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用人导向问题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民办本科高校只有坚持应用型转型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在激烈的高教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当前,民办本科高校还广泛存在重物轻人,重引进轻培养,盲目要求高学历、高职称等与应用型转型发展目标背道而驰的用人导向。不合时宜的用人导向大行其道,其根源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顶层设计缺失,办学理念的过度市场化以及学校管理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实现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目标,基础是教师生存与发展权益的有效保障,关键在教师应用型转型,重点是教师选拔任用的应用型导向。
  关键词: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用人导向;双师型教师
  1 问题的提出
  民办高校是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高等学校。在我国,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主要差别体现在两个方面:办学经费方面,公办高校由国家财政拨款作为最主要的经费来源,民办高校除了投资人出资,学生学费作为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生源方面,民办高校整体生源质量要弱于公办高校,这个既与我国的高考招生录取制度有关,也与民办高校的整体办学层次及质量有关。生源是民办高校办学的根本,没有生源,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将无法得到保障,同时,生源质量也是民办高校办学定位的基础。基于此,大部分民办本科高校在办学初就定位为应用型高校,即培养满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众所周知,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符合民办高校的办学实际,有利于民办本科高校走出一条区别于公办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特色化办学之路。
  2014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拉开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序幕。自此,除少部分顶尖高校保留研究型高校定位外,大部分公办本科院校也开始应用型高校转型。此次转型的本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改革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长期以来的高校同质化发展与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另一方面是普通本科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招工难与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长期并存。
  尽管民办本科高校都宣称自己是应用型本科,但其是否真正实践了应用型的培养目标,相信民办高等教育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能给出答案。公办本科高校的应用型转型让民办高校重新回到高等教育激烈的竞争格局中,摆在民办高校面前的出路有两条:重新回到理论人才培养阵线,与顶尖研究型大学同台竞争;坚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道路,认真践行应用型办学承诺。笔者认为,民办本科高校只有在应用型定位的基础上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满足普通民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实现在激烈的高教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
  尽管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但是其用人导向是否与转型发展目标一致,仍是一个需要正视并认真思考的问题。
  2 S民办本科高校的用人导向
  2.1 重物轻人——基建VS教师待遇
  在知网检索“民办高校教师”相关主题的文献,涉及教师待遇问题的研究不在少数,足见学者们对民办高校教师待遇不高已经形成共识。民办高校教师待遇和公办高校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两类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有关。公办高校教师属于事业编制,有国家财政作为坚强后盾,民办高校的教师待遇既取决于投资者的经费投入与学校生源,还取决于高校管理者的用人理念——即使有钱,也不一定愿意用在教师身上。民办高校没有财政拨款,办学经费相对紧张是学术界的共识。尽管民办高校教师待遇相对较低,涉及经费问题的教师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但基建投入却出手阔绰,实在让人难以琢磨。
  民办高校要吸引生源,一流的硬件设施是标配,毕竟没有学生能够接受用高昂的学费享受残破的教学环境。作为民办高校的命运共同体,教师们对必要的基建投入没有异议。但是以下常见操作,则让教师们很费解:把长势良好的景观林从A处挪到B处,挪完之后大批量的死掉,然后就不了了之;好好的一幢楼,把面墙拆掉重新装修,把窗户拆掉换一种风格的窗户,把瓦揭掉换一种风格或颜色的瓦片;校园随处立一些所谓的标志性建筑,人像或文化墙,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如果以上基建投入是建立在经费充裕,教师待遇得到有效保障的基础上,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些操作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毫无价值。现实的情况是教师的工资多年不见上调,平均薪酬水平已经落后于同类高校,该享受的正常休假待遇不能有效落实等等。
  2.2 重引进轻培养——外来和尚会念经
  毫无疑问,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大师。大师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校最宝贵的资源,这是大学举办者的共识。大师从哪里来?办学理念不同答案也会大相径庭。民办高校办学历史较短,基础薄弱,办学积淀非常有限,培养大师的难度肯定要高于公办高校,基于此,绝大部分民办高校在办学之初都会邀请一些已经退休的学术大咖加盟。不可否认,最早的这批学术大咖对学校的起步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这批大咖因年事己高离开学校的时候,学校并没有能够培养出大批的年轻骨干学者接替他们的衣钵。
  如果以黄河科技学院升格本科为起点,民办本科高校已经经历了19年的快速發展期。时至今日,大多数民办本科院校师资队伍都面临着相同境遇:专任教师偏少;年龄结构呈现倒纺锤形,两头大、中间小,中青年骨干教师稀缺;博士化比例偏低;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匮乏。[1]民办高校快速发展了10多年,师资结构还停留在起点,问题出现在哪里?打开民办本科高校的网站,人才引进的启事异常显眼,人才引进的待遇相当丰厚,这些历年引进的人才为什么没有改变民办本科高校尴尬的师资结构呢?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三个:没有留住人才,博士、硕士不到晋升年限就早己离开;人才留住了,但始终不够资格晋升副教授;人才够资格晋副教授,学校出于各种考虑不评或不聘。一言以蔽之,民办高校没有在教师培养方面下足功夫,这一点可以从民办高校教师的高流失率以及在职教师对学校的满意度调查中得到印证。
  当前,民办高校早已将硕士和普通高校毕业的博士列为非人才序列,因为相关人才供给已经很充分。面对自己很难培养出副教授、教授的现实,现在民办高校已经将人才引进的对象直接提升为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教授和副教授,对教授和副教授一般还附带学历、年龄和出身的限制。一般情况下,学历职称越高,对学校的要求会越苛刻。民办高校在保持硕士博士教师的稳定性方面尚且困难重重,又准备拿什么来留住更高层次的人才呢?   2.3 高学历、高职称——理论VS实践
  在民办高校开始应用型转型发展之前,提出“高学历、高职称”的用人导向比较符合普通本科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己成定局的形势下,S民办高校大张旗鼓地提出“双高”的用人导向,其转型发展之实值得怀疑。检索知网“民办高校转型发展”主题的文献,与师资队伍相关的主要关键词早已不是“高学历”“高职称”,而是“双师双能型教师”。[1][2][3]其中,部分学者还对民办高校片面强调“高学历、高职称”的用人导向提出了批判。[1][3]
  “双高”用人导向下的民办高校,出现了与实现转型发展目标背道而驰的人才流向,具体表现为:非双高的教学骨干因为看不到发展前景而选择离开;具有丰富企业实战经验但学历不高或职称不高的教师因不被认可或重视,教学积极性受挫;大批希望获得发展的青年教师选择考博或是涌向蛋糕很小、难度很大、符合职称晋升条件的省部级以上级别的科研项目。有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行业诉求、中小企业的技术瓶颈无人关注,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市场嗅觉得不到培养和提高,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養目标将不可能实现。
  高校教师追求高学历没有错,但是把所有不同基础、不同类型的教师全部引向高学历这一条路是绝对错误的。高学历导向给追求更好发展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指出了一条出路,但这条路又因为“重引进轻培养”的用人导向变得机会渺茫。S民办本科高校给在职青年教师学术深造设置种种严苛限制,且这些限制仅通过教师单方面努力很难突破。可见,S民办本科高校“高学历、高职称”的用人导向,既不符合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师资诉求,也不符合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现实基础。这种用人导向极大地压缩了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空间,严重阻碍了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步伐。
  3 不合理用人导向产生的缘由
  3.1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顶层设计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己于2017年9月1日起施行。新《民促法》没有民办高等教育的专门条款,没有增加或修改关于民办教师权益保护的条款。 《民促法》提出国家保障民办学校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要求民办学校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权益,并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提出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但在《民促法》管理与监督章节,只明确了受教育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救济条款,对教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救济措施避而不谈。
  在民办高校教师待遇不高,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成为学界共识的条件下,国家权力机关和相关职能部门对这些问题不做任何关照,在某种意义上助长了无视教师合法权益的不正之风。因为法律法规方面缺乏对民办高校教师维权的明确指导,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教师一般只能进行自我救济,其路径大致如下:一是向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异议并主张自己的权利,因为侵害主体为学校,所以这一步一般不会奏效;二是向学校的主管机构提出申诉,学校的主管机构一般会受理教师的申诉,并督促学校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教师的诉求,然后问题被重新抛回学校,进入死循环。以上不合理用人导向大行其道,其本质是对民办高校在职教师合法权益的漠视,终受其害的不仅仅是教师,还有广大无辜的受教育者及整个民办高等教育事业。
  3.2 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
  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主要厘清为谁办学和靠谁办学的问题。关于为谁办学的问题,答案应该是明确的,即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靠谁办学的问题,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只能依靠广大教职工群体的共同努力。遗憾的是,在民办高校的办学实践中,经济利益的考量多于学生利益的考量,视教师为人工成本而非人力资本,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
  压缩教师薪酬待遇支出,忽视教师合法权益的保障,从短期来看降低了学校的办学成本,其直接后果是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教学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最终殃及的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忽视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将学校发展的期望寄托在引进人才的身上,是一种典型的拿来主义心态,只注重拿来不注重吸收,只注重引进不注重培养,再好的人才最后也只会泯然众人,最终结果只能是没有积淀,没有传承,竹篮打水一场空。
  3.3 民办高校管理体制机制
  民办高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按照董事会的授权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并主持校务委员会会议。校务委员会是学校的议事决策机构,由于其委员由校长提名,在民办高校的教育管理实践中,校长拥有对学校事务决策的绝对权力。在学校决策权过于集中,校长权利不能得到有效监督和制衡的情况下,最后学校的发展只能是校长办学理念下的产物,是人治的结果。在法治中国建设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将学校的发展寄托在“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人治思维之下是极其危险的。
  民办本科高校“双高”用人导向,不符合学校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不符合绝大部分民办高校教师的利益诉求,严重打击了在平凡岗位上辛勤工作的普通教师的积极性。在大量优秀的非“双高”教师担任校级领导和中层领导的民办高校,提出“双高”导向,在某种意义上是对通过努力获得职位晋升老师的否定,甚至是对学校办学历史的否定。一个不符合学校办学历史和现实的用人导向的提出和实施,折射出的是更深层的管理体制机制问题。
  4 民办高校用人导向的再思考
  第一,在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厘清人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高学历、高职称当然是人才,但不是人才的全部内容,甚至不是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用人导向是人才发展方向的指挥棒,指挥棒指向哪里,人才就会向哪里集聚。民办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需要一大批既懂教学,又懂实践操作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对行业诉求、企业的技术平台和现实困境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这样的教师只能培养出理论型人才,与民办高校培养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第二,实现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目标,关键在教师应用型转型,重点是教师选拔任用的应用型导向。实现集聚优秀双师双能型教师为我所用的目标,需要在用人导向方面下足文章。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给待遇,给平台,给发展空间。待遇方面,如果技能人才在非高教序列取得职称或职业资格,比照高教职称等级给予待遇。平台方面,将技能水平,实践教学效果作为人才职位晋升和重要管理岗位人员选拔任用重要参考标准。在发展空间方面,为技能型教师开发新的职务序列,鼓励技能型教师通过提高技能和实践教学效果提升职务和待遇。此外,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理论型教师,要为其参与企业实习实践,去企业挂职锻炼大开方便之门,引导、鼓励理论型教师在企业实践的基础上取得和提高相关职业资格等级,实现教学相长。
  第三,充分发挥职称评聘制度对提高人才质量的导向作用,克服职称评聘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民办高校应该抓住职称评审权下放高校的契机,探索符合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有益于双师双能型教师、实践类教师发展的职称评聘制度。
  参考文献:
  [1] 阙明坤.民办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困境与策略——基于全国141所民办本科院校的实证调查[J].复旦教育论坛,2016(2):79-85.
  [2] 王晓娴.论民办高校转型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的关联性[J].继续教育研究,2017(8):72-74.
  [3] 苏艳红.民办高校转型发展:困难审视与对策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5(12):12-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056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