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20世纪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也突飞猛击,到2016年为止,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高达743585.5亿元。随着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也逐步提高。本文以1997年-2016年的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和财政支出的相关统计数据为样本,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地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与其相关的指标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初步的研究,并提出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高达743585.5亿元。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消费结构也在逐渐深化转型,迈向更高水平的消费领域。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殊时期,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动力升级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扩大居民消费战略的实施效果。因此,本文将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来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居民消费水平;最小二乘法;计量经济学;模型
  一、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的现状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由过去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和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相对过剩经济和买方市场,消费环境也随之改变,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居民收入、人均GDP、财政支出、通货膨胀率、人口老龄化、财政支出、税收等等。
  二、影响因素分析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收入影响居民的购买力,影响支付能力,从而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其中税收、失业情况等等现状会影响到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居民的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最重要的原因。收入决定着消费额以及消费商品的等级,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居民的消费水平越高。
  2.人均GDP:综合国力的发展最终都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人均GDP的增长,为居民消费创建了良好的条件。
  3.财政支出:近几年,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政府在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出台了各种惠民政策,以增加财政支出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4.人口老龄化:随着互联网的推广,电子商务市场的兴起,有许多消费模式都转变为网上消费,为消费搭建了一定的门槛,由于中老年人不能与时俱进,为消费行为增添了一定的难度,从而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
  5.税收:虽然十九大提出对税制改革的政策,但是对很多人来说税收依然成为人们消费行为的障碍。随着通货膨胀的作用,导致居民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加之税收的作用,加深了消费障碍。
  三、计量模型的建立
  1.指标与模型的选择
  本研究中,我将选定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Y。在选择解释变量时,如果把上述指标均作为解释变量会产生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以及居民的消费心理等存在诸多可变因素,随意性较强,将不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进行研究。因此,选择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X2)、人均GDP(X3)、财政支出(X4)、商品价格指数(X5)作为解释变量。
  确定模型:
  2.数据
  我选取了1997年到2016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财政支出、商品价格指数这五个指标,在国家统计局找到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由于居民消费水平与时间息息相关,所以我选取的是从1997年到2016年间连续的数据。
  四、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经Eviews软件回归,得回归方程为:
  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可决系数R2为0.999683,表明该模型的解释变量解释了1997年-2016年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变异的99.96683%。
  五、检验
  根据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的模型能否揭示研究对象的经济现象中众多因素之间的关系,能否在实践中应用,还要取决于模型能否通过检验,判定其在理论上是否有意义,在统计上是否有足够的可靠性。
  1.经济意义检验
  模型中的变量和参数都有特定的经济含义,我们对这些变量及参数的符号和取值范围进行分析和判断是否符合经济意义。通过模型可知,居民的消费水平与人均收入、人均GDP、财政支出均成正相关关系,符合经济学的一般意义,经济检验通过。但是,商品的价格指数应与居民消费水平呈负相关,则商品的价格指数不符合经济意义,因此,商品的价格指数(X5)的经济检验不通过,我将剔除商品的价格指数。
  2.统计意义检验
  统计意义检验主要包括对模型的拟合优度的检验、用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方法对变量显著性的检验等。
  首先,可决系数R2值为0.999662,模型拟合优度很好。其次,对变量进行显著性检验。经Eviews得到:当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支出分别对居民消费水平都有显著性的影響。当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时,由于对应的t统计量为0.5360,小于,表明在该显著性水平下,人均GDP对居民消费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综上所述,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支出的t检验均通过,人均GDP的t检验不通过,我们考虑可能在解释变量中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最后,对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由于F=15766.93>Fα(3,17)=3.20,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我国人均收入”、“人均GDP”、“财政支出”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显著影响。
  3.计量经济学检验
  计量经济学检验主要是检验模型是否符合计量经济方法的基本假定,我将检验模型中变量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检验模型中是否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性。
  (1)多重共线性检验
  用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利用Eviews软件计算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得:   由上表可知,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证实该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为了进一步证实多重共线性问题,我们做了辅助回归:当被解释变量分别为X2,X3,X4时,R2分别为0.9984、0.9937、0.9981,VIFj分别为612.7451、158.2279、522.7392。由于辅助回归的可决系数很高,且方差扩大因子VIFj≥10,说明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接下来,我将确定是哪一个解释变量引起的多重共线性问题。采用逐步回归检验法:
  我选取X2初始的解释变量。分别引入X3,X4,观察并比较R2的值。当进一步引入X4时,R2=0.999615>0.999495,可见,当引入解释变量X4时,可调整的可决系数更高,拟合优度更好。由于在X2,X4的基础上再次引入X3,由于R2=0.999615>0.999598,因此,为最佳的回归方程。
  (2)自相关检验
  建模过程中的基本假设之一是随机误差项相互独立,如果出现Cov(εi,εj)≠0,其中i≠j(i,j=1,2,...n),随机误差项之间不是完全相互独立,而存在着某种相关性,也就出现了序列相关性。
  我将采用D.W.检验法来检验模型的随机误差项的自相关性,由于D.W.=1.910215满足条件,说明该模型无自相关。为了防止高阶自相关,我们进行偏相关系数检验,最终表明该模型不存在高阶自相关。
  (3)异方差检验
  我将采用White检验法来检验模型中的異方差性:做辅助函数并利用Eviews软件得:nR2=11.55843,由White检验知,因为nR2=11.55843>(5)=11.0705,表明模型存在异方差。因此,我将利用加权最小二乘估计来修正异方差:我选为权数,经检验,当权数时,模型的拟合优度最好,t检验和F检验均通过,经white检验,模型消除异方差,模型最优:
  该模型表示,在财政支出不变情况下,当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0.6644元;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当财政支出每增加1亿元,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0.0220元。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使用1997年-2016年相关数据,建立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众多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模型,验证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与其众多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由本文所建立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我们可以看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更大。
  依据上述结论,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我国居民的名义收入增加,然而我国对收入的起征点仍然很低,导致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很少,因此我国应该适当提高起征点,使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刺激居民的消费欲望,从而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其次,我国应该加大对居民教育水平的培养,建立良好的消费环境以及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1]耿晔强.消费环境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12,29(11):36-40.
  [2]李香菊,赵兰兵,赵博.税收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影响[J].税务研究,2015(09):16-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308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