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戏曲产业化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地方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几千年来人们生活的写照。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技术科技的高速发展、多方文化的冲击,大众的娱乐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这对于地方戏曲而言,这是机遇也是挑战。基于此,为使得地方戏曲能够永葆生机,应直面挑战,本文积极探索地方戏曲产业化的道路,以期从内部结构和外部建设两方面实现地方戏曲的融合性发展。从加强茂腔传承团队建设、剧目与时俱迸、培养观众市场、建立新型动态发展渠道和行业多元立体化融合发展五个方面对茂腔提出发展建议,在产业化进程中探索地方戏曲的生机活力。
关键词:地方戏曲 产业化发展产业链
一、背景概况
2018年胶州秧歌亮相上合峰会灯光焰火艺术晚会的舞台,但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胶州茂腔少有人知。本文对茂腔的现状与发展方式进行研究,结合文献与实地调研结果提出茂腔的产业化发展路径,为地方戏曲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以期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绵薄之力。
(一)地方戏曲的地位与发展现状
地方戏曲作为民间文化资源的一种形式,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情感,是社会进程的缩影,具有唯一性、不可再生性和生存发展的脆弱性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劳动人民的生活变得富足,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使得大众被新兴多元文化吸引,忽视本民族的独特传统文化瑰宝;另一方面,工作形式和行业的多样化,使得戏曲行业从事者基于自身发展,不再以戏曲作为谋生于段纷纷转行。近几年,国家和政府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戏曲得到关注,各地建设剧院积极保护地方戏,地方戏曲在探索自身发展道路上困境与机遇并存。
(二)茂腔的基本概况与价值
茂腔是活跃在山东青岛、胶州、高密、诸城、安丘、五莲等地区的几十个市县的地方戏曲剧种,被誉为“胶东之花”,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研究茂腔的保护与发展对研究地方戏曲的保护与传承具有参考价值,对研究民俗文化和戏曲文化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对社会发展具有教育价值与审美价值,对研究戏曲唱腔具有艺术价值与学术价值。
(三)文献综述
地方戏曲的检索结果显示,我国学界约从1951年开始对地方戏曲关注和研究,主要侧重介绍和研究地方戏曲本身,约从1999年开始关注地方戏曲的保护与传承,约从2008年开始各界学者发表的研究结果量呈大幅度增长,每年关丁地方戏曲保护传承的研究成果近百篇,但关丁地方戏曲的产业化探索的研究数量屈指可数。
地方戏曲的论文研究主要为发展现状及原因、保护措施、传承发展研究三个方面。在地方戏曲的保护措施的研究方面提出重视地方戏曲语言价值(2)(3)与创新剧日④;地方政府发挥主导,加大扶持力度⑤;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提高民间戏曲文化自觉能力⑥;对地方戏曲活态保护,在传承发展方面引进民间资本,建立戏曲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的联盟,培养地方戏曲的造血功能⑦;重视对地方戏曲传承人的保护以及青少年的培养等。
二、茂腔的发展现状与突破口
(一)茂腔在高密和青岛的调研结果分析
茂腔受多种因素的交错影响发展缓慢,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为保证其健康发展和传承,制订了相应的发展计划和实施措施,但茂腔发展仍面临人才与观众缺失的挑战。
1.政府积极支持,稳步发展。随着国家与政府对茂腔的重视,高密茂腔剧团、胶州茂腔剧团与西海岸茂腔艺术传承中心剧团基础资金不足的问题已初步解决。各剧团已达七八十人,规模可观,大剧院为茂腔的排练、表演、宣传展示提供平台且皆有流动舞台车提供下乡惠民演出。胶州茂腔剧团和青岛西海岸茂腔艺术传承中心与学校合作委培招收学员并聘请老师教授,暂时没有青黄不接的问题。此外,近几年高密因莫言的影响宣传、胶州因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便利的交通以及青岛因上合峰会的国际影响力,为茂腔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2.观众缺失,市场有限。虽然政府斥巨资修建大剧院,但少有人看茂腔,仍存在观众主要为老年人、上座率低等问题。在高密及青岛地区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了解到,茂腔听众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群体,部分人选择在收音机上收听,若是有现场演出,表示愿意去听。当地城市和农村的年轻人对茂腔都比较陌生,由于现代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在有茂腔现场演出的情况下也少有年轻人去看。
3.人才缺乏,宣传有限。茂腔相关工作人员虽积极地发展茂腔,但缺乏专业人才、技术人才与创新人才,宣传能力有限。对丁高密剧团来说,演职员的教育文化背景较低,没有专门负责宣传的人员,与互联网脱离。对丁青岛两家剧团而言,有一定的宣传能力但缺少创新剧本与拔尖编导。
(二)问题突破口与产业化可行性分析
1.剧团创新与宣传的初步探索。高密剧团引入京剧的元素并加以改编,做成动画并刻录成光盘,创办“茂腔进校园”活动等。青岛茂腔剧团除开展茂腔进校同的活动外还基丁国家帮助,提供下乡惠民演出与惠民购物卡;上传茂腔的演出信息和剧日作品在政府正在建设的公众文化云上;此外还打造秧歌乡的故事,编排了现实题材新戏《辣椒红》。西海岸茂腔艺术传承中心依靠茂腔协会积极开展山东茂腔艺术节并建设“西海岸茂腔”公众号进行宣传。各剧团宣传颇有成效,但宣传范围有限,市场关注度不足。
2.产业化發展是茂腔发展的必然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实现产业化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一些潜在经济价值较好,市场化可行性较高的“非遗”项目,应该充分实现价值,走白我发展的产业化道路⑧。茂腔具有板腔体的声腔音乐结构,以主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做伴奏,且是较早使用“反凋”唱腔的剧种。茂腔现主要依靠政府扶持完成惠民公益演出,而政府支持并非长久之计,茂腔剧团的发展应顺应时代演进,接受市场的竞争与挑战。
3.地方特色是茂腔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茂腔在数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七大基本特征,包括“鲜明的地域特征,为观众所熟知的民俗特征,严格的戏曲程式特征,丰厚的兼容特征,独特的表现特征,直抒民意的代言特征,风格迥异的音乐特征”。茂腔起源丁农村,在农村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莫言在《檀香刑》序言中写道“火车轰鸣大地动,茂腔高唱起悲风。”茂腔与山东人民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国家的重视,大众的关注,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需求增加,给茂腔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茂腔产业化发展的路径
高密与青岛如今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观众缺失与断层、专业人才缺失与发展模式困境,虽有初步探索但不够科学全面。基于此,本文认为实施茂腔的振兴应考虑茂腔团队、观众、剧日、宣传与发展产业化五个面。
为使茂腔的发展保持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必须首先从意识与体制方面着手,创新管理体制并培养相关群体的责任意识与大众的保护传承意识,与相关群体白身的发展相融合并行。其次应加强剧日创作,采用多种形式传承发展,走产业化道路。
(一)加强茂腔传承团队建设
1.改变茂腔剧团管理体制与发展机制。完善茂腔剧团管理体制和创新剧团发展机制,明确职责划分加强相关负责人责任意识,强化茂腔剧团作为发展主体的带动职能。剧团可按照公司管理模式,有效划分部门,可增加创作部门与外交部门负责创新、宣传与合作。剧团的责任不仅仅停留在对原有的茂腔剧日的沿袭和传唱,还应激发剧团本身的创新发展活力,增强从业人员的创新意识和艺术创造能力。增加商业合作和自我艺术创作,既能够丰富茂腔的剧日内容,又能够带来充足的资金支持。
2.加强茂腔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与素质建设。茂腔剧团应重视传承责任意识培养与素质建设,保障基本人才资源,优化人才素质。茂腔从业者的素质、技能和责任意识等因素影响着茂腔传承和发展的成效,影响着大众对丁戏曲行业的印象。如今茂腔行业存在例如选拔门槛低,因由其他机构委培而缺乏主动性等问題。因此,应首先从源头抓起,与高校合作,择优选拔,检验其对丁从事茂腔戏曲行业的意愿能力和责任意识;其次,完善培训、考核、薪酬与人员退出机制,使得优秀从业者在享受政府政策优待的同时拥有自觉白行传承发展的行为和能力。此外,给予戏曲从业者精神和物质保障,建立健全戏曲文化工作者就业保障与福利制度,给予其相应的社会地位。
3.表演细分,打造专业团队。各行各业,做到专业化溢出皆体面。基丁观众而言,不同年龄段的受众群体拥有不同的兴趣点和感知力,茂腔可以对受众群体和团队建设进行结构化分层建设,即有不同类型的专业演员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满足观众需求,更全面与专业化。例如,2015年湖南卫视打造的小戏骨栏日让很多人耳日一新,小演员凭借专业的表现力赢得观众好评。剧团亦可从演员和创作方面打造年轻化的团队,年轻从业人员更能理解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更具有符合当代精神的创新意识,有利于茂腔对不同受众群体的融合性发展。
(二)结合时代特征,剧目与时俱进
传统戏曲的发展想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放异彩,需要从内而外的进行创新和变革,在保留其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的同时,丰富茂腔的内容结构,充实语言表达和发展表演形式,在维持原有的醇厚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激发新的创造活力。
1.创新发展具有时代特色的剧目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已有的经典曲日虽然饱含纯粹的唱腔和技法,但是缺乏当前的时代特色,使一般观众在观赏多次后丧失好奇心和积极性。经典曲日《小姑贤》、“四大京”、“八大记”等具有悠长的流传历史和不可替代的典范作用,但文化语言和牛活情境的变迁使得观众难以产牛共鸣,存在看不懂与节奏慢等问题。戏曲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到原有经典戏曲的传承,也应当考虑到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剧目的发展。茂腔可加强剧日内容创新发展,从横向丰富剧日种类和纵向改编经典创作新剧两方面深化茂腔的内容和文化内涵。
2.创新发展更具有展现力的艺术表达形式。在保留地方戏曲自身唱腔与表现当地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可充分使用具有展现力的现代艺术表现形式。时代的发展伴随着流行元素的更迭,戏曲的发展结合流行元素、运用现代化的科技于段和道具系统更能打开观众市场,扩大受众基础,呈现更好的视听效果,激发观众对丁传统地方戏曲全新的兴趣。
(三)培养青少年观众市场、巩固开发中老年观众市场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老艺术家是经典,年轻的一代是未来。对丁喜爱茂腔的老一辈观众,可巩同经典,逐渐创新;对丁年轻的受众群体,制定相应的策略提高兴趣,使之产生密切的衔接关系。
1.戏曲可作为学校里的课外兴趣扩展课程。在学校进行戏曲文化教育,有利丁发展潜在年轻受众群体。高密和青岛茂腔的发展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茂腔引入校同,为开阔广泛的年轻受众群体,需要让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了解茂腔的戏曲内涵。茂腔进校同不仅能作为课外活动丰富学牛的课余牛活,提升年青一代的审美趣味,还能够潜移默化中发展新牛的受众群体。
2.迎合多层次受众群体的需要。为使更多的人对茂腔产牛南内而外的兴趣,而不是被迫接受外在的灌输,应以多种形式发展戏曲内容。如为老年群体打造经典类表演剧日,为幼年群体制作益智类表演剧日等等。既满足潜在观众求新求异心理,又满足戏迷朋友对丁传统戏曲的钟爱。
(四)建立新型动态发展渠道
茂腔传播发展渠道太过单一化,宣传脱离互联网,表演信息传播途径有限,导致茂腔的市场狭小、知名度低。为保证传统戏曲在信息爆炸时代仍在文娱领域取得一席之地,需建立新型动态发展渠道,紧密跟随时代的信息发展节奏,结合互联网工具重新焕发异彩。
1.建立全方位的传播发展模式。充分结合互联网与传统媒体。互联网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动态多样性,大众可以从不同的信息渠道获知相关信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高效。此外,传统的官方传播渠道仍然拥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中老年人是电视节日的热衷观众,充分利用电视台对茂腔进行演播不失为有效传播方式。对丁现阶段的茂腔发展而言,将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协同发展,形成牢同的网状传播发展结构,使受众自觉主动的了解茂腔相关信息。
2.创新发展自媒体创作平台,鼓励个体自发式传播。随着白媒体平台的发展和繁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白媒体平台的商业价值所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的信息传播渠道渐渐占据更大的份额。根据1月29日抖音发布的《 2018抖音大数据报告》显示黄梅戏、豫剧、秦腔等在抖音上得到了广泛传播。在201 8年,借助抖音这一平台,传统戏曲文化与新媒体的协同发展碰撞…新的火花,传统戏曲成为新的流行元素。茂腔可充分学习与利用白媒体平台带动民间传承人白发宣传,例如演…前在各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平台宣传;演出时多平台直播;演出后以文章、照片、小视频等形式反馈,多层次全方位加大曝光度与提升热度。 3.结合数字化快速发展。数字化网络传播、数字化娱乐服务、数字化新媒体以及相关的数字网络融合技术颠覆了日常消费文化形式。传统戏曲的发展应抓住这一契机,深入推进数字文化产业牛态化运营发展,如建立数字化茂腔博物馆,在观看茂腔表演时通过“摇一摇”“扫一扫”了解演出内容与背景等。广泛应用新技术,全方位融合业态,助力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向前迈进。
(五)行业多元立体化融合发展
戏曲的发展包含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是戏曲本身与本地区文化产业总体的发展。戏曲文化的发展需要其他产业的承载,茂腔单一的营收方式不足以支撑其长远发展,应与其他产业联合获经济支撑,打造立体化的多元发展策略。培养受众群体,将传统戏曲产业化发展,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拓展多方位的盈利点。
1.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注重游客体验与纪念品宣传,既能充实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又能带动戏曲的传播发展。根据2016年浪潮大数据显示,57%的山东人的娱乐方式为旅游,除了山东本地的旅游群体,来自省外的旅游人数也与日俱增。同时山东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名胜,这充分说明了山东拥有着巨大的旅游业发展潜力。茂腔作为山东地方戏曲展现了风土人情,是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但是山东的旅游业在文化建设方面的运用并没有深入。
为促进茂腔和旅游业的深度融合,首先可以建设系列文化旅游项日,提供旅游线路,如在高密建设莫言家乡两日游,参观故居与观赏茂腔,地方戏曲与当地景点相结合,增加当地旅游收入。其次可打造具有独戏曲特色的旅游景点,让游客亲身感受戏曲本身的魅力所在,如让游客参与茂腔表演,强化自身对丁茂腔的理解和体验,降低大众和戏曲的距离感,带来更好的游赏观感。再者可以创设与之相关的文创产品并开设于T制品和DIY项日。让游客将这种来自异地的情怀带回自己成长的地方,用作留念或赠送他人。
2.与制造业联合发展。单一依靠门票收入和政府补贴无法支撑工资、设备与场地的巨额开销,可与制造业相结合销售周边产品。例如制造具有茂腔特色的卡通人物玩具、特色拼图、首饰服饰、文具以及化妆品等。建立茂腔戏曲艺术的专属品牌,将茂腔元素充分融入百姓生活用品当中,既美观又实用,增强民族归属感。
3.与影视相结合,寓教于乐。当今影视行业发展迅猛,茂腔可与电视剧和动漫相结合,通过影视播放扩大宣传,不同的作品形式满足不同观众需求。戏曲内容多展现牛活故事情节,可充分利用茂腔的故事性撰写剧本拍摄电视剧或制作动漫;也可充分利用茂腔的艺术性将其融入影视作品里,使观众能在潜移默化中接触了解地方戏曲。
四、总结
本文基丁阅读文献与实地调研了解地方戏曲发展现状以及面对的问题,提出传统戏曲的产业化发展与形成市场化运作模式。从加强茂腔传承团队建设、剧目与时俱进、培养观众市场、建立新型动态发展渠道和行业多元立体化融合发展五个方面对茂腔提出发展建议。各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同发展,茂腔导师的聘请、演员的招募培训、劇日的开发和制作、演出活动的策划安排、商业合作的协商配置等环节都是产业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将各个工作部分结合起来,结合现代人所接触到的信息元素,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产业化探索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丁剧日创作,现存在内部人员对制作的新剧日不自信,进而导致剧团内部人员创作能力的缺乏。商业化方面,有剧团表示表示暂时还应以保护为主,踏踏实实做好表演与宣传工作,不接受投资或者其他的商业化发展。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容易过丁迎合当下流行的元素,从而失去其地方原有的文化底蕴,因追求商业化利益而缺乏地方特色,地方戏曲应充分发挥其独特之处,不断融合创新发展,不断激发游客的兴趣点,发展感染力。
国务院关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T作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茂腔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开发,前期以国家政府支持为主,逐渐实现自给自足,在在商业化探索中把握好适度原则。
注释:
①赵博文.李平.河南曲剧生态性保护之路浅探[J].金田,2015,(4):78-78。
②李首明.论方言与地方戏音乐的互动关系[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7.04:77-80。
③孙慧双.发展民族歌剧之我见[J].人民音乐.lggc(07):18-19。
④宋希芝.山东柳琴戏发展传承与振兴研究[J].戏曲艺术2012.05:60-65。
⑤黄敏.钟有林.新时期我国地方戏曲的分类保护和传承一基于扩大受众群体的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11.4:208-211。
⑥伍婷婷.释义学视域中地方戏曲的“传”与“承”一兼论戏曲传承的继承、发展与创新[J].四川戏剧2015。
⑦孙晓涛.论地方戏曲保护和传承与增强文化核心竞争力[J].四川戏剧201 2.02:58-59。
⑧王松华,廖嵘.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107-1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41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