艺创新对开发新产品、改进原有产品以及提高原有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产品创新,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工艺创新是渐进的,投入大小和难度都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的特点,因而也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从国际上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较大企业成功率高。然而,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1.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外部融资能力较弱。一是申请银行贷款困难。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得资金,而中小企业却难以获得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存在规模不经济、交易成本高、信息不透明、抵押品不足、技术创新风险等问题。二是风险投资不完善。风险投资被认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助推器,它的投资目标一般是极具市场前景的创新项目,而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起步较晚,风险投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科技拨款,投资主体单一,社会化程度低;同时风险投资公司的负责人大多是由政府任命,政府既是投资人又是管理人,结果是阻碍了风险投资事业的健康发展,既不利于资金管理,也不利于提高投资效益。
2.缺乏技术创新人才
技术创新中,人是最根本的要素,技术创新最终只有依靠人才能得以实现。然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极为匮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又一大因素。这其中主要是一些企业缺乏长远眼光,不能看到技术创新人才所带来的长远利益,不注重人才的长期培养与储备,从而导致人才的大量外流和研发项目的失败。目前中小企业现有人才中,人才结构不合理,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才偏少,学历层次偏低,直接从事技术创新的人才数量偏低,能从事研发的高级研究人员更为缺乏。
3.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缺乏合作
对于需要较高资源投入的技术创新,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处于劣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彼此孤立、相互之间缺乏合作而造成的。中小企业缺乏合作精神,喜欢单枪匹马搞技术创新,不愿与其他单位合作。一些中小企业也不愿将自己掌握的信息与技术拿出来与人合作创新,这会使创新难度和风险增大;而且中小企业各自搞技术创新,有可能重复,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使得某些中小企业失去技术上的优势。
4.缺乏与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合作意识
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灵魂。然而,中小企业大多为私营企业,相当一部分经营者文化程度相对不高,缺乏创新意识和专业技术背景,过强的规避风险意识,使其对技术创新顾虑重重。要取得突破性的创新必须以基础性应用研究为突破口,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寻求外部的支持。但是绝大多数企业不愿意投入与高校及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开发,注重于短期的“灵活性”,忽视了长远的“科学性”,从而禁锢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5.法律、政策不健全、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缺乏完善的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体系,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面临难题;现行的财政、税收、金融政策没有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提供有力帮助。国外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政府全方位的支持密不可分。如美国在1982年就用立法手段确定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并以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励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与创新,健全的体制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有力保障。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原因,政府一直将大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建设重点,国家的政策一直向大企业倾斜,而对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重视。中小企业在产业准入等方面无法享有与国有大型企业、外资企业同等的待遇,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长期处于受压制和排挤的状态,难以获得公平的市场地位。
三、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及措施
1.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支持体系
(1)积极争取银行贷款。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银行贷款仍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较难直接获得信用贷款,要解决银行贷款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案:一是应收账款抵押贷款。可以将应收账款抵押取得贷款,此方法适用信誉较好的客户这一特殊群体。二是成立子公司。用母公司作担保,子公司向银行贷款。
(2)完善风险投资体系。风险投资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应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理想融资方式。我国当前迫切需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风险投资运作的政策和法规。如税收优惠、融资、知识产权保护及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等。另外,尽快建立风险投资中介服务体系。一个完善的风险投资中介服务体系能够有效解决投资方和受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风险投资健康迅速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条件。
2.积极吸收和培养人才
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敢攀高峰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和一支高素质的创新管理人才队伍。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汇集并不断壮大企业的人才队伍。在稳定创新人才的基础上,在企业内部,最大限度发挥其智力潜能,通过各种方式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尽力满足人才的多层次需求;充分放权、授权,委以重任,予以实现个人价值的发展空间;倡导和营造创造性、自主性、人情化的企业,形成宽松、和谐、奋进的独特的文化力,产生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进而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3.加强中小企业合作力度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处于不利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互之间缺乏合作、彼此孤立造成,因此必须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降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中小企业可采取以产业或区域联合的集群模式获得“创新资源”优势,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中小企业集群不但可以获得大企业才拥有的创新资源优势,也不会降低单独的中小企业所具备的创新行为优势,既能通过竞争使得企业始终保持足够的创新动力及高度的警敏性,又能通过相互合作产生协同效应。中小企业集群把技术创新从不同规模的企业单体行为提升为更大规模的群体行为,整合出新的技术创新优势[2]。
4. 加强与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合作
相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没有强大的企业技术中心及稳定的科研核心团队,加之产品技术封闭性强,更新换代快,更迫切地需要从大学获得高水平的科研支持和人才支持。加强高校与中小企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利用现在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带动性、网络性和系统性,把中小企业的生产、产品与高校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科技进步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依靠科技进步的机制,达到优势互补和相互学习的产学研合作创新。
5.完善的法律政策保障体系
以日本为例。为加快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进步,增强竞争能力,从1949年施行《中小企业组合法》开始,日本在其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制定了一系列保护与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日本效仿美国出台了适合本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研究计划(SBIR),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给予政策倾斜,采取官产学研相结合的措施促使新技术在开发后以最快的速度向实际生产和商业化转化[3]。我国应进一步加快立法细化相关法律,尽快建立针对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法律体系.使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有法可依创新利益得到有力维护。
四、结语
中小企业是经济领域中一支非常活跃的创新力量,中小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必将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小企业想要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克服创新中存在的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合作不够的瓶颈,采用人才战略、合作战略和政策战略等,才能使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梅王英: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支持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7
[2]曹望:以技术创新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
[3]周锐:日本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扶持政策分析及启示[J].企业管理,2006,11.
[4]白璐陈红秦宇:浅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0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91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