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转型发展背景下民族边境地区高校《普通话》课程改革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的课程改革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普通话》课程作为培养师范生技能的重要课程,面临着从传统讲一授的授课模式转型到实操性较强授课模式的挑战。本文从《普通话》课程的授课模式、师资水平、学生基本情况等方面对《普通话》课程改革进行分析,探讨《普通话》课程改革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民族边境地区;《普通话》;课程改革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5-0452-01
  《普通话》课程作为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技能的重点课程,在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大背景,应对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何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普通话》课程改革,也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民族边境地区高校《普通话》课程的基本情况
  民族边境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方言较多,语言环境较复杂,经济发展相对发达地区相对缓慢。民族边境地区的高校开设《普通话》课程面临的困难较多,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重视课程的程度不够。虽然《普通话》课程作为一门培养师范生技能的重要课程,但是由于学校需开设的本科课程较多,分配给全校性质的公共课时就相对少了,也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这就造成了《普通话》课程不断被压缩,课程不能很好满足学生需求。二是课程处于传统口耳相授的阶段。《普通话》课程传统的授课模式的优势为师生在课程上的交流感较强。便于教师在课程上有效地了解学生的真实语音情况,以有效辅助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纠正。三是课程实践性强。作为一门培养师范生技能的重点课程,《普通话》课程的实践性是非常强的,在课程上,通过传授基础语音知识点和发音技巧,面对面纠正学生发音以及朗读短文的技巧。
  二、民族边境地区高校《普通话》课程面临的困境
  一是课程开设课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由于其他核心课程逐年增加,导致公共必修课程的课时出现了被挤压的现象。这样的做法,虽然保障了核心课程,但对于有重要作用的公共必修课是不利的,出现了厚此薄彼的情况,学校的课程不能均衡发展,或许会导致学生的精力出现分散情况,从而没有把握住本身应该掌握的重点课程。
  二是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在民族师范地区,引进优秀人才的难度较大,优秀教师的流动性很强。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普通话》课程的师资力量尤其薄弱,大部分民族边境地区的《普通话》任课教师为兼职老师,多数由语言类学院的教师或者具有省级普通话测试员资格的行政人员兼任。对于专任教师而言,需要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到自身的专任课程上,能分配到公共必修课的精力是相对较少的。对于具有省级普通话测试员资格的行政人员,需要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到自身的行政事务上,加之学校一般对行政人员的任课课时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大部分高校的《普通话》课程是没有专职的任课教师的,这就导致了《普通话》课程的开课力不足,师资力量不足以满足课程开设的需要。
  三是学生的语音水平参差不齐。民族边境地区的学生,除了来自方言较为复杂地区的学生,也有一部分是来自北方方言的学生。方言区学生的语音面貌相对于说北方方言的学生,基础较差,语音接受能力也较弱。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也较大,很难统一授课标准,因为语音面貌较好的同学课堂的专注力就较弱,但是语音面貌较弱的同学就非常迫切希望通过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改变自身的语音面貌。因此,语音面貌参差不齐的班级,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就较高。
  四是课程改革的方法不多。因为《普通话》课程的任课教师花费在课程的精力不足,所以对于这门公共必修课,多数抱着能完成任务的态度,钻研课程改革的精力不足,因为在课程改革的干劲不足,方法也不够多。现在课程改革在面临着互联网+的多媒体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传统的口耳相授的模式显然是跟不上课程改革的需要。如何更好地利用当下的多媒体平台和资源,是《普通话》课程改革面临的最大的困境之一。
  五是课程改革的创新性不足。《普通话》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作为培养师范生技能的重要课程。但由于学生语音面貌参差不齐,师资力量薄弱,课程改革的创新性不足,同时课程改革的进步也相对较慢。由于现在师范生需要的技能需要越多,学校开展的语言类的活动越来越多,《普通话》课程面临的改革的压力越来越大,但却呈现动力不足,后劲不足等特点。
  三、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是以学生语音面貌分级为基准,调整《普通话》课程的课时量。确保课程的课时量,才能有效地保障《普通话》课程的开展。根据每年的招生数,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来适当调整《普通话》课程课时数。不能用一味压缩普通话课程的课时数方式进行改革,可以根据学生的语音基础进行适当调整,根据学生的语音面貌进行分级分班,从而设置课时数。
  二是加大课程教师的培养力度。为了保障课程的師资力量,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任务。学校应保障这门课程的培训经费,加大任课教师的培训力度。除了不断增强现有教师的语言能力素质,同时不断引进新鲜血液,加大新老师引进的力度,充实壮大任课教师队伍。也要不断加强任课教师的语言技能考核力度,加强任课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从而进一步加大《普通话》课程的改革力度。
  三是充分利用现代的多媒体资源,促进课程改革。突破传统的口耳相授的课程授课模式,引入当下多媒体资源,比如充分利用现在的微课资源,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巩固学生成果。还可以利用当下的网络课程,通过利用网络课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师资薄弱及紧缺的困境,同时,让学生与当下社会热点相结合,实现更好的资源配置。
  四、结语
  《普通话》课程,作为一门当下培养师范生技能的综合性课程。不单单是一门普通的公共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为师范生打好锻炼各项语言技能的课程。需要从思想上重视,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让更多的学生受益,锻炼更好的语言技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456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