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习成本与学习收益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借助经济学的知识,并以此为视角对学生学习成本与生产收益进行对比之后发现,对于学生的学习投资也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也會产生成本效益的关系。不管学习成本是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收益,这也是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适当的降低学习成本或者提高学习收益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厌学的现象。本文在经济视角下就学习成本与学习收益对学生厌学行为的影响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经济学;学习成本;学习收益;厌学行为
  一直以来,教育界对于学生厌学行为都在进行深入研究,而学生的厌学行为依旧是教育界始终无法有效攻克的难题。简而言之,这些对于学生厌学行为的研究基本都是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出发的,虽然相关部门和教育者在积极的寻找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并且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对于学生的厌学现象也进行了很好的控制,但依旧存在大量的学生会在学习中产生厌学心理。本文中通过经济学的视角,认为对于学生的学习投资是一种生产性的投资,可以对其投入和产出进行控制,促进其产生成本效益关系,从而改善学生的厌学行为。
  一、学习行为的成本分析
  成本在经济学上的意义上主要是指生产一种产品所必需的全部费用,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本而言也不例外。学生的学习成本是在精神以及物质上为了学习成果所付出的全部。学习成本具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也由各种不同的类别组成,就其构成的直接和间接性上分类,学习成本可以分为间接性的学习成本和直接性的学习成本。直接性的学习成本大致有教师、家长等相关人员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付出的各种人力物力以及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间接性的学习成本有学生为了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付出的全部努力、在学习上花费的资金等。就学习成本的来源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家庭、社会、教师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成本。若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本是否在学生的意识范围之内作为分类标准,则可将其分为显性学习成本和隐性学习成本。显性学习成本主要指包含于学生意识范围之内,并且学生可以感知到此类学习成本的存在的这一类学习成本,也就是学生个人主观意向中所包含的学习成本;而隐性学习成本主要包含了在学生意识范围之外的那些学习成本,这些都是不容易被学生察觉到的学习成本。除此之外,学生的显性学习成本和隐性学习成本之间的分类界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学生的感觉和意识上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二、学习收益或学习收益率与学生的厌学行为
  学习收益指的是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行为所取得的全部学习利益。但是,这种类型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延时性,它无法在短期的时间内快速、完全的展现出来。其中存在部分收益是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意识到的,我们把这种收益称为显性收益;但是有些收益是学生无法立刻感知到或无法意识到的,我们称这些收益为隐性收益。学习收益率则是以学生的学习收益和学习成本的比值来确定的。学习成本和学习收益分别为两种不同的结构,对于两者之间的比较也只能是在其自身常模的基础上进行数量比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以班级其他成员作为自身的参照,将自己的学习成本与其他同学相比较,从而确定自己学习成本的高低。再将自己的学习收益与其他同学的进行比较,确定自己的学习收益量的高低,再将学习成本与学习收益做比值,得出学习收益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将自己的学习成绩与以往的进行比较,或者与自己成绩相当的同学进行比较,以此判断自己是否进步或者退步。如果学生们对于学习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相差太大,对于学习成果的预期和现实的反差大,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三、提高学习收益或学习收益率是解决学生厌学行为之必然
  提高学生的学习收益或收益率是解决学生厌学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学生要想高效率的提高自身的学习收益或学习收益率,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第一是在确保自身学习收益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降低学习成本;第二是在相应的时间段内以增加自身学习成本的方式为自身学习收益的增加提供保证,换句话说就是在确保自身学习收益率不变的情况之下,以高投入的方式获取高产出;第三是在学习成本确定的条件下,使得学习收益有所增加。无论是通过哪种方式,总而言之都是为了利用一定的学习成本创造出最大的学习效益。通过这种相对科学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付出与收获可以尽可能的行成正比,对于学生厌学行为的改变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创造充满乐趣的氛围,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精神享受上的需要,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成本与学习效益之间的平衡,积极的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指导,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收益。
  参考文献:
  [1]朱伟中.教育教学中的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0(4).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9.
  [3]曾玲娟.新世纪的关注热点:教师职业倦怠[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2(3):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412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