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日语公共课教学原则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 曦 李奇颖
[摘 要]传统大学日语公共课教学有着教学课时量少,教学任务繁重的特点,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所带来的不良教学效果到在课堂上越发明显的突显出来。作为一门外国语言教学,如何能够把传统的强调句型及语法的单调、枯燥教学模式转变成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并能够营造轻松愉快氛围的教学模式,便是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亟待解决的重要环节和核心问题。为了实现这种转变,就必须依靠教师在把握恰当教学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课堂教学中的精心设计,努力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最终完成大学日语公共课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日语公共课 教学原则 教学改革
教学原则,是反映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研究教学工作兴废成败的原因和条件,提出各种要求。在公元前6世纪的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教学中要经常复习和进行启发等要求;在公元前5世纪的西方,希腊智者派普罗塔哥拉提出练习和禀赋同样需要,学习要有相当的深度等要求;到了近代,教育家们明确提出了教学原则的概念,制定了一系列教学原则。17世纪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1632)中提出37条教学原则,19世纪德国教育家F.A.W.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1834)中,总结了33条“教学规律”与“教学规则”都集中体现了教学原则始终是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对教学中的各项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结合大学日语公共课的教学过程,由于课时量少,教学任务重,学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要掌握日语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良好的教学原则,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以便更好、更快的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对大学日语公共课教学原则的学习和探究就变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在教学实践中一些的尝试并结合自己近些年来的实际教学工作经验,在以下部分做出了几点总结。
一、启发创造原则
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能力。因此在日语公共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用真诚的爱心营造出民主、平等、合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各种日语练习活动中来。教师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认知水平,提出相应的适度要求,同时采用启发的方式,设计出多层次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对所要达到的目标,产生一种成功的渴望,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心理上的优势,并最终获得成功。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习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终达到教学基本要求。
上课期间,教师应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个人的、积极的交流,针对其作业内容、完成质量等发表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逐步掌握日语的自学能力,为在今后工作中实现日语的灵活运用及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最优化原则
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活动中,要对教学效果起制约作用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调控,实施最优的教学,以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维持学生的高涨学习情绪,是外语效教学过程中一个极为行之有效的重要因素。在日语公共课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变换练习方式,令学生感到日语课累而不腻,长而不烦;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能使学生积极地将语言材料与生动的交际环境联系起来,学而不死,活而不乱;及时发现学生作业的优点,进行鼓励和肯定的评价,会增进师生间情感,有益于学生素质,特别是日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日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除了看教师能否精确传授、认真指导外,还要视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热情是否高涨来确定。而学生的课堂心理反映和行为方式能够折射出教师具备何种教育思想,并采用何种方式来优化教学结构、驾驭课堂之舟驶向更高境界。
三、积累与熟练原则
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应该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获得广博,深厚和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进而使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够达到熟练和运用自如的程度。在日语公共课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最终能够实现举一反三的效果。日语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与熟练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多听、多说、多练。加强听说实用能力,训练基本的翻译和写作能力。把听和说放到日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位置,以便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为交际打下扎实的基础,增加日语语言知识的输入,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在今天,日语学习的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光碟、网络、面对面交流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接触、学习和使用日语。
因此在大学日语公共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学生基础的单词、句型的基础上,应通过各种媒体手段,给学生介绍一些日本的风土人情、政治经济、地理环境等相关知识,来充实和丰富学习内容,同时帮助学生做到一个良好的知识积累,这同时也是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四、师生协同原则
这一教学原则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过程真正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其实质就是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语言的交际功能就决定了语言习得必须具有协作性。首先要创造师生合作为基础的氛围,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互相辉映的和谐空间;其次要改变单一的师生交流方式,以小组学习为重点,将指导、练习、讨论、自学等几方面进行动态优化组合,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协作,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格局。这样,作为交际手段的日语教学才更富有主动性。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之间,既要融洽合作,也要有激烈竞争的多边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在大学日语公共课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来进行会话练习,以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交流学习的同时,又增进了师生的感情,收效颇丰。
五、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最能体现高等学校教学特色的重要教学原则。因此,在大学日语公共课的教学过程中也显得尤为重要。日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懂”和“用”之间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教师在课堂上必须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切实做到精讲多练。在课堂中插入例如酒店情景日语、空中乘务情景日语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投身语言实践,并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掌握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高等教育的内涵包含教学思想、教学形象、教学态度、教学情感及教学技能等诸多方面。大学日语公共课教学不仅是简单的语言知识传递过程,同时也关乎着学生语言技能、本领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这样的目标一直是我们不断刻苦钻研和探索的源动力。大学日语公共课的有效教学及教学中应遵循何种教学原则始终是我们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努力追求的方向。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随着努力开创教育科学发展新局面口号的提出,我们会更加努力进行科学研究,争取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总结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1] 侯亚琼. 对二外日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6
[2] 徐文智. 二外日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2
[3] 张琳. 浅谈高校第二外语日语的学与教. 广西轻工业, 2009,12
[4] 李岩,马晶,曹洁. 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改革与创新. 日本问题研究, 2006, 1
[5] 张秋芳. 浅谈二外日语课程的改革.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6] 顾玉波. 高职公共日语教学方法初探―如何激发学生对日语的兴趣.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8
[7] 杨朝晖. 日语二外教学初探. 探求,2005
[8] 杨钢. 非智力因素对二外日语教学的影响与对策. 现代企业教师,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93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