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经济学教材中“价格单位弹性”阐述的差异比较与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价格弹性”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概念,一直以来都是西方经济学教材当中的重要章节和知识点。本文针对我国西方经济学教材当中有关“价格单位弹性”的概念,从定义、案例数据等角度出发,将最新版本的“马工程”经济学教材和“高鸿业”版本的教材进行对比,以求能够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说明。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价格弹性  单位弹性
  “价格弹性”作为西方经济学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无论在我国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还是在西方的经济学教材当中,均无大的争议。然而,“单位弹性”作为“价格弹性”当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在我国的两本权威教材当中的呈现方式却略有不同。目前经济学教材当中涉及到单位弹性的地方主要有两个:需求单位弹性和供给单位弹性。由于两者中单位弹性的表达公式并无多大区别,本文仅以需求单位弹性为例。下文将对该部分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教材定义的比较
  需求单位弹性是需求价格弹性的五大类型之一,是需求价格弹性的一种特殊情况。它指的是自变量的变化幅度与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幅度相同,通俗来说,就是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正好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由于该定义的要求过于严格,显然在现实生活当中,弹性值正好等于1的商品几乎是不存在的。这就是说,通常情况下,单位弹性不过是单纯的“学术概念”,只能够在学生的经济学“习题”当中存在,而难以在现实当中使用。
  不过,虽然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正好“等于1”的商品,但是却有许多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趋近于”1,可以用单位弹性的特点与其他商品进行比较。从这一点上来看,单位弹性仍然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从单位弹性的定义来看,以目前国内经济学非常权威的两本教材为例,“马工程”微观经济学当中对于单位弹性的解释是“价格每变动1%,需求量恰好也变动1%”,而高鸿业先生主编的西方经济学第六版中将单位弹性解释为“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动率刚好相等。”这说明目前国内的经济学教材在对于单位弹性的定义表述,基本不存在争议。
  二、教材案例的比较
  虽然从单位弹性的定义来看,目前国内的经济学教材对于单位弹性的定义表述基本不存在争议,但不同的教材在图形和举例的过程当中却表述的有所不同,以高鸿业第六版教材为例,图形当中所使用的“P”值(即价格)和“Q”值(即数量)分别为“P1=2”、“P2=3”到“Q1=30”、“Q2=20”,显然,其赋值符合该本教材当中单位弹性定义,因为P1×Q1=P2×Q2,TR1=TR2,即总收益不变。也就是说,当某商品的价格发生了变动之后,不论这种变动是涨价还是降价,对于厂商而言总收益都没有任何影响。
  而在“马工程”教材的举例当中,对于单位弹性的表述是“如果价格由10变动到11,相应的需求量由100下降到90,此时需求具有单位弹性。”这个举例虽然在定义上来看并无不妥,但是价格变化却造成了总收益的改变。两本教材的举例不同,导致最终的总收益结果也有差别。那么,这种差别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从定义上看,显然马工程教材当中所举的例子是符合定义的。因为当价格由10变动到11,说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为上升10%,此时所对应的需求量由100下降到90,说明“Q”的变动比例为下降10%。此时价格变动的比率等于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因而符合单位弹性的定义。而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当中,对于此处的举例则是只给出了数值,并没有文字阐述。运用教材当中的数值具体分析,当价格从2上升到3的过程当中,价格变化的比率为上升50%,而需求量由30下降到20,需求量减少的幅度为“下降三分之一”,显然此时“P”变动的百分比与“Q”变动的百分比不同,不符合单位弹性的定义。
  但从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销售收入的关系上看,借用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教材的內容:“对于ed=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也就是说,如果商品是单位弹性的,不管“P”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厂商的收益。那么,根据刚才的分析,显然“高鸿业”版本的教材是符合该要求的。然而,“马工程”教材当中所举的例子却是“有问题”的,问题在于案例当中价格发生变化之后,厂商的总收益发生了变化。因为总收益从价格变化前的P1×Q1=10×100=1000,变成了P2×Q2=11×90=990。价格变化前的总收益比价格变化后的总收益多,TR1>TR2,即涨价会使总收益减少。如果是这样,相信不管厂商是谁,都不会主动升高价格,因为价格升高之后的总收益不如之前。
  三、差异的产生原因
  可见,从单位弹性的定义上看,“马工程”教材似乎更为标准。而从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来看,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更符合要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原因在于弹性计算方法的不同。
  众所周知,弹性在计算方法上有两种,即弧弹性和点弹性。弧弹性强调的是“价格段”:当价格变化幅度较大,可以划分明确的区间段,应当使用弧弹性;而点弹性强调的则是“极限状态”:当价格变化幅度非常小,变化“趋近于0”时,应当使用点弹性。所以,从两本教材所给出的案例来看,不论是哪一本,在介绍单位弹性时,都是在表达价格的“区间段”,所以明显应当使用弧弹性。
  那么,运用弧弹性的计算方法,将“马工程”教材中的案例数值带入到弹性的计算公式当中,能够计算得出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Ed=,结果符合单位弹性的定义;而从“高鸿业”教材当中的案例计算弹性Ed=,数值不是1,从计算结果上看这个得数是错的。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在于弧弹性在计算上是有缺点的,因为哪怕是相同的价格区间段,计算的弧弹性结果也会随着所选取基准值的不同而不同。以“马工程”教材的案例进行分析,若在计算的过程中选取另外一组数据,将“P=11”,“Q=90”作为基准值,带入到弹性的计算公式当中,则弹性的值就会变成ed=,计算结果同样不等于一,产生错误的结果。   四、差异所带来的启示
  针对弧弹性在计算上的存在的弊端,学界早已经提出了解决的相应方法,即“中点弧弹性”的计算方式。由于弹性计算涉及到价格和数量变动的百分比△P/P,但对于初始值P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比如,当价格发生变化,由P1变动到P2,则△P的含义非常清楚,就是P2-P1。但是,P的取值却既可以是P1也可以是P2,不同的P值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弹性系数,甚至会差别很大。中点弧弹性的办法则是当P1变动到P2,数量从Q1变动到Q2时,令价格P取中间值,即P=(P1+P2)/2,Q=(Q1+Q2)/2,再将新得到的P、Q分别带入价格弹性的公式当中,则需求价格弹性的公式就变为Ed=,再将两本教材案例当中的数据分别计算,带入到该公式当中就能够最大限度的还原两个案例的真实结果。经过计算,笔者发现“马工程”教材当中案例的弹性系数不等于1,而“高鸿业”教材案例当中的弹性系数等于1。这说明,两本教材之中,一本采用了中点弧弹性的计算方法,而另一本却没有采用。按照中点弧弹性的计算方法,对于高鸿业版教材所举的案例数值,取(P1,Q1)与(P2,Q2)的中点,则基准数据为“P=2.5,Q=25”,那么不管是与“P1=2,Q1=30”比较,还是与“P1=3,Q1=20”进行比较,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与数量变动的百分比始终是一致的。这样,“高鸿业”版本当中有关单位弹性的计算问题就解释明白了。而将“马工程”教材当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将P=(10+11)/2,Q=(100+90)/2带入中点弧弹性计算公式,弹性系数不等于1。“马工程”教材看似对单位弹性的定义表述的非常严谨,但由于没有采用中点弧弹性的计算方法,导致价格变化后计算出的的总收益与价格变化之前不一致。
  “高鸿业”版教材虽然对单位弹性部分的计算使用了正确的计算方法,但由于对计算单位弹性的方法解释的非常简略,更没有标注具体使用了哪种计算方法,致使初学者以为其案例不符合单位弹性的定义,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理解偏差。
  所以,对于经济学教材当中重要定义的解释,不能浮于表面,而要深入精髓;不能只看到文字解释里的僵化定义,而是应当对计算的方法做到活学活用;对于教材的定义中所使用的案例,不能只给结果,而要具体进行分析;不能只有单纯的文字解释而没有具体的数据计算。对于教材的编写,不能总以“泰斗”的身份自居,“高高在上”,而要从初学者的视角出发,对于容易出错的地方耐心地给予解释。
  参考文献:
  [1]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六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西方经济学》编写组. 《西方经济学》上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年.
  [3]张珂颖. 從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出发看定价策略[J]. 现代商业,2018(3):130-131.
  [4]管丽华. 浅析反转课堂在“需求-价格弹性”中的应用[J]. 管理观察,2016(22):103-105.
  (作者单位:沈阳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494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