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资本流动与辽宁城乡二元结构转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玉红 王仕刚 兰晓红

  [摘要] 经济发展成功的区域,往往也是城乡二元结构成功转换的区域。而在城乡二元结构转换中,资本要素是一个重要变量。要从财政和金融两个方面支持城乡结构的转变。
  [关键词] 资本流动 趋势与特点 城乡二元结构
  
  一、二元结构中资本流动趋势与途径
  1.二元经济结构早期形成阶段
  经济发展初期,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需要以城市工业部门的扩张和对劳动力需求的扩大为前提,而工业生产的扩张是需要伴随投资的扩大的。但此时资本短缺是通常面临的问题,因此资本从乡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就成为一个固定的格局。农业资金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市场方式转移,一种是政府方式转移。
  (1)市场方式实现的转移。由于农业部门的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工业部门的收益率要高于农业部门,因此借助金融机构吸收农业部门的存款,再贷款给工业部门,从而实现了资本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自发流动。但是这种方式的实现前提是农业有剩余。
  (2)政府方式实现的转移。在农业部门的剩余不足条件下,要实现资本的转移还要借助于政府的方式。通过政府实现农业部门资金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主要有两种手段――征收农业税和形成工农业产品剪刀差。
  2.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资本流动特点
  当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本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单向流动的格局将发生改变,城市资本开始农业部门的反哺。为什么会出现资本这样的流动趋势?第一,虽然伴随经济的发展农业比重的降低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结果,但是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并不会因此而改变。而一味地从农业部门汲取剩余促进城市现代部门的扩张,必然会阻滞农业的发展。当农业的发展受到过度削弱,就会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就会显现。第二,从城市现代部门单向索取农村传统部门的剩余,必然带来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当这种差距过大时,会引发社会关系的紧张,同时也会影响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由于农业部门投资的低回报率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有效实现资本由城市向农村的流动。政府发挥了对农业部门资金支持作用,促进了城乡资本的良性互动。政府的这种资金支持主要是通过财政和信贷两个途径进行的。在财政方面,主要是加大对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更新农业生产工具以及社会保险和救助等方面的支出。在信贷方面,主要是建立专门的农业信贷机构,通过优惠信贷政策支持农业部门发展。
  二、辽宁二元结构中资本流动的形成及演变
  建国初期辽宁工业化进程有两个鲜明特点:第一,人均收入的初始水平很低,国民储蓄能力显然不足以支撑工业化开展,因而工业化的根基是非常脆弱的。第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辽宁在传统农业部门庞大的情况下,优先发展与农业产业关联度低,对资金需求量大的重工业部门。建国初期重工业重点项目156项,其中24项选择建在了辽宁。从“一五”计划时期开始国家各部委竞相到辽宁来投资,到1978年辽宁基本建设投资达428亿元。到1978年辽宁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和上缴财政都接近全国的十分之一左右,重工业产值居全国第一位,财政收入居全国第二位。在这样的情况下,从传统农业部门转移剩余就成为工业部门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而改革开放后,尽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有了很大改变,但是城乡之间资本的单向流动格局却一直延续至今。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市场经济面前,习惯以计划经济运作的辽宁经济在工业方面表现出的不适应使其无力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当然任务。
  辽宁工业部门汲取农业剩余也是通过农业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金融机构等途径实现的。第一,农业税渠道。农业税在历史上一直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缴纳的税费支撑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期积累。1950年全国财政收入中来自农业税的收入41%。改革开放初期辽宁虽然是个弱质农业省,但农业各年税收总量并不低,可以认为这中间的很大一部分是为工业化和现代部门成长服务的。第二,通过剪刀差的方式。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保证了把农产品通过低价销售给工业部门,把一部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资本积累。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逐渐取消后,价格剪刀差的现象却没有消失,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的上升幅度远高于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价幅度。第三,通过金融机构转移农业剩余。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营业网点以及农村信用社是农村资金向城市转移的一条主要途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乡资金的流动格局并未发生改变,固定资产投资的投向仍然主要是城市,辽宁固定资产投资的85%是投向城市。
  三、 城市资本支持农村的方式
  资本这种流动格局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日益加剧。随着当前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部门已经具备了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资本支持农村发展成为当前的选择。
  1.拓宽财政支农的范围
  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农业科研、教育及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重视财政对农业信贷和农业保险的支持,从而建立起完整的政府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此外,政府财政重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包括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及其反贫困等。重视通过公共财政政策和财力手段的运用,引导社会性投入,从而建立起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多元化投入渠道。
  2.金融体系的支持
  国家银行的信贷资金要优先用于发放农业贷款,保证农业贷款资金能够及时足额到位。完善农业金融体制,引导农民的资金用于农业,加快建立由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等多样化金融机构组成的、功能互补的农村金融体系,把参与规模经营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纳入服务范围,以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2]陈东琪:中国二元结构转换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2(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16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