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应用能力提升的国际贸易实训课程群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国际贸易实训课程群的建设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教师团队的教学发展,能高效的建设和共享教学资源,建设课程群有重要的意义,在国家关于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要求背景下,应该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努力提升教师、学生的应用能力。
  關键词:应用能力;国际贸易;实训课程群;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 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DCXM165002);红河学院质量工程项目(JJJG151021);红河学院第三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项目(2016GG0303)。
  课程群是指属于同一学科、具有内在逻辑联系、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一系列课程构成的整体。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与沟通、国际商务函电、国际结算、国际贸易惯例、报关报检实务等课程属于国际贸易实践实训的课程群。在国家关于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要求背景下,国际贸易实训课程群要基于应用能力的提升和课程群的共同内涵开展建设。
  一、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国际贸易实训课程群的建设对经贸类课程教学和师资建设、资源建设及学生的应用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国贸实训课程群中的课程由于课程相近,存在内容重复过多、交叉过重的现象,如国际贸易实务涵盖了整个国际贸易的流程,其中的合同磋商、结算、报关报检、贸易争端解决等均与其它几门课程内容重复,其它各门课程的内容之间重复现象也较严重。课程群建设可以将群内课程的内容进行分解与融合,打破教学资源的壁垒,删除重复、过时的内容,增加新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竞争力、提高教学质量、显示办学特色的新内容,实现独立课程和课程群建设的规模效益。
  (二)促进教师团队的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
  独立课程及独立授课会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出现信息壁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不能共享,单打独斗使得教师疲于新知识学习、教学研究、科学研究。课程群的教师组授课能突出各教师的教学优势,教师之间建立授课组机制,各教师可以在不同的课程中教授自己擅长的部分,如擅长于沟通与谈判的教师可在群内的课程中讲授合同磋商,擅长于国际结算的老师可以在贸易实务和贸易惯例的结算与术语部分授课,擅长于贸易争端的教师可以在惯例、实务和沟通与谈判中讲授如何解决争端,擅长于单据填制的教师可以贯穿于各门单据填制部分。这样可以实现教学效率提升,同时教师的教学专攻性使得教师有更深刻的教学经验,在节约出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教研、科研的共同发展。
  (三)高效建设和共享教学资源
  课程建设是要求某一门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充分性的建设,缺乏与相关课程的横向、纵向联系,每位教师都会建立完整的课程教学资源,如教学PPT、教学案例、习题与试卷库、教学视频等,而国际贸易实践实训课程因内容重复性较大,每一门课程都进行单独课程建设,则会出现教学资源建设部分低效率现象。而通过课程群建设平台,教师可以通过交流,确定综合性教学大纲,制定综合性教学资源建设计划安排,共同建设群内课程的资源,达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效率。
  二、基于应用能力提升的课程群建设
  (一)教师团队的应用能力建设
  传统教学中,教师队伍的建设常侧重于科学研究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在全国高校应用型转型下,基于应用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需要有应用能力强的教师团队,国际贸易实践实训课程群更应该加强授课教师的应用能力水平。可以采取派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培养师资队伍的应用能力,如可采取“顶岗”的方式派遣教师到贸易企业、商贸局、海关等部门学习,可以在学生毕业实习实践的时候外派教师带队进单位学习,可以开展教学观摩与交流相互学习,可以通过考取资格证的方式获取“双师双能”等。同时,可以通过请进来的方式聘请贸易企业专家、经贸管理人员扩充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团队的应用能力。
  (二)应用型的课程结构树建设
  国际贸易实训课程群具有综合性特征,群内课程内容重复性较大,交叉过重,为了优化课程内容,可以从应用型培育角度出发,通过研讨,构建国际贸易实训课程群结构树。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课程群知识结构树,优化出课程群的综合性大纲和课程独立性小纲,授课时候两者对照;二是研制课程群导学结构树,将各门课程的内容按照知识结构树的体系进行导学设计,既能明了知识的学习顺序,也能知晓各部分知识的分布和在课程群中的位置和重点;三是编制课程群概论,用以反映具体的课程知识和学习提示。
  (三)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应用与创新
  国际贸易实践实训课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很多,如项目式教学、案例法教学、情境模拟式教学等,因为课程内容有共通之处,这些教学方式方法也能在每门课程内单独或综合使用。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模式和运用经验,在课程群下可以实现教学模式的交流、总结、归纳,在课程中进行综合应用,经过不断的检验,授课组的研讨,可以创新出能体现应用能力提升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四)学生知识的拓展与应用
  基于应用能力提升的国际贸易实践实训课程群建设落脚点在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合和应用,因此,应通过多种渠道拓展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国际贸易理论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及应用。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学术交流、行业专家讲座等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接触新的理论和了解社会经贸实际问题;通过实训、实习课程模拟贸易对战,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参加经贸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营销大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国际贸易知识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肖立梅. 法律实践实训课程的基本类别与体系化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5(4):112-117
  [2] 黄福玲. 法律实践实训课程体系构建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9):100-103
  作者简介:
  李  丽(1979.10-),女,云南建水,硕士研究生,红河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郭德伟(1978.10-),男,云南通海,硕士研究生,红河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412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