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发挥产学研优势 助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聪

  [摘要] 国家“十一五”规划把科技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我国面向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而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更是当前我国各行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重点。本文对我国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有效合作,走产学研合作道路,实现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最佳组合,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做出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 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 自主创新
  
  一、走产学研合作道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1998年迈克尔・波特发表了 《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指出产业集群中互有联系的企业、政府与大学、科研机构间长期合作,以提供专业的训练、教育、资讯、研究以及支持、支援,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率,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
  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对企业而言是生存环境的重大改变,它带来了竞争的动力和压力。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需要的是长期的技术支撑,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自身的科技力量不足,产品缺乏竞争力,学校的人才、信息和技术优势对其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因此,企业寻求高等院校,可以获得诸多利益。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是提升我国企业乃至整个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及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二、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1.共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工程技术中心
  企业在发展中需要不断培养各类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和源源不断的技术来源。而高校积累了一批原始创新成果,需要面向市场进行产品开发。因此,工程技术中心就成为了企业技术需求和高校技术供给能力的有效平台。
  2.共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园
  利用大学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文化氛围等综合资源优势,在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在大学附近区域建立从事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活动的高科技园。高校以技术入股或校企整体打包技术入股方式共同管理高新技术产业园孵化项目。
  3.企业对高校科技公司技术并购,形成企业的技术创新实体
  主要是高校科技公司转制。由企业入股、收购,帮助高校科技服务公司转制。不但有效利用了高校科技服务公司原有科技力量和资源,还能简单有效转变科技服务公司的主体,使其更符合社会、市场的需求,迅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同时为企业带来效益。
  三、产学研合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清晰的权益责任是合作的关键要素
  联合研究机构的主导方向清楚之后,大学和企业就要面对联合研究机构内部的权益和责任划分问题。也就是说,企业和高校各自的投入是什么?收益是什么?风险权益如何承担,如何划分?共同投入,共同获益是一个基本原则。合作研究一旦形成产品,在各方达成一致的基础上,企业可以自己申请专利,对创新产品进行必要的保护。同时在合作之初,就应详细规定利益分配的方式,合作成功之后在满足大学和科研院所协议规定的利益外,企业有权对其收入进行自主分配。
  2.完善的过程管理是合作的有力支撑
  笔者认为产学研究机构功能的有效发挥应明确如下三点。第一,研发为先。联合研究机构的主要职能是研究开发活动的平台,学校在联合研究机构中的首要任务是贡献其在相关领域的研发力量,形成企业所需的研发成果。第二,项目为本。联合研究机构构建了一个合作的平台和框架,其研发活动和研发成果的形成还必须落实到具体研发项目上。项目为本一方面保证了联合研究机构确实有实质性的研究活动开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障企业投入能够获得切实的收益。
  四、结论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是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本文所探讨的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有助于企业明确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目标及其运行方式,完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制度,推动产学研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RUSTUMR:University―――Industry interaction patterns[J].Science,New series, 955~960
  [2]马宁 王立: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5(12):244~248
  [3]M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
  [4]张凤桐:产学研共建行业工程技术中心问题研究.太原科技, 2006,(5):)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38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