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通过对9所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建设调查,从院校图书馆的总体规划、馆员业务素质、学科馆员评价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馆员建设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学科馆员;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以便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怎样使学生更加便捷、高效和优质地获取所需的知识技能,怎样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对口信息资源服务等显得更加尤为重要。因此,必须提升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的素质水平,建设和发展学科馆员队伍己刻不容缓,这必将直接影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服务的水平和成效。
如何加速图书馆资源建设以适应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加强学科馆员队伍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是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图书馆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1学科馆员建设的意义
作为创新型服务的一种形式,学科服务能够根据不同用户提出的不同要求,针对性地提供定制服务,满足各类用户的不同需求。学科服务能够得以实施的基础是有高素质优秀的学科馆员,高素质的学科馆员能够高效娴熟高质量地完成收集、编排整理和组织信息资源以及用户服务等工作。目前,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馆员素质普遍不高,高校图书馆在进人选择图书馆工作人员时,基本将其学历作为主要考量指标,对应聘人员实际专业能力的考量较少。此外,国内大多数高等院校图书馆在学科型馆员的建设机制方面还有欠缺,因此,对新上岗的工作人员的教育工作不能有效地开展,致使这些新进馆员的学科服务意识不强,对学科服务更谈不上有深刻的认识,从而难以满足各类用户提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和对不同用户高效地资源导航工作。上述因素对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型馆员团队建设较为不利,因此,只有不断提升馆员的整体素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培训,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建立长效激励和考核评价机制、完善评判标准。学科馆员也要不断地提升自我能力和素质,才能促进图书馆更好地健康持续发展。
2学科馆员建设的现状
本文选取了安徽省内9所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网页和电话调查发现只有1所高校学科服务建设相对于其他高校较为完善,其他院校在网站上基本没有出现学科服务板块,但对特色自建数据库、信息咨询、科技查新、文献传递等简单的学科服务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调查表明目前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学科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如何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应用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己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高校图书馆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的专业素质水平将直接影响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的发展。为了使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顺利推进,笔者对先后入选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9所图书馆学科服务及馆员建设现状展开调查,调查主要从学科资源特色自建数据库建设与学科馆员数量、开展学科服务内容、学科馆员制度建设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学科馆员建设的现状。见表1。
2.1学科服务设计规划不完备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基本都没有专业的团队,院校领导对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支持和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资金的短缺等因素,在技术上成熟度不够,在学科服务内容上难以做到全方位和多层次,因此也难以达到图书馆预期的学科服务及成效。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图书馆专业队伍建设在数量上基本都达到要求,但是在专业技能、文化素质上还未达到图书馆学科官员工作人员的标准,非对口专业人员甚多,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少,即使有高学历和高职称的工作人员,但有图书馆专业背景的不多,精通计算机方面的人才缺乏,专业结构,知识水平不合理的现象。即使有学科服务方面的馆员提供学科服务,也是一人多职,工作任务多,强度大。再加上一般高校在用人制度和机制方面,对图书馆尤其是学科型馆员限于学校财力物力导致资源投入有限,因此,学科馆员要完成岗位职责中的目标和任务较为困难。上述情况导致学科型馆员想在学科专业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很难落地。
近几年,图书馆在聘任和考核工作人员上先考虑学历因素,对专业能力的考核缺乏一定的权重,甚至忽视专业能力考核。也存在学校领导层对图书馆的队伍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使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现状难以满足学校学科建设改革需要,严重制约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2专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安徽省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基本上都是前几年的专科院校升本而来,本科建设时间不长,历史遗留的问题较多,图书馆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学历层次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不能达到该有的馆员工作标准,复合型人才和精通计算机专业方面的综合性人才更少。理论上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因此在专业能力上也有相应的标准和要求。但实际是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对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和专业要求重视程度不够,把图书馆作为解决引进教授或者博士等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的家属工作的部门,甚至把图书馆作为解决学校领导的家属亲戚等的工作单位,这些人往往文化程度不高,专业素质欠缺,一般只能完成如整理图书和借还图书等简单劳动,难以在互联网环境下完成数字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服务。
2.3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并没有针对学科服务建立评价考核标准。无法对学科馆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在考评方式上简单模糊缺乏科学性,如没有制定高校合理的学科馆员薪资体系,依据其对馆员进行考核,并將考核结果作为主要依据对馆员进行奖惩。因此,这些因素导致大多数高校学科型馆员工作量多少、工作质量优劣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无法激发学科型馆员的工作热情,提高馆员积极性往往成为空谈。此外,由于缺乏合理的评价考核标准,在馆内容易产生工作职责不够明确,学科型馆员工作开展不够顺利,学科服务体系进一步建设与发展也难以落到实处。 3建设图书馆学科服务馆员的对策研究
3.1根据学科发展制定图书馆学科建设规划
由于学科服务是近年来才在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图书馆中展开,如何培养学科馆员的长远规划还不完善,有的高校甚至还没有开始。为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满足各类用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图书馆学科服务规划设计必须不断改进、调整和完善。而要做到这几点,学校要给予充裕的经费和合理的政策支持,要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以用户为中心,不断延伸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服务模式多样化。如,联系院系、信息推送、信息资源建设、学科资源服务宣传、信息素养培训等,要想使这些内容顺利完成必须有专业对口的学科馆员和学科服务团队。
3.2加强学科馆员建设
第一,图书馆应当引进具有专业背景和服务意识的学科馆员。学科服务是图书馆的特色服务,学科馆员的职责是为学科用户服务。高校图书馆对学科馆员素质和业务水平要求更高,如专业知识需要渊博、服务态度优良和素质水平高等。因此,高校图书馆在进人考核过程中,要结合应聘者学科专业背景、服务意识和能力以及心理状况等进行全面考量。首先,学科馆员一般应该有专业教育背景,如能娴熟地对万方和知网等数据库进行操作、演示和讲解。其次,良好的服务意识也是学科型馆员必备条件,如不仅能够为不同用户提供数字和纸质等文献资源服务之外,学科型馆员还能根据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用户定制化服务。再次,学科型馆员在言行举止上落落大方,体现出较高的业务素质水平,能够展示学科型图书馆员的风采,为各类用户提供尽可能的优质服务。
第二,建立学科型馆员培养体系,加强学科型馆员继续教育。目前,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培养一般采取短期业务培训的方式进行,这种培训方式的特点是时间短,知识难以形成体系,往往培训名额还非常有限,很难满足需求。而目前外培和进修深造一般原单位不给予薪资待遇,图书馆馆员自我深造意愿不强。现阶段馆员主动性不高,参与培训热情不强,有的短期培训是为了评职称而混课时,没有长效的激励和奖惩机制。
随着社会不断的快速发展和物联网时代的来临,数字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高校图书馆必将对学科型馆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需要对学科型馆员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和多层次专业技能、心理素质等培训。高校要针对学科馆员不同的特点制定分类指导培训,培养规划和实施方案,根据个人特点和差异进行针对性的分类培训,如国内外访学和进修等,而情况不允许难以外出访学和进修的馆员可以采取网络在线学习方式。总之,学校要使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给每个馆员都能提供继续进修深造的机会,这无论是对于馆员自身还是对学校的学科服务、学科建设都必将带来巨大益处。
第三,建立重组和流动制度,实现兼职向专职转变。建立人员重组机制,使得馆员流动成为图书馆内部管理的新常态,改革原有部门以及部门之间的传统运行方式,是调动和激发图书馆员工学科服务的主动性和自主意识的有效方式。如以图书馆某个部门为枢纽,建立一种流动运行的馆内资源和调配服务机制。图书馆在内部各部门之间资源协调和配置时,需要进行人员流动和重组机制、制度的顶层设计,让有能力、想干事和能干事和干成事的同志有工作发挥平台,尤其是新进的青年工作人员。如期刊部和流通部等窗口可以与学科专业服务部门进行人员流动,轮岗交流,这样可以使馆员能够更好地多岗位锻炼,更好地进行学科专业服务,提升服务能力和提高服务质量。近几年,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不断推进,纸质期刊订阅量不断下降,数字化等电子期刊成为主体,因此可以大胆尝试将期刊部和流通部经营合并,成立新的读者服务部,新成立的读者服务部工作人员可以将主要精力聚焦在电子期刊的管理上,从而可以将更多的馆员释放出来,进行专业的学科服务工作。
3.3完善学科馆员评价机制
由于各个院校学科服务建设的水平有一定的差异,其学科服务的内容侧重点必然有所不同,而且各高校的用户不同,其需求也不同,再加上学校资金与技术等因素的制约,需要做到“对症下药”,才有良好的成效。因此,各个学校需要结合自身状况建立适应本校的公平有效、科学合理的学科型馆员评价考核标准和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科服务健康发展。图书馆在制定考核标准和体系时,需要明确考核内容、方式和奖惩机制等具体要素,要公开、公正、公平的对学科型馆员进行定性和定量地考量评价。学校和图书馆要根据考核结果对图书馆员工进行奖罚,如对效果好和表现优的学科型馆员除了物质和精神奖励之外,优先给予深造和职称晋升的机会,效果差表现差的员工可以进行换岗和解雇,这样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科馆员的积极性,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科型馆员团队。
4结束语
总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型馆员的制度如果能够建设好,这必将极大地促进学校学科发展。由于学科型馆员制度建设不完善、学科型馆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学科服务的内容有待完善和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导致了学科服务的情况不容乐觀,严重滞后。如何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学科型馆员的制度,持续加强学科馆员培训和教育等工作,培养出专业对口的高素质学科馆员及团队,建设完备的学科服务架构体系,使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得到长足发展,形成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建设新格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708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