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家庭文化资本视域下管理类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观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大学生群体是我国就业群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受多方因素影响,择业观是其就业的前提,决定了就业过程。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生源地管理类大学生是区域建设的主要人力资源,本文以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为指导,在深刻把握家庭文化资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管理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择业观探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家庭文化资本;管理类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观
  一、家庭文化资本的具体涵义
  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布迪厄给出家庭文化资本的具體概念,他采用多维度、多角度对家庭文化资本的定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他指出,作为一个家庭个体,针对子女在成长以及未来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体积累以及资源作为定义,它体现在子女发展过程中逐渐培养的兴趣爱好、个人修养以及营造的文化氛围。
  读懂理解弄通其内涵意义所在需要从三方面入手:首先,产生的场所不同,家庭是其具体形成和定义的区域,相比其他场所有着地域上严格意义的本质区别,子女的父母或者是其他监护人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来源;其次将家庭文化资本独自脱离于经济资本以及社会资本之外进行分析研究较为困难,三者之间具有紧密联系,经济基础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家庭文化资本的多重要素,需要客观全面理解;再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社会背景下,择业观受大学生家庭文化资本的影响也随之动态变化。
  二、管理类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
  (一)就业观念局限性
  管理类少数民族地区考出来的大学生,大部分为农村生源,依靠传统的靠天吃饭的农耕生活方式,家长给予子女很高的期望,认为毕业进入稳定行业是求学的必然结果,也是必经阶段。这种就业观念对学生自身影响很大,大学毕业后把找到稳定的工作作为唯一目标,管理类少数民族毕业生在择业时瞻前顾后,许多毕业生在择业时缺乏独立客观思考的能力,过分依赖父母。
  从近三年河北省内就业数据可知,管理类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域去向以河北、北京、天津为主,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点时优先侧重家乡所在地。但同时部分地区人才的过度饱和与市场的实际需求出现严重不匹配情况以后,将会面临如就业难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将进一步凸显社会结构性矛盾。
  (二)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盲目性
  近些年高校毕业生的大幅扩招,使得高校毕业生总量连续刷新历史新高。同时伴随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的实施,发展速度减缓,人才需求增速不断减缓。加之中美贸易摩擦对就业形势带来不利影响,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增加,进一步增加了毕业生就业难度。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方面有了更多的遴选空间,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名牌大学(985、211)的毕业生情况屡见不鲜。
  根据2015年-2017年河北省管理类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河北省内生源以省内就业和京津地区为主,主要集中在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制造业、建筑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信息传输、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等行业。而作为仅有一所异地办学211院校的河北省,在人才引进方面,用人单位大部分提出985、211、双一流要求,这也导致管理类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少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家庭文化资本对管理类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观影响
  (一)丰富现有家庭文化资本
  整个家庭要培养良好的家风,家庭成员对内对外和睦相处,善于保持和传承,不断培养和丰富自身的文化资本,与时俱进,热爱读书,崇尚学习,勤于思考,培养学习型家庭;父母们要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自身为榜样,做好模范带头作用,给予正能量,迎艰克难,带领家庭成员共同奋进,不断进步;同时,父母们应给予子女合乎情理的就业期望,尊重子女的个人意愿,避免制定与实际就业匹配度差异过大的期望值,同时给予子女必要的情感支持。
  (二)科学引导,合理选择
  政府应不断制定落实积极的优惠政策,因地制宜,合理倾斜,注重引导,保持平衡。例如在高考招生、研究生招生方面,逐渐落实少数民族地区接受良好平等教育资源的权利,提高录取人数比例。然后在社会媒体方面,坚持正确导向,创造积极的氛围,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家庭及成员的关爱、关心、关注,不断推出就业创业扶持条件,对少数民族家庭大学生给予帮助。
  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积极引导,在大学生活中关注管理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点点滴滴,注重同其的沟通交心交流,同时要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指导教师团队,适当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同管理类少数民族大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间的沟通交流,有针对性的解决管理类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建设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切实加强就业创业教育,不断优化校园环境,继续深化教育改革,科学引导,促使其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 [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迪厄访谈录[M].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 李虹燕.河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3] 王洪兰.家庭文化资本的传承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4] 李忠贤.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与分析[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3.
  [5] 汪蕾.心理资本、家庭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倾向影响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98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