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档案工作者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档案工作者因档案工作的性质、内容、信息时代带来的挑战及人为因素的原因造成了职业生涯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对工作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积极探讨高校档案工作者心理健康问题的背后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档案工作者的职业生涯及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档案工作者;心理健康;问题;解决途径
  随着科技进步带来的社会文明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断发生着变化。现今广为接受的健康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而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可见,健康不仅包括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对人的行为准则起着主导作用。弗洛伊德更是将心理健康归结为爱与工作的能力。随着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度的日益显著,也昭示着心理健康的触角已渗透到社会的多个领域。在众多领域里,高校的档案部门因其在高校行政领域里扮演着辅助角色而鲜少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又因其工作性质的特殊和神秘,使得档案工作无法相对客观地被人们所认知和评价,档案工作者在重复、无人问津的工作环境里,渐渐对工作产生了疲惫、厌恶,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从而对档案工作甚至个人生活造成消极影响。探讨高校档案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利于加强人们对档案工作的关注,激发档案工作者的工作斗志,对进一步做好档案工作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一、高校档案工作者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一)档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辅助的角色地位。高校的档案工作主要就是对本单位在职能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类型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保管并提供利用服务的机构。在高校行政部门当中扮演的是辅助角色,它是重要行政部门如办公室、教务处、财务处等部门的辅助机构。此外,它的工作范围主要是在学校内部进行的活动,其工作特性决定了档案工作不太可能为组织带来快速的、直接的利益,在当今以物质利益为第一和主要衡量标准的社会里,档案工作自然受到轻视和冷落。
  (二)档案的工作内容决定了其枯燥重复的方式。高校档案工作有其自身的一套规章和做法。每年的工作内容基本一致,主要是将一年来高校在教学、科研、党政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记载和反映学校主要职能活动、具有查考和利用价值、对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和相关实物按相应制度进行分类、整理、编号、编目、扫描、录入、入库等。工作常态是一个档案员面对大量的档案资料,埋头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其工作内容不但没有太大的变化和挑战,而且不需要与外界有太多的沟通和交流。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形成的周期也越来越短,这就意味着更新会越来越快,这样不但工作量加大了,而且集繁杂、琐碎和重复性于一体。工作形式单一,枯燥重复。
  (三)信息时代带来的严峻挑战。信息时代伴随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知识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知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将彼此依赖、共同存在。因此,一名合格的档案工作者既要精通传统纸质档案的管理知识,又要掌握档案计算机信息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要掌握的知识结构比以往更加多元和复杂。档案管理者不仅要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评估和分析能力,而且要具备应对电子信息安全的知識。而目前许多高校的档案工作人员多半是非计算机类专业出身,要掌握档案信息网络的专业知识,从心理上讲,压力大,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从而对档案信息化工作心生畏惧,工作开展不畅。
  (四)人为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亚当斯的社会公平理论模式告诉我们,当个体感知到自己在社会交往中处于不平等地位,也就是说他们对工作的付出与他们从服务对象和组织领导那里所获得的回报不相配时,倦怠感便油然而生。档案的工作性质和内容本身决定了它在高层领导那里很难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相比其它职业的工作人员,档案工作者则更加没有工作的自豪感,在工作中得不到足够尊重,这样不仅容易对档案工作产生疲倦,更会降低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心理承受能力的降低更容易带来心理问题,加上档案工作者本身的性格特征等影响,久而久之,沟通交流和抗挫能力变差,严重者更可能产生人际交往障碍,不仅影响工作还影响个人生活。
  二、高校档案工作者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途径
  正确解决高校档案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从“个人”和“组织”两个方面进行干预,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一)“个人”方面的改进。1.正视客观事实,树立正确职业观。尽管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都强调过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我们的档案管理部门也在不断加强对档案工作的投入与宣传。但是,作为档案工作者应该正视一种事实,即长期以来档案工作给人的印象大体是神秘的,工作是简单和轻松的,工作绝不是组织中的重要工作等。在短时期内很难改变大众的主流观念。它需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实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档案工作者要正视这种事实,正视档案处在组织的辅助功能地位的事实,从就职于档案工作开始,就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从自身开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同档案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信心,投入到档案工作当中。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即使工作中出现了心理问题,通过适当的调整和引导,也更加容易恢复和治愈。2.展示档案重要性,获取领导支持。“心理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就是“需要问题”的解决。满足了个人的“需要”,心理健康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档案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获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和尊重,以此来获得工作上的成就感。因此,档案工作者要从自身做起,做好手上的工作,展示出工作的重要性。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将编制好的《学校年鉴》《学校大事记》等各类编研汇本及重要统计数据提炼汇总后,提交给学校领导,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帮助与支持;又可将利用效果显著、特别是对学校声誉有正面影响的档案利用实例汇编成册,提供给领导,让他们了解档案的重要作用;还可从照片档案入手,将领导在视察、指导、调研等主要公事活动中拍摄的照片汇成册后送给领导等。从多方面、多角度让他们认同档案的重要性。领导的认同是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只有领导支持,我们才可以争取更多的资源,如获取最新档案知识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管理应用能力。3.不断自我增值,全面提高综合素质。随着网络信息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档案工作者学习和提升个人能力的渠道也变得更加多元和便捷。只要档案工作者愿意学习,不满足于自己的专业知识,一直都会有最新的知识等待着去钻研。像档案信息化的后续监管、档案的立法、档案的文化建设、档案更长久的保存和更新的虫霉防治专业技术等等……这些知识的更替周期缩短了,知识更新频繁了,要全面和熟练掌握这些知识,是要不断用心去关注和花费时间才能做得到的。而我们档案工作者要让自己成为业界的专家能手,就要不断自我增值,关注行业最新最前沿知识,不断学习,掌握相关知识才能跟得上业界的变化。而当一个人专注于自己所处的行业,关注行业的动态,有强烈的了解和掌握行业最新知识的动机时,他就会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工作变得充实,而掌握了专业知识则会带来工作上的成就感和安全感。这种成就感和安全感不但能给工作带来动力,而且会让档案工作者的心理问题迎刃而解。   (二)“组织”方面的干预。1.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组织架构。建立清晰、完整的档案管理工作组织架构。改变目前许多高校多部门管理档案的现状。如干部个人档案在人事部门管理,学生档案在学生部门管理,文书、教学等门类档案在行政办公部门管理的多头管理现象。设立统一的档案管理机构——综合档案馆。将各门类档案集中于档案馆进行统一管理。虽然各人从事的档案工作内容不同,但性质类似。而且同属一个部门,同事之间遇到工作上的问题,可以非常方便地沟通、交流,而不是孤军奋戰。这样不但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更有利于增强档案工作者的归属感和集体感。而对于已经成立综合档案馆的高校来说,则可以实施内部岗位轮换制度,提高工作的丰富性。在员工之间实行定期的岗位轮换,打破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和工作定势,可以增强档案人员的新鲜感。工作带来的归属感和新鲜感让人不太会排斥工作,从而大大减少心理上的各种问题。2. 制定切实可行的档案事业相关制度。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规范高校管理、维护运行秩序、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保证。它的完备和规范直接影响学校的整体运行。同时它也能最大限度减少部门交接、人员更迭等主观性因素所产生的随意性,从而提高档案管理规范化程度。规章制度不仅指的是各门类档案的归档制度,还有档案人才招聘、职称晋升和档案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等制度的完善和可行。各门类档案的制度一定要遵循本单位实际的原则,要考虑到执行过程的可行和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组织架构发生变化,规章制度也要及时更改跟进,这样才能体现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在档案人才招聘方面,首先要对相关岗位进行职责明确,确定职位的责任、内容、操作规程及对胜任人员的心理素质要求,使得档案人员在就职前对工作有初步预见性,期待值与具体情况不会相差太远,不至于心理产生太大落差,从而减轻心理健康问题。在档案人员关注的职称晋升问题上,因事关档案人员的切身利益,“组织”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要形成一套公平、公正、公开的制度,确保高校档案工作者通过正常的渠道和个人的努力可以正常晋升。在档案人员继续教育的的问题上,除了有档案专业内容方面的教育,还不能忽视档案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内容,这种培训对维系档案工作和工作者的密切关系,加强档案人员在工作中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尤其重要。
  三、结语
  档案工作与我们今天提倡的“工匠精神”有异曲同工之意。“工匠精神”的内涵就是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苛、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我们档案的工作就是记录一个单位方方面面的事实,它需要从业者具备“工匠精神”的内涵品质,而这种内涵品质要在工作中体现,前提就是档案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得到很好的解决。只有对档案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产生的原因进行充分的分析,并对症下药,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展现档案重要性,引起领导重视,不断自我增值,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及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档案事业相关制度这些措施的保证,才能较全面解决档案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实现档案工作者的自我价值和档案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肖夕君.体质、健康和体适能的概念及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6.
  [2]姜雪,王玉琪.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与解决途径[J].北京档案,2013(01).
  [3]石慧敏.高校档案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馆员的职业倦怠[J].北京档案,2007(07).
  [4]徐海静.基于职业倦怠理论的档案服务能力提升之对策研究[J].林区教学杂志,2013(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432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