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过程的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今朝
[摘要] 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成功地完成创新活动。现阶段针对企业业绩评估的指标体系已经完善,但是针对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还处于摸索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文从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构成及存在的不足,进而分析企业创新能力构成的基本条件及企业创新评价体系建立时应遵循的原则及设计方法,最后归纳了基于创新过程的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成指标。本文旨在通过该指标体系的建立为政府决策、企业自我诊断、优化资源、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供有力的帮助。
[关键词] 企业 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 体系构建
一、引言
建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科学、合理地选择评价指标。我国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多个能力要素,并对这些能力要素作进一步的分解,从而给出一套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高建、傅家骥等提出的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和产出能力分别进行评价。王昌林提出了产业技术创新力评价的四个指标,即投入能力、产出能力、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环境;而李荣平则从创新资源水平、创新技术能力、成果转化扩散能力、经济实力基础和竞争力六个方面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魏江、许庆瑞等提出的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决策能力、R&D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生产制造能力、资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综合评价;陈劲提出的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战略创新能力、信息资源能力、创新组织能力、创新基础能力、智力资源能力综合评价。在对国外学者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实践,官建成等人提出了7个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维度,将企业创新能力划分为学习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组织创新能力和战略计划能力共7类。我国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日前公布的《中国企业自主能力分析报告》中提出了四个一级指标,即一是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包括企业工程技术售货员数、企业工业增加值和经济资源存量,二是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指标,包括科技活动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研究和试验R&D活动经费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及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各个环节的经费投入比重等项,三是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包括申请专利数量占全国专利申请量比例、拥有发明专利数量占全国拥有发明专利量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项,四是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包括财政资金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中的比重、金融机构贷款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中的比重等项。我国国家统计统计局近年来一直用技术开发经费投入、科研人员、科研成果、技术转让、新产品销售、新产品出口六项指标为基础建立技术开发能力综合指数指标,以此来反映我国的技术开发能力。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分析了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但大多是局限在一个层面上。如仅以R&D的投入等来反映企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是不全的,它不能真实地反映产出状况、技术创新的效益和商业化的程度。专利数也不能完整地反映技术创新活动,也不能反映企业技术先进性。
二、企业创新能力构成的基本条件
企业创新需要一定的条件,一般来说,企业进行创新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条件:
1.创新能力
从国内外中小企业的现状分析,创新管理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决断水平、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四个方面。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包括研究开发费用投入、研究开发人员比率和员工培训教育费用比率三个方面。
2.创新制度
创新制度是企业适应创新的要求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配置、激励和收入分配等方面契约关系的调整和改革,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制度化的动力和机制。
3.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为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理念和动力。这种文化强调对传统知识和方法的弃,是企业组织成员形成的追求创新的群体意识和共同的价值观念。
4.知识积累
根据创新经济学理论,从集体对解决复杂问题的共同努力中产生的知识,储存于组织的惯例和运行程序中,成为组织能力的载体。这种长期积累的知识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起支撑性的作用。
5.创新资金的来源和良好的融资渠道
充足的自主创新资金,是企业界获得技术资源的经济保证。企业要进行创新,必然要支付一定的代价。因此,企业必须要有足够的自主创新资金和良好的融资渠道,以保证企业创新顺利进行。
6.企业创新团队的组建
企业创新需要强有力的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作为支撑。创新过程中任何技术和技术要素都是通过技术人才创造出来 的,企业只有具备了强大的技术人才队伍,才有可能进行创新。创新是一个过程,它还需要一个好的管理团队将其市场化、商业化。
7.企业创新机构的建设
有效的技术创新机构是实现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各种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主要机构,现代化的实验室是知识转化成技术的重要保证。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创新机构的建设。
三、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设计方法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企业创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采用模糊数学理论中模糊综合评判决策理论和层次权重分析理论是考核和评价企业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模糊综合评判的模型与步骤
1.模糊综合评判是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考虑与被评价事物相关的各因素,对其所作出的综合评判,其着眼点是各个相关因素
应用这一方法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应把握两个方面:
(1)建立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与分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则应对指标进行层次、类别的划分,用多极综合评判加以解决。
(2)确定相应的权重
目前情况下,在许多经济活动的评价中,通常是凭经验给出相应的权重。不可否认,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实际情况,评价结果可能“失真”。为此,在企业自主创新评价体系研究的过程中,要想克服上述不足,应采用专家评估法确定相应的权重。
2.层次分析法理论与模型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沙旦(Satty)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是对方案的多指标系统进行分析的一种层次化、结构化决策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把复杂的系统进行分解,把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问题划分为多层次单目标的两两对比,再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来解决问题。
四、基于创新过程的企业创新评价体系的建立
所谓创新过程是指创新发生、发展和检验的辩证运动过程,包括选择科学的创新方向,确立科学的创新目标、执行科学的创新蓝图,进行创新成果的评审与检验,推广和应用创新成果,进一步完善、丰富和发展创新成果的内容和形式,推动创新深化发展。企业创新过程分为信息收集阶段、决策阶段、资源投入阶段和研究与实施阶段。
1.信息收集阶段
企业进行创新要充分利用情报的作用,加大技术信息搜索和查询力度,充分掌握信息资源,避免重复研究和开发,缩短创新时间,加快创新进程。其主要衡量指标有: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及信息管理能力。
2.决策阶段
创新决策涉及众多因素,其中决策主体是进行创新决策的能动要素,他既是创新决策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创新决策方案的决断者和创新决策实施的推动者。因而,企业的创新决策能力更多地表现在创新决策主体的决策能力上,其衡量指标包括决策者知识能力和性格特征。知识能力主要指决策者的相关技术领域知识掌握程度和企业管理知识掌握程度。性格特征主要指决策者的首创精神、成功欲望、征服意志、冒险精神和洞察机会的能力。
3.投入阶段
在资源投入阶段包括内部资源投入和外部资源投入。其包括内部资源投入指标,即R&D投入、非R&D投入、技术开发在职人员比率、文化程度高低状况。外部资源投入指标,即外部技术力量的关注、与外部技术力量的合作程度。
4.研究开发阶段
研究开发阶段是创新流程的关键,涉及的衡量指标也较多。其中主要包括R&D项目的计划与管理、研究开发团队的组建及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其主要包括对各个部门共同研究确定项目计划、明确的项目目标和阶段标准、定期评价项目进展及强有力的项目经理等指标的评价。对研发团队的评价主要包括团队的能级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强有力技术带头人等指标。与其他部门的合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R&D部门与营销部门的良好交流、在R&D时考虑可制造性、R&D部门与财务部门的良好合作等。
5.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创新流程的核心,在这个阶段中主要表现为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其中制造能力评价指标包括制造部门与创新的程度、生产设备水平、工人技术水平、质量与成本控制。对市场研究能力的评价主要包括市场研究能力、营销水平、销售网络、销售网络及售后服务。对创新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创新战略制定、激励机制和界面管理。
表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标准
五、基于创新过程的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企业创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采用模糊数学理论中模糊综合评判决策理论和层次权重分析理论是考核和评价企业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我们通过专家咨询、电话采访和问卷调查等方式,通过对创新过程各要素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以上七个方面的能力要素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然后根据上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可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企业创新能力作出测度。设企业创新能力各要素权重分别为:Ri(i=1,2,3,4,5,6,7),且设各要素的具体评价指标的权重为
评价指标测度的模糊表达式为:
根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对应上式的5个模糊数,我们给每一个指标Cij设计了五个等级的测度标准:即弱、一般、较强、强和很强。由此可以得到企业创新能力各要素的模糊综合评价指数集I:・
或:
注:各公式中的.
参考文献:
[1]张倩男赵玉林: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4月,第26卷,第4期,总第162期:P21-26
[2]贾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优化.经济管理,2006.19,P18-20
[3]张凤杰东继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上海管理科学,2007年第2期,P39-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92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