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专业音乐院校和声公共课教学的新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和声公共课教学的新模式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和声学习发展、和声综合素质提高、终身学习开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专业院校是音乐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除了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基本素养之外,发展学生的和声公共课教学的新模式同样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和声公共课学科是一门极具艺术性的学科,在公共课教学的新模式主导下去研究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拥有利用音乐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探讨了专业音乐院校和声公共课教学的新模式构建,对和声公共课课程教学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探究。
关键词:专业院校;和声公共课;新模式
专业音乐院校和声公共课教学的新模式是教育部门对我国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提出的重要任务和要求。和声公共课教学对专业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专业创作能力,还可以提高音乐基本修养,通过新模式的开创,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职业理念和专业素养的考核,更加坚定了专业音乐院校的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其中,和声公共课教学不能单纯的理解为是传统的一种课题教学,而其实一种带有实验性质的模拟不同类型场景的教学新型模式,其科学性和人文性特征更为凸显。
一、和声公共课概述
“由三个以上的音所组成的和音,其中的音是按照三度排列,或是可以按照三度排列的叫做和声。”和声一般有柱式和声、分解和声两种。所谓柱式和声是在节奏重复的基础上将全部的和声音弹奏出来,这就需要更多的手指参与,对指关节的稳定性和支撑能力及手掌的跨度和框架的要求很高。要注意声音整齐,切忌因手指的长短不一和力量强弱有别,弹奏出参差不齐的声音。中声部的音符十分重要,它决定了和声的属性,因此一定要弹清楚。分解和声是将和声中的音按顺序连续的弹奏出来,可以理解为对和声的装饰性处理,在和声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也经常出现。由于和声的复杂性,公共课教学当中可以利用学生数量多的优势进行有效组合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和声的魅力特点。如果教师单独的对和声的声部进行讲解,反倒是不容易让学生感受到和声的魅力,从而丧失掉兴趣,尤其是那些复杂的多声部和声的连接、变化、音响控制等等,都是需要多人参与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需要一个的综合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
二、和声教学的历史渊源
和声教学是从西方传入的。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20年代,西方音乐风格从宗教走向世俗。意大利音乐风格对整个世界音乐教学的影响非常重大,这其中也包括歌剧对和声教学音乐的影响。同时,西方和声音乐教学还广泛吸收多种民族音乐因素,如匈牙利民族音乐、斯拉夫民族音乐和吉卜赛民族音乐等,风格更为丰富多样。之后西方各个国家在许多战争中多输的非常惨烈,经济开始出现低迷与萧条的趋势,政治也逐渐黑暗腐化,整个社会似乎倒退了,这就对音乐教学文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音乐家们也无法像往常那样到处去进行音乐活动教学,为了安全着想,大多数音乐家都扎在室内将精力投放于音乐作品的写作和钢琴教学工作中。
这一时期和声教学者需要大量有针对性的练习曲来进行训练,以达到一些作品的技术难度要求。在十九世纪中期的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钢琴作品中同样也体现出自由主义精神。我国音乐教学起步较晚,也受到了这一时期音乐风格的影响,我国许多著名作曲家编写的音乐教材其中所包涵的练习曲就有大量的和声练习曲,这都是为了更加贴近当时钢琴作品的技术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浓厚的和声音乐教学兴趣、勤奋好学等因素,为我国音乐教育家他日后成为伟大的音乐教育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优秀的教师在和声教学艺术的发展中名垂青史。从音乐理论来看,传统和声教学的贡献主要在于,强调个体的差异化理念,要求和声音乐教学乃至艺术教学必须要结合个体化特征来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能依靠一个机械刻板的规则去教学和声;同时也强调技术性的练习,我国许多音乐教学理念很多都围绕和声技术教学展开,这是理论方面的重大贡献。从教学实践来看,我国历来注重古典时期和声教学的实践方法,也兼顾浪漫时期的和声教学方法,取长补短,既注重基本功的练习,又强调情感、表情、音乐性的培养锻炼,真正做到了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三、专业音乐院校和声公共课教学的问题
首先是课时安排不足的问题:按照教学大纲设定的教学计划,虽然每个学期以18周的课时量来计算,但是实际上都上不满18周的课。除了节假日冲突、下乡采风活动,还有一些重要的学术活动有时候也会占用到上课时间,实际每个学期最多只有15周左右的课时。在这种情况下,要完成“四部和声写作、和声音响感知、音乐作品分析、键盘即兴伴奏”的教学内容困难重重。在这四项内容中,和声写作和键盘和声是最需要时间磨练的,如果要面面俱到,难免顾此失彼。
其次是教学内容环节重新需要设计,主要围绕两个部分可以开展,一是四部和声写作,二是键盘实践。前者中,教师在课堂上尽管能够任意的找到一个大的教室让学生进行公共课的学习,但是我们发现目前只是在理论课上发挥大教室的功能,这样就浪费了公共资源,没有很好的起到公共课的作用。在传统教学中,和声练习曲目的过程里面注重的是练习曲的伴奏音型、和声配置,这里的音阶、琶音、和弦、双音等技术对即兴和声伴奏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在训练即兴和声伴奏时,通常教师只會挑选合适的和声练习曲,对于调式调性的训练不够灵活,学生只能在弹熟原调的基础上,才可以移调练习,如此才能熟悉各调式音的位置,为日后即兴和声伴奏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认为,要熟练掌握即兴伴奏,和声知识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哪怕是最基础的音阶、和声练习,调内I-W-V-I的连接练习都是要以回课的形式来检查指导,在有限的课时里,每个人回一次课都不能保证有时间,更何况为旋律配伴奏还涉及到调式和声的选择、不同音乐风格的织体选择、和声外音的处理、升调降调的变化、带旋律和不带旋律的伴奏等情况。
四、专业音乐院校和声公共课教学的新模式 (一)和声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加强创编能力
和声创编能力是和声公共课和声教学最为主要的能力之一,其重要性也值得关注,尤其在编排的学习价值方面更是需要较强的选择能力。不同的和声具有不同的色彩意味,学生可以在弹奏不同的和声时,体会其中的色彩变化,另外,不同的和声功能在细微之处也有千变万化,学生要体会自己心理的微妙变化,牢牢掌握和声的内在流动性印象。这种作用潜移默化之后,可以极大的提升和声立体认知能力,联想能力,结合学生平时在经典案例学习中所汲取的材料进行二次加工和三次加工,这是和声创编能力的培养本质。和声公共课对于未来的教学和未来的人才培养,无法很好的掌握和预见。大量事实证明,和声教学仅凭提出内心体会是不够的,还需要告诉学生,和声也是讲究科学的,这就是近代和声教学技法对我们专业院校提出和改造。而且,近代西方教学技法虽然具有一定的自由性,但是无论是学习上还是技法教学上都缺乏自主探索,而且,当学生不愿意遵守这种教学定律时,就不会行之有效。
(二)构建公共特色课程
和声音乐教学技术是一切和声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是衡量和声音乐教学者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和声公共课音乐教学者必须通过娴熟的和声音乐教学技术才能向学生展示美妙的音乐作品,传达作曲家的思想感情。正如我国钢琴教育家应诗真所说:“钢琴和声音乐教学技术是从属于音乐表现的,是手段,但同时它又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它,想完美的表现音乐形象就成为一句空话。”对于专业院校学生来说只有不断的磨合自己的和声技术功力,渐渐培养出全面综合的和声技术,对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进行和声研习和揣摩,才可以尽可能多的理解音乐作品。但是和声音乐教学技术是积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科學合理的训练才能达成,在当前音乐教学面临改革的形势下,探索新模式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学生的创新方面要加大培养力度和重视程度,和声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巧课程,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分析的环节上,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声的变化和魅力,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践课程的设置,让学生不断的接受教学欣赏、各类和声色彩表现技法展示、装饰音练习、趣味改编等。特色内容的可理解性是整个特色课程功能的最主要因素,它可以让和声公共课在新模式创新背景下的未来教学可见性大大提高,也提高了和声公共课对未来和声教学的理解实效,一个好的具有可理解性的课程可以让学习者很快就可以理解和声的意义,极大的方便了学习,同时也增强了对和声的印象,这些都对未来课题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和声公共课与钢琴编配课的结合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音乐高校的学生必须对钢琴课进行学习,有的学生钢琴基础好一些,就按照主修的方式进行学习,有的学生钢琴基础较差,就按照副修的方式进行学习,无论哪种学习方式,都对即兴这方面比较头疼,也觉得比较难,在课堂上通常即兴的效果比较差,教师也比较头疼,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仍然无法取得效果,在新模式下,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足够多的时间,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小型作业,编配练习不在“多”而在于“精”。和声技术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基本功,提升和声技术能力和演唱水平。抓住和声练习的核心目的,提炼技术要点,集中技术课题,是新模式下和声公共课教学的整体思路。一般而言,学生初始都对和声充满热情,但这种热情来得快消散得也快,如果一首和声练习曲篇幅过长,那么很快就会让其产生厌倦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也会大打折扣,这显然不利于和声学习。在新模式下,教师选用的练习曲最好是短小精炼的,布局也要合理科学,这样才能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学习现状。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掌握和声的某种内在技巧,取得小的成就感,这会进一步刺激他们的学习动力,对和声学习满怀热情。从认知心理学讲,这会引发练习者思维的联想,让其产生空间感,加深对音乐形象上的理解。
(四)和声公共课交叉课程的融合
相关课程相结合的教学实践一名老师任教多门相关课程一直是高校教师的惯例,笔者就曾经历过同时任教一个班级的乐理和视唱课的教改尝试,并且继续任教同班级的和声课。这样的实践效果很好,三门课程内容互相关联,知识点交相融汇,授课过程游刃有余,学生们在理论课上没能体会到的都可以在唱、听的过程中得到切实的感受。即兴伴奏课与和声课本就是一脉相承的课程,通过和声音乐教学展现出来。即兴伴奏能力强的人一定是“眼前无谱,心中有谱”,有惯用的和声进行、音型运用熟练、各个调的和弦位置反应快速而准确。这种新模式下,可以注重和声技术性与情感性的融合,不同于有的教学模式偏重于技术性或者偏重于情感性,这种模式在两方面取舍得当,分布均衡,不仅有基本功方面的专门技术练习,还有多首曲目注重对学生情感性的培养。在和声旋律上,这种新模式可以让和声联系和声旋律体验,加深学习者对和声的理解。
五、结语
本论文对目前专业音乐院校和声公共课教学的新模式的音乐教学展开了较为全面的系统分析,并且通过对专业音乐院校和声公共课教学的新模式的音乐教学的具体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原因分析,并试着探究出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理念和思考。众所周知,想要推动专业音乐院校和声公共课教学的新模式的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学习方式发展的现代化、学习方式水平的提升、学习方式自身的教育和音乐价值,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专业音乐院校和声公共课教学的新模式的音乐教学的具体应用展开探究,对于推动专业音乐院校和声公共课教学的新模式的音乐教学的未来服务型发展,推动专业音乐院校提高公共课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姜子威.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现状与分析[J].北方音乐, 2015,21.
[2] 王莹.论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训练[J].课程教育研究,2016,04.
[3] 岳彩晨.浅议如何提升音乐教育专业素质[J].北方音乐,2016,04.
[4] 张承林.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课程教学探析[J].北方音乐,2016,06.
[5] 张宇.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方音乐,2016,07.
[6] 张蓉.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初探[J].北方音乐,2016,19.
[7] 谭娜.六年制本科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评价模式初探[J].北方音乐,2017,08.
[8] 林洁.首师大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路径研究[J].北方音乐,2017,10.
[9] 赵远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措施探讨[J].北方音乐,2017,13.
[10] 罗红英.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民族博览,2017,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88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