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发展中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爭,必须切实做好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才能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就目前而言,不少企业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缺乏对于内控风险的评估和预测能力,导致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本文从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就其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和完善策略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面对新的发展环境,企业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市场环境分析,构建起更加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实现风险管控,提升对于各类风险的预测、评估、防范和应对能力,实现对症下药,以此来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于企业而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风险控制则是内部控制的实质。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实际上并没有重视风险管理,没有构建起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导致其在开展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
  (一)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烈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双重竞争压力,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风险管理工作变得尤其重要。但是很多企业缺乏强烈的风险管理意识,在开展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一味关注财务方面的问题,对于风险管理不够重视,管理人员没有能够真正认识到内控风险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更加没有意识到内控风险管理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内控环境,很容易忽视风险因素,对于风险的抵御能力严重不足[1]。
  (二)风险治理结构不完善
  完善的风险治理结构同样是企业开展内控风险管理的关键,但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并没有能够形成完善的风险治理结构,管理层依然是内部控制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权力体系受损,内控制度的落实也变得困难重重。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于上市公司,需要设置完善的权力机构,如董事会、股东大会等,但是缺乏完善的法人结构,导致企业在设置权利结构的过程中,出现了机构职能重叠的情况。公司董事会对于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的制定需要负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无论是董事会成员还是企业财务,都不能绕过董事会独立签订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就会对企业内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产生影响。
  (三)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
  在国内很多企业,都没有能够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这也是风险管理工作无法得到顺利实施的主要影响因素。面对新的市场环境,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很容易诱发相应的风险和隐患,因此,需要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做好企业风险的识别、评估、预测和应对,保障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而实际上,很多企业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意识,并没有能够形成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影响了内控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
  (四)内部监管机制不合理
  对于企业而言,完善的内部控制需要包含更多的规章制度,实现对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约束,以此来保证内部控制的效果,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在制定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要求企业领导和监管部门将监督管理的作用切实发挥出来,这样才能保证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和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受不合理的内部监管机制的影响,监督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联系,本身的监督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加上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在工作中存在非常严重的形式化问题,很容易给企业带来内部控制风险[2]。
  二、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及完善策略
  (一)树立内控风险管理意识
  市场经济环境下,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会对企业的经营风格产生直接影响,更关系着企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能够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价值观念充分体现出来。基于此,企业管理层应该树立起相应的内控风险管理意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面临的各种风险。风险管理观念和意识是企业对于风险的认知与态度,要求企业全体员工的广泛认可,才能切实实现对风险的评估和应对。在开展内控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做好宣传工作,构建起相应的内控风险管理环境,确保所有员工都可以形成对于各类风险的清醒认识,自觉提升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使得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及时发现和上报风险,为风险的管理和防控奠定良好基础。
  (二)完善内控风险治理结构
  企业在开展内控风险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在董事会、经理层和股东大会之间形成相应的权力制约体系,确保其能够实现相互制衡,协调运转。完善的内控企业治理体系应该包括业务执行系统、民主管理系统和内部监督系统等,需要将董事会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对其监督核心地位进行肯定。同时,应该强化独立董事对于企业的监管力度,将其薪资待遇与企业风险挂钩,从法律层面明确独立董事的责任,提升其专业素养,构建起完善的人才库,确保企业能够依照自身的实际需求进行人才挑选。另外,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对于一些特殊事项,可以成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挑选专业人才来对相关问题进行处理。例如,企业可以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帮助企业开展风险识别和风险防范工作,于其职责范围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完成风险传递工作,做好金融工作风险的评估,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三)健全内控风险应对体系
  在针对企业风险事项进行识别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做好风险的识别预警,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构建起健全的内控风险应对体系,以此来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落实。同时,管理层需要对企业风险进行细化,将其分为业务层面风险和公司层面风险,从企业风险的诱发因素着眼,将风险分为内部因素诱发的战略风险、组织风险财务风险,以及外部因素诱发的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等。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做好风险分析及识别,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潜在的风险隐患进行识别判断,以此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四)注重内控风险监督管理
  无论是内部控制制度还是风险管理机制,想要在企业中得到有效落实,就必须将监督部门的作用切实发挥出来,制定出完善的内部审查制度,充分保证监管部门工作的独立性,在获取企业领导支持的同时,也应该对可能存在的管理不到位或者职权滥用问题进行防范,配合有效的监督管理,保证良好的工作效率。从监督部门的角度,应该立足企业发展情况,制定出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开展有效的风险评估,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指导,以此来保证内控风险管理的合法性。同时,企业应该建立起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为风险识别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确保任何一个项目都能够经过相应的风险识别和评估,这样能够帮助企业认清自身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机遇和风险,提升管理决策制定的合理性和针对性,以此来实现风险的有效规避,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3]。
  三、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以及更加严峻的挑战,想要实现自身的稳定健康发展,应该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强化对于各类风险的防范和应对,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以及造成的影响。越发巨大的竞争压力,要求企业要加快财务风险管理体制的建设和执行,在确保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引导员工树立起相应的风险意识,以此来营造出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强化员工对于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确保企业可以更加从容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璟威.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 (02):149-150.
  [2]彭杰.论全面风险管理推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创新[J].纳税,2019,13 (02):275.
  [3]初燕燕.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 (12):145-1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26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