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心理障碍疾病患者为主的低收入人群安置问题调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新施行的宽松人口落户政策的出台,以及极具潜力的发展前景,西安市已成为全国人口吸引力最强的城市之一。但与此同时,许多不良因素也在不断产生、暴露和发展。本文主要从证实角度出发,分析西安中心城区以心理障碍疾病(即精神病)患者为主的低收入人群的安置问题。通过实地调查走访,运用调查、观察、文献研究、定性分析等调研方法分析得知,低收入人群在安置分配上存在众多隐患。深入思考后,本文提出具体改善意见,希望对心理障碍疾病患者及其他低收入人群的安置改善有所帮助。
  关键词:心理障碍疾病患者;低收入人群;安置;生活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改革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的不断壮大,城市分配水平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低收入人群”这一群体的住房问题已成为各城市正着手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各地政府提供了廉租房来确保其有正常的住宿起居,但现如今社会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在各个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生存状况方面,低水平的人力资本、较低的社会组织参与程度以及缺少的制度体制保障,导致了城市的低收入人群所拥有的私人关系型社会资本、组织型社会资本以及制度型社会资本存量严重不足,致使他们处于城市社会的边缘状态。低收入人群对城市社会积极主观适应的效果不佳,社会文化适应很差,虽然城市的生存适应度较高,但层次较低。
  目前我国仍有低收入人群属于非正规就业,大部分低收入人群就业层次和技术含量较低,对体力和年龄的依赖性较大,工作条件差、收入不稳定等这一系列的现象和问题使我们对于低收入人群在城市的生存状况非常关注,而本文主要探讨的对象则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群体——心理障碍疾病患者。2016年10月10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根据我国部分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超过1亿人,其中1600万人是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其余大多数是抑郁症、自闭症等精神障碍或心理行为障碍患者,如此大规模的群体,导致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现今关于这一人群的居住状况更是受人关注。本文以西安市米家崖廉租房小区为例,通过对此小区的具体调查,从而了解以精神病患者为主的低收入人群真实安置情况,深入思考后,提出了合理意见。
  1小区简介
  米家崖廉租住房小区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河西路以西,华清东路以北。占地面积约100亩,规划建设总规模29.5万平方米,其中廉租住房26万平方米,5201套,配套设施用房3.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3750万元。客观来说,小区环境较好,水、电、天然气、采暖、有线电视等设施也均已入户。可以说,在生活条件上,该小区对廉租房住户提供的基本条件已达到现代化小区的标准配备,并已符合正常人群的基本需求。
  然而,据调查走访发现,在住户近距离的空间和住户的日常生活上,都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及所暴露的问题,详情如下。
  2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1居民类别
  居民类别过于复杂是这个廉租房小区的一大“特色”。除了近半数精神病患者之外,还居住着各类残疾人士,无业游民,其中包括中老年单身男女、瘾君子、已出狱的罪犯、伤残退伍军人等,這无疑是这个廉租房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精神疾病患者过多,直接导致小区无法按正常人的行为约束方式要求大部分居民。所以,在这个低收入人群居住的大环境里,精神疾病患者占比过大一定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2.2公共服务设施
  整体来说,小区的硬件设施覆盖全面,除了水、电、天然气、采暖,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全部入户之外,社区服务站、便民超市、室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室、健康理疗室、群众工作站、爱心互助点、爱心食堂、穆斯林礼拜点、微型消防站等生活类的公共服务设施也是非常周全。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在小区的众多公共服务设施中,除了基本服务设施,例如便民超市、活动广场外,其余服务设施使用率非常低,文化活动室、健康理疗室等只有少数人利用,爱心互助点等设施更是无人光临,政府和物业准备的这些有益于群众的设施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既浪费了资源,也留下其他隐患。所以,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率也是对心理障碍患者和其他居民的有效管理方式,理应继续完善。
  2.3居民生活水平和状态
  精神疾病患者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生活水平低下,日常生活状态消极低沉。首先,除了少数的家庭居住之外,很大部分的居民为单独居住,这些居民普遍年龄偏大,身体或心理残疾,甚至还要抚养着幼儿一起生活,大多人本不宜单独居住,而迫于客观原因又不得不单独生活,因此,这些居民极其缺乏关心与监护。从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状态看来,以心理障碍患者为主的低收入人群安置问题仍存在显著问题。再加上劳动能力低,社交沟通能力差,难以适应社会,不能融入新的社会状态,导致收入微薄甚至零收入,多半仰靠国家的低保补贴。
  3对基本情况和调查数据的分析
  3.1客观因素
  第一,无精神病福利院。宏观考虑,小区出现众多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精神疾病患者过多,若能将这些患者集中照顾,则即保证了这些病人的稳定治疗和健康生活,也有助于改善其他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出现如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无专业照顾和管理治疗精神疾病患者的机构,例如精神病福利院。
  第二,小区内缺少专业医疗人员。在无法满足统一照顾和管理精神疾病患者或有突发状况的情况下,小区缺少了专业的医护人员,来对这些病人进行日常的照顾,从而造成了小区内状况频发。所以,小区内日常要配备专业的心理障碍医护人员,以维持日常生活秩序。
  3.2主观因素
  第一,居民素质普遍较低。除心理障碍患者外,小区其他居民也不具备良好素质。超市赊账,高空坠物,宠物走廊、广场随地大小便等现象频繁,甚至有些居民明明养着名贵的宠物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拖欠数十元的房租。由此可见,居民的素质问题也是安置低收入人群时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第二,居民生活缺少关心。根据走访调查并结合小区居住人员年龄得出,正因为小区内住着多数的无法独立生活的患者和残疾人,才更需要有人去负责关心和照顾他们,至少每月每周走访一次。这样才不会出现家中老人已死数日而无人知晓的悲剧。
  4结论与讨论
  4.1居民类别
  由于居民住户的复杂性较高,小区位置相对较为偏远,居住人士大多为社会底层人士,政府在安置这些人员时没有完全考虑到住户所需,没有提前去和周边正常住户进行沟通,所以由此生出的问题比比皆是。小区的人文服务缺少,社区安全保障仍存在隐患,精神病患者子女的入学率、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救助、周围正常的居民对精神残疾人士的看法及态度等问题得不到改善。小区物业人员的配置欠妥当,小区内部酗酒、打架斗殴等不良现象也随处可见。
  4.2周边环境及社会基本服务设施
  除去一些基本的生活必须可以由小区物业提供到位,其他的基础设施投入使用率低,小区内部的服务站、棋牌室卫生情况脏乱差,文化活动室使用率低,没有专门的人员管理,小区外部超市、商场、医院、派出所系统还未完善和投入使用,因此确保不了正常的生活。
  4.3低收入人群的生存状况
  低水平的人力资本、较低的社会组织参与程度以及缺位的制度体制保障,导致了城市的低收入人群所拥有的私人关系型社会资本、组织型社会资本以及制度型社会资本存量严重不足,致使他们处于城市社会的边缘状态。没有劳动力,社会适应能力差、難以接触最新的社会动态、工作条件差、收入不稳定、子女就读情况差、基本社会保障不够完善、小区内外部卫生状况脏乱差、人员涣散、住宿周边人员杂乱、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消极、小区内部公共设施多次遭到破坏。
  5针对上述现状有必要采取相关的改善措施
  5.1分类居住,合理安置
  由于居住人群的复杂性、人口众多性、精神疾病患病群体的多样性、理应分流分配住房,分拨安置,让每一户患者能够享受到其他正常家庭的理解和关怀,同时也能避免患者之间更大的冲突。在选择安置地点时应提前与周边群众做好沟通工作,因为精神残疾绝不仅仅等同于人们误解的“精神分裂”,包括严重的多动、焦虑等多种障碍,应提前做好安抚疏导工作来减少患者的不安以及周围住户的担忧,为解决患者与患者之间,患者与正常住户之间的矛盾,让患者提高生活幸福感,得到社会的关爱,让小区内部更为和谐,减少安全隐患,政府为患者建立福利院,配置专业的医疗人员是最好的途径之一。
  5.2提供更完善、更适用的公共服务设施
  首先应该确保每一位入住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而这些人员是特殊群体,则更应该确保基础服务设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到位,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医治和救助。应加强患者的个人隐私保护权益,确保他们自身的权益得到最基本的保护。小区应该配置专门的医护人员,定期分拨给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疏导安抚,确保他们在入住期间能够减少对自身及他人的伤害,小区周边应配置超市、商场,确保住户的日常生活能顺利进行,同时应配置小学初中,确保住户的孩子能够有学上、上得起学。
  5.3利用关于精神疾病相关规定约束小区管理
  所有精神病患者或作为精神病患者治疗的人均应有权受到保护,不受经济、性行为或其他形式的剥削、肉体虐待其他方式的虐待和有辱人格的待遇。每个患者应有权在最少限制的环境中接受治疗,并且得到最少限制性或侵扰性而符合其健康需要和保护他人人身安全需要的治疗。
  4结束语
  有研究显示,社会歧视、社会偏见、担心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等因素导致精神疾病患者不愿进专业机构治疗,是影响精神疾病治疗和康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正确对待精神疾病患者,首先要让周围正常住户对其持有正常的心态,友好地和他们相处。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向精神疾病患者抛来橄榄枝,让他们有更好的生活体验,让他们体会到社会的温暖,如果我们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和爱心来对待他们,社会也会因为我们的点滴付出更加和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984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