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业供应链管理的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供应链管理是生产制造业中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这一管理方式在建筑业企业运营发展中也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国家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企业能否在供应链管理中进行与新税收政策和市场经济环境相结合的管理优化,将决定建筑企业发展潜力和行业活力。本文主要探讨了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业供应链管理的影响,以及在营改增背景下优化供应链管理的对策。希望通过这些内容的研究,能够为建筑业企业在营改增经济背景下,取得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和行业市场竞争活力升级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业;供应链管理;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9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建筑业在企业管理上大多应用的是粗放式管理。虽然精细化管理思想在近年来己经开始逐渐渗透进建筑行业,但是却尚未实现行业普及。尤其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建筑业企业更尚未重视到其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细节工作进行把控的意识。在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业企业能否强化供应链管理水平,将成为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升企业财务管控能力的关键。在营改增政策下,想提升建筑业供应链管理水平,就需要对其内容、模型等内涵进行深入分析。
  1营改增政策下建筑业供应链管理模型概述
  1.1建筑业营改增政策的内容
  营改增是指将企业以往所缴纳营业税的项目改为缴纳增值税。减少征税的重复性,是营改增政策实施的最大特点。营改增有利于减少企业税负,尤其对于建筑业这类涉及项目资金庞大、税收涉及范围广、企业税收筹划复杂的行业,营改增对减少企业税收筹划和税负压力上的推动作用更大。营改增政策从2012年试行到2016年全面试点,经历了一系列调整,针对建筑业的营改增政策是于2016年5月1日起开始进行全国试点的。
  1.2建筑业供应链管理模型分析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模型所含内容比较多,一般由材料制造供应、人力劳动资源、施工技术及设计、施工机械设备租赁等组成。在对建筑业供应链管理上,主要将涉及建筑市场需求预测、项目投标管理、项目合作关系管理、建筑施工过程管理、建筑材料采购资金调配及材料运输物流链管理。在建筑业的发展中,只要发展目标是提升企业利润,就需要对供应链管理中各个环节的严谨性、科学性进行分析研究。供应链管理模型为建筑业供应链管理的精细化实施提供了基础保障。
  1.3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业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营改增作为我国税务改革中的重要里程,其对建筑业运营发展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首先,由于营改增背景下增值税扩围,其覆盖面就更广,服务和货物全行业都将被覆盖,解决了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重复征税的问题,而且“以票控税”也能够有效减少偷税漏税现象。另外,营改增也可以帮助建筑业企业最大限度获得进项抵扣,企业可享更多减税红利。而且,营改增重续断裂的增值税抵扣链,在这一政策推行下,销售方和购买方的合作意愿都明显提升。建筑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通过购买产品和服务能够获得进项发票,企业在资本投入、技术改进、新资源应用上都能有所改善。营改增政策在建筑业供应链管理中应用能有效提升建筑企业财务增长的后劲,能够促进建筑业企业转型和稳定和谐发展。更大程度降低了建筑业供应链管理中的经济风险,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业供应链管理影响分析
  营改增政策和建筑业供应链管理都是对建筑业生产、销售主线过程进行梳理的,供应链是企业资金从业主向承包方转移的过程,是产品从无到有的过程。而营改增背景下的增值税,则是对建筑业劳务生产全过程增值额进行税收计算。所以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业供应链管理具有重要影响。深度分析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业企业业务问题对策,能够为供应链管理提供新的思路。以下为笔者总结的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业供应链管理影响的分析。基于这些分析内容,我们才能更好地优化建筑业供应链管理对策。
  2.1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业供应链合同管理的影响
  建筑业项目施工周期一般较长。由于营改增政策为近两年推行的,对于以往涉及营改增政策落实前签订的建筑工程合同,可以根据国家相关税收规定进行供应链合同管理的计税。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中有相关计税方式和税收征收方式的相关内容,也可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来进行调整。在营改增政策下,供应链合同管理需要根据不同合同类型进行调整,例如对于建筑合同,可以用“价税分离”机制进行报价标书的编制。施工议价能力是决定此种机制能否转嫁建筑施工企业税负的关键。“价税分离”对供应链中大规模的企业和中上游总承包企业有一定积极作用。另外,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与供应商签订业务合同也有影响。营改增后,条款不明的合同将影响企业增值税纳税,产生阻碍发票抵扣的情况,这将在很大程度影响建筑企业利益。另外,营改增后“挂靠”“联营”等形式的合同将无法实现抵扣,这就需要建筑企业规避签署此类合同。
  2.2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业供应链采购管理的影响
  采购管理较为混乱和分散,以及采购透明度不足一直是建筑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采购作为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影响供应链管理质量和效率。以往建筑企业在供应链采购管理中更关注材料价格是否够低,导致材料质量不合格引发工程质量问题,而且采购缺乏计划性、临时采购过多也影响着建筑企业供应链采购管理质量和效率。在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需要进项发票进行抵扣,这一需求将影响企业采购业务中的決策。在采购供应商的选择上,会倾向于选择能够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进行合作。对采购合作供应商的选择会更严格。另外,由于营改增要求增值税发票抵扣需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所以能够减少建筑企业采购中债务拖欠问题。企业在选择供货商及施工合作单位时就会更严格筛选其资质与信誉,严格把控由于拖欠货款导致的进项发票抵扣过期问题。
  2.3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业供应链融资管理的影响
  建筑企业涉及的融资管理内容较多,融资租赁是较为常见的方式。在营改增后,规定融资租赁业务开具的增值税发票可为全额发票,有型动产项目可按照16%的税率进行计算,不动产项目税率可以按照10%计算。在这一政策下,建筑企业在供应链融资管理中需要取得进项抵扣,企业需要通过融资租赁方式缓解财务压力,这样同时也能够满足建筑施工项目的开展对机械设备和不动产的续期。但由于“营改增”中没有专门针对BOT及BT项目的政策,这类项目涉及的融资金额较大、工期较长,如果在这类项目的供应链融资管理中采用一般增值税征收管理方式,则会导致建筑项目进项税在前期阶段出现积压,将导致建筑企业陷入资金困境。   2.4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业供应链财务管理的影响
  营业税和增值税的核算科目差别较大。增值税是价外税,而营业税是价内税。营改增后增值税需要核算应缴纳增值税、预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等多项内容。这导致建筑业供应链财务指标出现变化。第一是营业收入变为不含税的价格,同等收入下其反应的收入指标就降低了。第二是由于供应链采购中实现价税分离很困难,无法从理论上计算成本降低程度。例如,某些生产中应用的地材和劳务费等内容的抵扣税很低,某些建筑材料却难取得增值税发票,这就影响了建筑企业施工利润,利润将出现下滑。这些都是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业供应链财务管理受到的影响。
  2.5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业供应链“挂靠”管理的影响
  由于中小型建筑企业从业资质水平不一,很多资质水平不足的企业是“挂靠”在有资质的大企业下进行营业的。这种形式既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也存在较大财务风险。营改增政策推行后,由于政府在审核企业信息、项目信息上的力度加大,大企业也会从进项税抵扣是否合算等角度考虑自身财务问题,企业“挂靠”经营和供应链“挂靠”现象就会实现有效整改。
  3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业供应链管理优化的对应策略
  3.1供应链合同管理中的对应策略
  在供应链合同管理中,可以根据合同是否跨期进行不同的优化策略研究。对于跨期合同,需要先至税务部门进行备案,明确纳税义务的时间,并且注意新旧项目需分离核算,减少纳税上的风险:一是在新合同的管理上,建筑企业需要以减少企业税负为目标进行“价税分离”机制的确定;二是在新合同签订时要注意纳税付款方式和时间、发票类型等具体内容;三是建筑企业需要构建符合营改增政策的全新报价体系,例如实施对原有定额收费模式的调整等等;四是在签订合同时,合作双方应该互通信息,保证掌握的公司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等信息的准确。为适应政策的随时变化,应该注意保证“三流合一”:五是在供应链分包合同签订中应该注意审核对方企业资质,并且确定好合作中需开具发票的具体类型;六是在供应链合同管理中要注意管理分类明确,管理者需要对不同类型合同的应税时间、范围、税率等内容深入掌握,尽量杜绝出现高适用税率的情况。
  3.2供应链采购管理中的对应策略
  在供应链采购管理中,出于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企业财务风险把控的考虑,在供应链采购管理中需要按照以下方法实施:一是要严格筛选供应商,保证供应商具有一般纳税人资质。如需与小规模纳税人合作,则需对方在采购价格上作出折让,以降低企业财税压力;二是要注意“甲供材”的涉税。如合作方是政府部门建设单位,则最好争取大包合同,并尽量将“甲供材”改为“甲控材”,或者利用负税临界点计算的方式来分析地材因素,并从中选择更简单的计税方法;三是由于现在建筑行业中增值税抵扣产业链尚不完善,所以从增值税抵扣角度思考,在与劳务公司合作中,最好选择可代开或自行开具3%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四是在有形资产采购管理中,应该从建筑企业自身经营情况来考虑采购。由于营改增政策对固定资产折旧上有相关规定,企业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进行采购管理优化。例如,企业可以按2%的增值税进行旧的有形资产卖出,按照16%的进项税发票来购买新有形资产。这样“卖旧买新”可以获得稅务筹划上更多的空间,减少企业税负。另外,某些企业也可以采用“租旧租新”或者“以旧换新”的方式获得更多进项税。以某建筑企业为例,其采用“租旧租新”的方式,“租旧”按照3%税率,“租新”按照16%税率,这给其有形资产购置谋得了降低税负的更大空间。但是建筑企业在学习此种“租旧租新”的有形资产购置方式来降低税负时,应该注意降税方法应用的合理合法性原则。
  3.3供应链融资管理中的对应策略
  供应链融资管理中,建筑企业可以通过金融机构融资、融资租赁、BOT及BT业务等方式进行。由于供应链中金融业贷款服务增值税抵扣链条断裂,税率从5%到6%有比较小的变化,所以企业在从银行贷款难以获得进项税抵扣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和资金充沛的一般纳税人厂商进行分期付款合作的方式进行设备采购融资,这样建筑企业可以获得的进项税抵扣为16%N。另外,建筑企业也可以尝试用融资租赁的方式缓解企业财税压力。由于“营改增”后建筑业的融资租赁业务支持全额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而且有形动产和不动产项目适用税率分别为16%和10%,建筑企业可以从中获得进项抵扣,这样与机械设备或不动产购买与租赁具有相同效果,而且也可以满足建筑企业对持有不动产和应用机械设备的要求。能够最大程度缓解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经济和税务压力。
  3.4供应链财务管理中的对应策略
  “营改增”背景下对供应链财务管理应该遵循以下应对策略;一是要密切关注国家财政、税收政策变化,提前做好企业税务筹划管理。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加强自身政策学习能力,并强化增值税抵扣意识。在税务筹划中注意企业自身纳税人资格类型,注意针对项目类型选择何种计税方法进行筹划。要注意不算糊涂账,采取不同税率及征收率情况下进行分别核算的方式,减少税务风险。例如,在工程承包收入中可以按照“建筑服务”10%的税率进行收取,在设计费用上则可以按照“现代服务”税目收取6%的税率;二是要注意纳税时间的规划是否合理。纳税时间规划是关系到建筑工程资金流是否顺畅的关键。对收款节点、发票开具方式和时间等关键内容进行梳理,有利于归纳更加完善的业务流程,能奠定更好的工作基础。另外,如遇预付款情况,在交付预付款当天即可开票,不必等全款付清后再开出票据。预付款支付当天,即为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三是强化建筑企业异地核算中的管理,避免由于建筑施工中项目分散和工程信息沟通效率滞后导致的核算受阻。企业可以通过优化台账管理和信息化税务管理手段将不同项目的完税凭证号码实时留存,以备随时检查备用。第四,在供应链财务管理中,发票管理十分关键,发票的开具和清点流程等内容需要企业全员上下悉知。为实现这一目标,建筑企业可以制作增值税可抵扣手册供员工学习和查阅,还需要做好增值税发票清点造册,保证票、款、货、合同相一致。这都是降低发票风险的关键。
  3.5供应链“挂靠”管理中的对应策略
  对于“挂靠”管理,建筑企业需要详细掌握与自身企业运营和合作有关的子公司、独立核算分公司等各类业务关联合作方的资质,对资质良好、资源丰富的公司及合作方进行重点培养。一般也可以用集中管理或者总分包模式解决“挂靠”问题。例如,在集中管理模式下的业务开展中,如果中标企业具有扩大经营规模的能力,则可以通过吸收合并实际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成本和收入进行集中核算,这样增值税销项和进项都在中标企业中体现,其匹配度更好。但这一方法会给企业管理增加一定的难度,所以在使用中需要更加谨慎。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政策的实施给建筑业供应链管理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建筑企业能否在这些影响下寻求供应链管理新对策,更好地降低企业税负和财务风险,已经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关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71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