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事务所视角下探究AI技术对审计行业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人工智能目前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业,是一种高级的科学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早在2016年初,作为著名的国际四大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已经与区块链技术公司展开了合作,如今,国际四大均已运用了区块链技术。除此之外,德勤“小勤人”的出现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大事务所也相继推出了能够替代部分审计工作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快速的处理大量重复工作,大大降低人力成本。因此,AI技术的运用对审计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基于事务所的视角,探究人工智能的运用给审计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旨为人工智能能够更广泛地运用于会计师事务所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人工智能审计;会计师事务所;优势
人工智能是一种高级的科学技术,目前被广泛的运用于各行业,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近几年,人工智能逐渐地延申到审计行业,用以处理一些大量重复的审计工作,因此很多事务所也都在不断地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下面我们就对人工智能对审计行业产生的影响展开讨论。
一、人工智能审计的优势
1.与时俱进。
随着当今经济环境的变化,财会经济方面的法律变更速度较快,这就需要审计工作人员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逐渐地经验,以保证审计质量,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实现。而人工智能却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只对系统需要设定最新的审计标准和审计组织架构等,就可以瞬间实现转变,快速的应用于当下的审计工作中。例如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面,会计准则在很多项目的核算方面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审计人员需求进行自我学习和培训,而计算机只需要简单的设置。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技术还能对审计过程中的各种数据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控,便于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提升审计效果。
2.高效率运作。
如果将审计工作简单的分为三个步骤,计划、实施和报告,那么人工智能主要发挥最用的是第二步骤,在简单的大量重复工作中,几乎可以替代人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之后数据的采集、整理、处理、分析都会趋于标准化和规范化。传统的审计人员运用简单计算机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和速度,终究会逐渐的被替代。人工智能可以进行一些按照现有审计规则、程序和作业模式进行的审计工作,特别是那些具有规范步骤和事务性的审計工作,极大的提高的审计工作效率和正确性,有利于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例如,原先可能需要审计人员亲自跟函的函证,会变成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的操作。
3.降低成本。
事务所在下半年的时候会进入“忙季”,数不胜数的审计单位和审计报告让审计人员抓狂,事务所也不得不招聘工作人员,让审计报告能在适当的时间内发布出去。德勤曾公布过其“小勤人”的工作结果,一个“小勤人”1天做完了40多人的工作。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人工智能能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人工成本,代替人工进行大数据分析,减轻审计时间的压力,同时能够让审计人员集中更多的精力在需要职业判断的业务上面,能够极大的提高审计质量。
4.提高审计效果。
在目前来说,为了降低审计成本和适当的减轻审计工作,大多事务所在进行审计时还是将审计抽样作为一种常用的审计方法。这样确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审计工作成本,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如果一旦在选样或者计算上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审计质量。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就可以几乎完全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极大地降低审计抽样风险。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优于审计抽样技术,对于全部审计对象的审计,不存在抽样也就不存在审计抽样风险。例如,运用人工智能,就可以对一些凭证、账簿等进行全部的检查,降低审计风险。
二、人工智能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
1.观察、沟通难替代。
在很多情况下,审计工作的进行与审计人员的询问、观察和职业判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时,需要对存在疑虑的账务问题询问相关公司的单位人员,观察企业工作人员的行为,并根据职业道德操守做出相关的职业判断,以提高审计质量。运用人工智能审计,大部分的审计工作会交由计算机完成,缺乏相应的询问、观察审计程序,影响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除了在审计计划方面,在审计报告方面,审计人员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
2.系统问题难预测。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技术,人工智能也是其中之一。互联网环境安全就是人工智能的安全,互联网出现问题,相应的人工智能也会受到威胁。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不法分也在利用科技侵害他人的权利,例如黑客的袭击或者计算机病毒的传递。人工智能审计是依靠互联网进行发展的,如果系统受到侵害,审计信息就可能会面临毁损和丢失的风险。如果是比较顽强的电脑病毒,那对审计系统来说会是致命的灾难,审计信息会完全丢失、混乱,大大降低了审计质量和审计效果。并且,如果人工智能在前期的系统设置中出现问题,审计出现问题,将可能造成不可预见性的后果。
3.人才培养遇挑战。
目前高校培养审计人才,主要着重于书本的知识培养,计算机方面涉及的也很少,更何况是集知识、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就更加稀缺了,当会计师事务所普遍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审计工作,就会加大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会造成供需不平衡。因此,引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来促进人工智能审计的实施,以及让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尽快熟悉人工智能审计,也是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又一个挑战。
三、如何更好的应用人工智能
1.完善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审计技术。
随着技术的的不断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应尽可能的将人工智能与审计技术结合,创新审计工作方法,提高人工智能审计的适应性。首先,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满足以后可能出现的海量数据的需求,以及移动和远程储存数据,控制由于变化和空间的移动而造成的审计风险。其次,应当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实现审计风险的实时监督。最后,科技发展之快,时代更新速度已经超乎我们的想象,未来将到达“物联网+5G”时代,作为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大力倡导科技与审计的结合,将大数据、云计算等与人工智能审计技术充分融合,不仅是紧跟科技时代的潮流,更能优化审计质量和审计效果。 2.加强人工智能审计人才的培养。
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审计人才偏向于实务的处理,不能应对人工智能审计的人才需求。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人才的主要聚集地,进一步培养切合大环境所要求的审计人才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是系统操作的问题,应当加强审计人员对人工智能审计的了解与实际操作应用,应对在进行人工智能审计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系统问题。其次,人工智能的使用,可以解决大量简单重复的工作,人工智能代替了一部分人员的工作,就代表这一部分人就会面临转型,这一部分审计人员就可以转向高质量和高要求的分析和评估工作,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进行职业判断,帮助会计师事务所作出正确的决策,大大提高出具审计报告的准确性。最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会计制度变更的也越来越频繁,这就需要审计人员不断地更新所学的东西,因此,就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定期的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及系统技术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做到与时俱进。
3.增强信息和网络安全建设。
人工智能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建设起来的,互联网环境安全就是人工智能的安全,互联网出现问题,相应的人工智能也会受到威胁。人工智能审计的应用可以极大的帮助会计师事务所解决问题,但是,与此同时防范信息和网络安全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可以在人才招聘方面选拔精通互联网信息安全的人才,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和杀毒,防范可能存在的潜在互联网危险。其次,实行系统授权制度,针对不同得审计人员开放不同的权限,防止出现操作混乱,随意进出系统,恶意破坏的行为。最后,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制定相关的责任制度,做到追究责任到个人,从源头上防范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工作人员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
4.完善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建设。
人工智能审计一旦在会计师事务所中展开应用,影响将是非常广泛的。首先,系统一经设定,将在未来的使用中影响深远,不仅影响审计业务的开展,还影响着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的建设。会计师事务所虽然有证监会对其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控,但毕竟证监会的控制范围还是有限的,并不能对会计师事务所起到绝对的监督,这就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具有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人工智能审计的应用虽然减少了审计人员的数量,但是单一舞弊行为的发生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在根本上减少事务所舞弊行为的发生。因此,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建设还是很有必要的。
四、启示与展望
人工智能在近几年能迅猛发展,渗透到各行各业,现今许多会计师事务所都要在积极的筹备自己的人工智能审计技术,人工智能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普遍到各个会计师事务所。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审计人工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第一,人工智能的使用确实带来了很大的便捷,提高了审计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审计的质量。但是同时也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实现转型,否则就会被行业所淘汰。第二,会计师事务所也需要定期的对审计人员进行专業知识的培训,以及系统技术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做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第三,科技发展之迅速,就可能会有不法分子企图借机破坏,因此,防范信息和网络安全也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作为会计师事务所,应当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带了的各种挑战和机遇,趋利避害,将有利的部分不断地发扬光大,积极解决存在的弊端。科技发展之快,时代更新速度已经超乎我们的想象,未来将到达“物联网+5G”时代,作为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大力倡导科技与审计的结合,将大数据、云计算等与人工智能审计技术充分融合,不仅是紧跟科技时代的潮流,更能优化审计质量和审计效果,实现审计工作的可持续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福萍,江月.人工智能时代下对审计行业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8.
[2]康蒙,任洪蕊.人工智能时代对审计人员就业的冲击[J].经贸实践,2018.
[3]李视磊.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审计模式发展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8.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042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