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以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的高职院校迅速发展,为我国的社会建设贡献了大量的人才和基础性力量。然而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专业方向的增加,高职院校教学水平提升缓慢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了出来,教学中秩序混乱、效率低下,教师队伍鱼龙混杂、素质参差不齐等现象也是广泛存在。为此,笔者在对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精细化管理这一改革概念,并对其具体的落实途径进行了论述。希望本文的粗浅认识能够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管理问题 精细化管理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现今我国的高职院校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办学规模和招生人数的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同时也凸显出了高职院教学管理粗放、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此,高职院校迫切需要突破现有发展困境,并正在积极探索更加精细化、规范化的教学管理路径。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管理经验,针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路径,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发教育领域内的广泛探讨,从而促进我国高职教育模式不断由粗放式向内涵式的转化。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理念和教学管理模式普遍较为落后
我国的高职院校数量多、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对于一些民办性的高职院校而言,由于受到教育部门的关注和帮助程度较低,而自身对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内涵又存在者理解上的偏差,这就导致我国高职院校对于教育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全面人才培养的研究不足,很多高职院校仅仅将管理重点集中于入学率提升了多少、本年度的经济创收有多少,而忽略了学生的就业专业对口率以及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口碑,这种短视的办学思维,直接导致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落后,同時也会给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此外,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者普遍不能认识当前办学中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不能对管理模式进行积极的创新,这就造成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手段僵化、氛围死板,极大地限制了广大教职员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二)高职院校的教学制度还不够完善,教学管理中存在着较大漏洞
俗话说,要想发展,制度要先行,但是我国高职院校普遍没有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在一味追求办学规模扩张的同时,却忽略了管理制度的变更和创新,这就导致了办学规模与教学管理的不平衡,教学管理中存在着较大的漏洞。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固守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明显表现出了与时代发展、社会要求、现有办学环境的不适应性,教学中的很多问题不能被及时化解,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提高。
(三)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常态化不足,监督和检查不够到位
正是由于办学模式的落后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的缺陷,高职院校普遍没有建立与教学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监察和管理体系,对于教学工作缺乏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和评价机制,这就导致教师工作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此外,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监督,目前只存在于课堂教学管理的低级层面,却忽略了对于组织学生进行的课外实践以及校外实习等方面的管理与考核,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也严重不足,这一漏洞的存在,也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定位不准确、方向模糊等问题。
(四)高职院校从事教学管理的工作队伍整体素质水平不高
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中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组成复杂,不仅有从教师岗位上退下来,常年不接触教学一线的“老龄化”员工,而且有初进高职院校无教学管理经验的毕业生,由于他们普遍没有接受过管理学专业教育,也不清楚教学一线的工作细节,因此在教学管理过程当中,往往存在着胡乱指挥或者放手不管等极端问题,再加上教学管理工作队伍人员配备的严重不足,这些都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质量提升中的瓶颈。
二、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基于以上提到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就必须以现代化的教育思维引导做好教学管理理念、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工作,只有不断去除固有的粗放化管理模式的弊端,实现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才能有效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所谓精细化管理,最早出现于现代工作管理当中,它与规范化管理、个性化管理分属现代管理的不同层次。精细化管理着眼于分工的细化,将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切实落实到各个责任人身上,确保事项管理的全面覆盖,同时避免管理中的监管缺失和多头管理现象,以此来提升工作中的协作性和协调性,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以人为本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思想,精细化管理强调以人的价值的最大发挥促进事的发展。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内容及目标,即管理对象的细化(有针对性地实现人才的全面培养,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管理内容的细化(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确保管理效率的提升)和管理手段的细化(提高教学与教学管理之间的联系密度,保证教学与管理的同步发展)。
三、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实践路径
(一)做好课程设置,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课程设置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而只有实现课程的合理设置,才能保证实现教学的管理的精细化。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之下,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工作应该主要从目标定位、内容划分以及方法选择三个方面入手,在实现目标的科学细化基础上,保证教学与管理水平的同步提升。首先,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该从全面人才的培养需要出发,从学校的办学宗旨出发,从就业环境的变化情况出发,建立分层面、分阶段的精细化管理意识。高职学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好知识灌输与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教材的基础上,不断延伸教学内涵,以有效激发教职员工以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确保教学管理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其次,高职院校要重视做好教学内容的划分,要对教学活动展开精细的分析和论证,从而确定合理的课程内容安排和课程组织方案,并且不断提升课程内容安排中的普适性和层次性,使其在满足大多数学生要求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第三,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当中,应该进行教学方法的科学选择。在精细化管理的背景之下,怎样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是教学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根本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进行精准的判断,并充分发挥自由的创新意识,探索最新教学方法的引进和落地途径,比如在不同专业的不同课程上,做好任务驱动法、小组学习法、创设情景教学法等等,以确保课程效果的最大化,这些都是实现教学管理精细化的题中之意。
(二)建立教学管理的保障机制,确保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常态化和规范化
精细化教学管理属于一种事前的管理服务,要想确保其效能的发挥,就必须有相应的保障机制来“保驾护航”,为此,高职院校要在具体践行过程当中,不断探索相应的制度改革,在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确保精细化管理工作系统化、常态化和规范化的有用手段。现阶段高职院校实现精细化教学管理的首要目标,就是捋顺工作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内容和逻辑关系,从而建立一套较长时间内稳定有效的工作方案,以此作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准则,从而确保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要将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内容,如教学培养方案拟定、考务认证、教学档案管理、教学监督、教研活动等进行细分,并将数据化的管理方法引入到工作效能考核评比当中,以此作为相关人员奖励、晋升或者约束、惩罚的关键性依据,从而整顿高职院校内教学管理的风气和纪律,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日。
(三)构建高质量的精细化管理团队,促进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
精细化教学管理的顺利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队伍工作水平,高职院校一定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团队的建设,通过组织定期学习、培训、讲座以及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更新教师的工作思维,帮助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精细化管理意识,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不断促进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更新。
结语:精细化教学管理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改变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现状问题的关键性方法,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在教学精细化管理上的精力和物力投入,从而创造性地、针对性地运用精细化管理举措,实现高职教育的稳步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759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