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财务预算管理在国企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不仅要求企业能够不断提高内部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求国有企业能够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建立财务预算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国有企业管理状况的评价和考核。本文结合笔者所在企业上级国资监管部门对市管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对财务预算管理在深化国企改革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经济效益
  随着经济政策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企业发展有了较大的进步,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有了较大突破。而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运用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能够有利于管理制度的改进以及优化,进而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优势。因此,财务预算管理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财务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一)有利于国有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国内经济形势的转变,使得国有企业开始实施相关的改革工作。而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有利于企业改革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进而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发展工作的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属于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内容,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二)有利于做好预算管理目标的匹配。对国有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国家资产监管部门能够通过预算管理数据和信息,了解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以及改革进程。而且,也可以运用预算管理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工作考核机制,进而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实施全面的监督。国有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根据上级财务预算管理内容进行细化,同时将企业经营目标与预算管理目标统一化,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统一化,进而更加高效地配置企业的各项经济资源。企业工作人员要根据单位目标与上级预算管理目标及时调整自我经营管理行为,确保企业或者上级部门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能够为考核评价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国有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以及管理考核体系,能够科学合理地评价企业资源运用效率,从而总结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或不足,进而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实现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目的。总体来说,国有企业深入改革过程中,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能够提高更加科学合理地做好社会资源的配置。并且,财务预算管理能够对企业或者上级战略发展目标进行细化,进而科学合理地安排内部各项经济资源,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财务预算管理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待完善和深入开发。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国有企业改革也开始引入预算管理信息化工作模式。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信息化工作体系,能够提高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效率,同时也能够发挥大数据功能为预算编制和考核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然而,国有企业未建立适当的预算管理系统,或者建立的预算管理系统与企业经营管理内容不匹配。总体来说,国有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不完善或者未充分开发运用,从而使得预算管理效果不佳。
  (二)国有企业建立的预算考核指标不符合企业经营性质。国有企业的职能差异使得企业分为三种类型:政策性企业、服务性企业、经营性企业。而且不同职能类型的国有企业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有所差异,从而使得其经营模式和经营目标也差异较大。然而,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考核指标设置较为单一,不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预算考核目标。同时,很多国有企业的考核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比如:有些国有企业重点对经营绩效等指标进行考核和评价,而较少针对内部管理效果和效率进行考核。国有企业需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然而企业却未建立有效的社会责任考核指标,从而使得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考核体系流于形式。相比于一般民营企业来说,国有企业必须要建立符合内部经营性质的预算考核体系。而当前运用的预算考核指标却不能够与国有企业的经营性质相匹配,因此必须要改进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和考核机制。
  (三)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目标脱离企业的整体长期战略。很多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目标往往注重短期经营目标或短期经济效益的考核,而忽略了企业长期发展规划。正是由于企业的短视行为使得财务预算管理目标严重脱离企业的长期战略,导致企业短暂“繁荣”而后劲不足。同时,不同预算期间的管理目标关联度和契合度都比较低,从而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有企业建立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时,要结合长期战略内容,做好预算管理与长期战略的融合工作。
  三、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中的高效应用措施
  (一)重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深刻认识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是一项“一把手”工程,应当引起企业领导层、决策层的足够重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把预算编制与年度规划结合起来、与企业重要决策结合起来、与工作执行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企业上下同心、财务预算贯穿始终,从而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管理系统,实施信息化的管理系统。目前,网络信息技术在管理系统建立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国有企业也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共享管理系统,进而提高整体管理的效果和效率。要建立共享管理信息系统首先要以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为主要平台,借助统一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使企业内部能够更加高效地获取对应的预算管理信息。国有企业建立共享性质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时,要考虑企业的经营性质,同时也要考虑不同行业与不同地区的经营特性。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共享财务预算管理系统,才能成为国企改革过程的催化剂。如果制定的预算管理系统不符合企业的经营性质,不但不能提高其整体管理效果,甚至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国有企业建立的共享预算管理系统,必须具有国有经营性质的特征。
  (三)建立符合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的预算管理考核体系,正确评价预算管理效果。国有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时,必须要建立必要的考核机制,才能够确保预算管理效果的实现。因此,科學合理的预算管理评价制度和考核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而国有企业的经营性质不同于一般民营企业,所以国有企业必须建立具有社会责任的预算管理考核体系。而且,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有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所以必须要根据企业社会责任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考核指标以及评价机制。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够为社会公众服务。因此,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过程中,建立较为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考核体系不仅能够做好经济效益提高的监控工作,同时还要评价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际状况。
  (四)国有企业改革要尊重市场运行规则,不断优化企业各项资源的配置。市场经济形势下,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不仅要保护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和进步,同时也要正确引导国有企业之间实施良性的市场竞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过程中,要求企业能够尊重市场发展的各项原则,进而使得通过市场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企业内部的经济资源。而且,我国运用市场导向实施企业资源配置已经有了较大的进展,所以由市场发展不断优化和改进企业资源配置是科学合理且有效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会面临更多的市场发展规律。所以,国有企业要通过很多的市场机制影响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使得企业能够更大幅度地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四、总结
  市场经济运行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已经初见成效。而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中,依然存在问题或者不足。比如: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待完善和深入开发;国有企业建立的预算考核指标不符合企业经营性质;以及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目标脱离企业的整体长期战略。国有企业要根据这些问题,结合我国市场的发展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改善措施。财务预算管理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应用时,要求其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吴文鹏.基于国企改革视角浅谈财务预算管理[J].经贸实践,2018 (21).
  [2]吴新美.大型国企财务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结合研究[J].财会学习,2016 (18).
  [3]阳小华.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相结合的分析[J].财经界,2015 (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892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