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五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构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创新驱动产业不断发展、双创(大众创业、万创创新)战略与“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相继提出,国家与社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提出要把创新放在“十三五”期间五大发展理念之首的位置,在一切重大工作上努力贯彻好创新这一理念。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了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占据越来越大的地位,国务院颁行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基本原则,确立了“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校如何培养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学生,是高校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五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构想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经济办学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育部先后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等建设项目,以促进创新、创业和管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自党十八大以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各高校积极参与,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开展。
  目前,各高校具有三大类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一是人人可学的就业指导课程,中国高校均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以2014年464所高校600万在校本科生为统计基数,每位本科生在校期间都有机会接受一次培训。二是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项目,在专业学习中挖掘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三是普及推广创新创业教育网络课程,教育部推动全国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纳入学分管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由教育部主导推出《创业管理》《创业人生》等一批精品创新创业教育在线课程,实现资源开发共享。
  2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创新创业的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具备创业素质以及开创型的人才培养,不仅是培育在校的学生具有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的能力,同时还需要面向社会,对打算创业和已经创业的创新创业群体,通过分阶段和分层次对其实施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创业能力的锻炼。这种创新创业的教育本质是一种注重实用性的教育,此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实施,对学生的成长、社会的进步以及国家的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近年来,由于人们教育意识的提高,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这也导致了人才过剩的情况,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而高等学校积极进行创新创业的教育开展,就实现了对学生就业压力的缓解,自主创业的落实使创业带动学生的就业,有效地促进了高校学生的充分就业。同时开展创新创业的教育,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落实,是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途径,另外,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有效鼓励高校学生向着自主创业的方向进行发展,这也是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改革,充分体现了教育体系对科学发展观的深人学习和实践,为创新型的国家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3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3.1创新创业教师师资紧缺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类型,对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比较高,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教师是有限的。尽管在近年来各大高校也是加大了对创新创业教师的培育力度,但是总体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教師数量仍然是比较紧缺的,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人员比较缺乏,也导致了教育知识结构的单一,难以适应创新创业教育多学科性质的要求,导致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存在不足;且创新创业教育因人而异,需要多元化教学,而师资紧缺限制了这一发展,成为制约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最为重要的制约因素。
  3.2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专业联系
  创新创业教育中,想要切实地实现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就需要教师课程的设置和学生专业具有密切的联系,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基于专业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业的发展。在目前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以及创新创业网络课中,一般都使用统一的教学教材,这些教材面对的是各个专业的学生,具有教育的广泛性,但是和学生日常所学专业的内容结合很少,这也就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盲目性,致使多数学生学完课程内容后,依然对自己职业规划表示茫然,认为所学专业就业渠道狭窄。
  3.3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不足
  高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也是采取了多种教育活动形式,很多高校都进行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来对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观念进行教育和培养,还有一些高校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开展了很多创新创业的教育活动,比如相关的讲座、创新创业类的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金的设立等方式,来进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这些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但是参与这些活动和竞赛的学生数仅仅占据到了在校学生的很少部分,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自我教育的意识不强,在活动中沦为“看客”,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精英培养教育。
  4“五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
  结合师资资源缺乏、专业联系不紧密、学生参与意识不足等创新创业教育问题,本文构建集理论教学、朋辈教育、实践强化、指导帮扶、文化引领五位于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试图通过专业老师、辅导员老师、学生三方结合,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惠及每一位学生,全面推动“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建设。
  4.1理论教学
  高校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融入专业课程内容,真正将专业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围绕“四个一”,设计科学合理的理论培训课程:一是邀请企业家、教育专家进行一场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讲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二是进行一次基于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发现、研究、分析社会问题的专题培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科研意识;三是进行一次基于专业发展方向、专业必备技能、专业知识概述等专业知识培训,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所必须的知识体系;四是开展一场结合市场调研、创业计划书撰写、创业项目成果展示内容的创业计划训练,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
  4.2朋辈教育
  以“老生”带“新生”“双创”精神传帮带的方式,让低年级同学参与项目研究、创业竞赛等,通过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分享会”“创业竞赛经验交流会”、创新创业主题学术沙龙等活动,树立典型和榜样,发挥朋辈效应,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学习的意识。
  4.3实践强化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不可与实践脱节,实践是大学生将创新创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必然途径,高校可通过两种方式,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培训:一是结合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由指导老师在选题方向、搜集资料、设计方案、设计问卷、方案实施、撰写论文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性指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思维;二是高校构建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专业技能竞赛为内容的学科竞赛体系,通过赛前培训,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和潜能,同时加强赛后成果转化,孕育创新创业“果实”。
  4.4指导帮扶
  想要促进创新创业教育,高校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帮扶,高校可以通过政策支持、项目支持、资金鼓励等方式,鼓励专业教师、辅导员等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工作中,比如,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专业知识竞赛、专业技能竞赛等进行指导,对学生进行专业性、小班化的指导,来为大学生提供“量身定做”的创新创业教育知识,这就能够促进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知识的深入了解,从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水平、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同时弥补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不足。
  4.5文化引领
  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引导,可以精心打造一批创新创业型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增加创新创业类校园文化活动,来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比如,开展“我的创新创业故事分享会”“十佳创新创业项目风采展示”“我是CEO”主题演讲比赛等,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创新创业内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创业学习、实践的热情。为了有效地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学校需要做好对各类活动的宣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参与活动的意义,同时学校教师还需要做好对学生的动员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712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