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服务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新途径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电子行业培育新产业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有机结合的最佳途径,对于推进我国电子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电子行业发展及校企合作现状分析,提出了增强职业院校服务企业创新发展能力的新途径。
  关键词:创新发展;服务能力;校企合作;新途径
  一、新材料行业发展及校企合作的背景
  新型软磁复合材料是目前我国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之一,是《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中明确支持的新材料领域的重点方向之一,也是工信部《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重点发展的高性能软磁材料,可满足电气设备小型化、高频化的需求,在航空航天等现代化工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我国虽是软磁材料及电子元器件最大生产国,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劳动密集型手工作业的低端制造状态。在校企合作方面,大多数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仅仅停留在人才供求的层面上,致使人才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产品生产存在效率低、质量差、档次低等问题接踵而至。鉴于我国各关键领域对高端新型软磁复合材料及电子元器件的需求日益旺盛,许多院校积极与产业联盟、电子企业多方面合作,探索产教融合研究平台建设和提升服务企业创新发展能力等热门问题研究,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二、提高服务企业发展能力的途径
  1.参与产业联盟建设,树立主动服务企业意识
  职业院校要想快速发展,必须与企业联合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协同创新中心和智库等产学研用对接平台,充分发挥联盟协同效应,协助企业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和智能制造水平,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例如,鲁南技师学院按照市政府提出的“把握好准确定位、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树立整体合作意识、打造成开放式平台”的要求,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参与了由山东精创科技有限公司发起成立的中国软磁复合材料产业联盟。通过合作,学院树立了主动服务企业发展的意识,以山东省软磁复合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支点,以服务当地新型软磁复合材料企业发展为落脚点,积极投身到企业创新发展中去,助推了临沂高新电子企业新旧动能转换。
  2.参与“一体化”课程改革,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职业技术教育如何适应新形势,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使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既是“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及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以生产岗位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让学生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来完成学习任务。这就需要教师经常深入企业,贴近生产一线提取工作任务,做好课程设计,做好“工学结合”这篇文章。通过参与“一体化”课程改革,广大教师能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新发展理念,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走出来,立足企业岗位需求,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参与企业的科技攻关,提高教师的服务能力
  具备实用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能力是职业院校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动力,也是衡量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职业院校要建立企业科技需求与学校科技资源对接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增强学校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的针对性。学校要以课题研究为桥梁,转化科研成果为落脚点,鼓励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围绕企业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对研究内容、成果检测、成果转化、技术攻关、设备改造升級等问题进行广泛的学习和交流。做到深度融合、相互依存、产学研一体化。许多职业院校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与产教融合为基础,以研发中心建设为平台,以重大课题研究为引领,实现共建共享,促进校企同步发展。可以看出: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不但能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动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而且能打造出一支创新型教师队伍,教师的研究水平、服务企业的能力也会得到明显提高。
  4.参加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
  现阶段,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了学校毕业生知识结构、技术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两张皮”的现象。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笔者认为:建立教师挂职锻炼长效机制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作为学校,要认识到教师挂职锻炼的重要性,制定管理制度、激励措施,加强过程管理、用好考核结果,充分调动广大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积极性。作为教师,要认识到企业挂职锻炼的紧迫性,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详实的挂职锻炼方案,利用学生下企业实习、假期到企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有利时机,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到企业的科研、生产、管理一线,参与企业的新产品、新工艺开发,企业文化建设,找到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的差距,制定整改措施,破解教学难题。作为企业,要意识到教师挂职锻炼的必要性,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地为挂职锻炼教师提供方便,并安排技术人员和教师一道切磋技艺,取长补短,破解难题。通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在服务企业的同时,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也会得到提高。
  5.参加企业员工培训,提高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
  目前,企业职工队伍的发展理念、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否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成为关乎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职工培训也成为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然而,企业在职工培训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其中师资力量薄弱已成了培训工作的“瓶颈”。要想解决这一难题,企业必须加强与学校合作,搞好人才队伍的“健康体检”与“保健”。职业院校要把教师到企业参加职工培训当成自身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鼓励教师争当企业的培训师和心理辅导师。通过合作,充分发挥学校的师资、教学设备优势和企业的环境、工艺、技术等优势,对入职员工的就业能力和在职员工的岗位能力进行个性化培训。当然,参与企业职工培训对教师而言收益是双向的,教师在提升企业职工能力的同时,自己服务社会的能力也会得到检验和提升。
  6.联手参与技能大赛,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
  目前,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高水平技能人才的培养,世界技能大赛已成为高水准技能竞技的“奥林匹克”平台。高水准的技能大赛不仅为职业院校的师生、企业员工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把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发展、企业创新取得的成就向社会进行展示。贴近生产实际,以技能大赛为引领,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为抓手,提高师生的技能水平已成为职业院校发展的主旋律。通过校企合作,组建强有力的辅导教师和选手团队。训练过程中,辅导老师要感悟比赛内涵、解读大赛标准,要贴近生产实际,研究技能要点和生产操作的结合点,锤炼选手的竞技心态、提高竞技水平。实践证明:要想在高规格技能大赛上取得好的成绩,教师一定要树立“大赛就是试金石”的思想,以大赛为总抓手,把竞技意识融合到日常教学管理中,与企业密切配合,联手备战、勇创佳绩、服务企业、提升自己。
  三、反思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灵魂,服务经济社会是职业教育的职责。职业院校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在服务经济社会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办学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做强特色专业、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竞争力。这方面北方一些职业院校尤其需要反思。职业院校要准确把握办学定位,强化“地方性”、“应用型”办学,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契机,聚焦需求,发挥优势,为企业创新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琛.徐州技师学院科研能力提升新途径研究[J].中国市场,2016(32):211.
  [2]吕振凯,毕万新.对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2(6):0088-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308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