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产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制造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是管理者的永恒任务。因为它是制造企业生产和发展的保证,也是制造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凝聚力,走向世界前列的动力源泉。那么如何有效地控制成本呢?本文通过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制造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改进措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综合效益
众所周知,企业的发展存在四个阶段,其中在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型时,企业原有的经营模式得到了挑战,一方面企业需要由原有的粗放化的管理向精益化生产转型,另一方面企业成本管控的相应数据支撑的要求也需要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成本管理的作用得到凸显。成本管理的内容主要分为:成本核算、分析、决策、控制等有关企业成本方面的科学化管理。成本管理的方法包括: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预估等几个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不只是相关财务人员的工作,也需要协调企业中的各个部门综合进行的管理模式,在以价值链最大化为导向的前提下,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每一环节,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以最低的综合成本达到最大的价值链输出。
一、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作用
(一)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保障
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利润=收入-成本费用”这个会计的恒等式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那么企业的利润来源无非就是提高收入,或者是降低成本费用。相对收入有更多的不可控的因素,充分考虑自家开销,注重费效比变成企业的重中之重。换句话说,当企业的利润收入与生产经营所支出的成本已经达到固定的范畴下,只能通过优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来提高企业的利润额。所以,企业发展中,成本管理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二)提高企业在市场经营中的实力
企业的生存压力来源于两处:一个是外来因素,一个是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企业之间的竞争,相关政策,市场导向及全球经济大环境等等方面的影响。内部因素包括:企业员工的专业能力,企业文化及企业经营发展策略等等。企业经营发展中,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提高企业对抗外部竞争实力,提高内部结构优化的能力。所以企业在面对复杂的外来因素的过程中,完善好自身,识别内部风险并对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日趋重要。这也是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的必经之路。
(三)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要想持续、有效地发展,一方面在发展战略上需要寻找蓝海市场,另一方面需要对现有产品线进行提升和优化。其中第一点需要企业具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来支撑。利润空间的来源就必须对成本进行管控,精益化生产必不可少。企业经营活动中,销售是盈利的、打折的还是贴现的,都是有限度的。在此之后,企业应尽一切可能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寻求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方式,让企业的生命力增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的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不够重视
制造公司很少独立开发和生产产品,就算有研发也不对产品成本负责。企业通常根据客户订单安排生产计划任务。在接到订单后调度生产计划方式下,时间久了,就形成只完成客户要求的订单习惯,在生产中也没有对生产成本进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沉没成本慢慢堆积,这也是为什么诺基亚到最后说:“我们没做出什么,但是我们输了。”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大多在生产一线员工内部晋升,管理质量低下。随着多年的实地工作经验,对生产的工艺能够很熟悉,但缺乏必要的管理理念,没有成本管理的概念。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只关注产品的生产以及质量,而忽视生产成本[1]。
(二)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管理效果低下
目前,制造企业普遍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或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应该注重的问题。所以,在成本管理相关制度以及绩效考核制定的时候,只是将任务的制定范围设定在财务部和部门经理中,部门中的员工并未参与到成本控制之中,从而使那些精通成本管理的人不了解产品,而那些精通产品的人则不了解成本管理。同时,在具体的管理体系中,成本管理已经习惯于事后核算和分析,不再注重过程控制管理。财务分析虽然可以为下一步管理措施的完善提供依据,但不能恢复当时的记录,也不能弥补所造成的损失。更麻烦的是,这样一个不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会导致重复错误的反复发生,从而使成本管理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三)成本核算的方式落后,方法单一
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相对简单。目前,基本上是基于实际成本核算的成本体系,即只符合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简单地将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成本计入产品。计算方式的单一,导致了成本的计算存在偏差,没有办法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所以,导致了成本管理知识存于表面,没有系统的、完善的核算方式,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
(四)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有待加强
制造企业需记录、分析和奖励生产过程中节俭现象,针对浪费损害现象需要予以处罚,反之要给予一定奖励。许多制造企业缺乏规范、没有详细的绩效评价指标,缺乏合理的员工工作质量评价体系。个人绩效与个人收入之间没有直接关系,这不仅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而且一旦成本管理出现问题,就会给有效的责任识别和惩罚带来阻碍。
三、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有效策略
(一)制造企业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进行成本管理
对于制造业来说,产品的研发和设计是将企业价值提升的重要表现,产品的研发和控制阶段也不能忽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以美的集团的生产研发为例,在新产品、新功能研发过程中,对研发产品的生产质量和价值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既保证了质量,又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具体而言,美的集团从价值工程目标的合理选择新产品的设计方向,对新产品的市场需求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同时对新产品的使用功能进行评价、新产品的分析与评价、研究开发方案的测试与验证、新方案的实施与科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各方面落实到实处。
(二)制造企业在产品采购的过程中进行成本管理
采购方面,需要相关部门管理者对市场定期进行价格,质量,及相关技术方面的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目前市场状况下应该选取最佳方式。有效的结合市场形势、价格、质量、技术四者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结合,寻找最佳点。以鞍钢为例,鞍钢对于采购环节进行了高度重视,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运用专业的分析方式对采购目标成本进行分析、规划。同时,对采购原料的质量进行严格要求和管控,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目标成本的制定。另一方面,需要將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进行分析,确保实际采购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在控制采购成本时需注意,首先应制定相关的控制标准和控制方法策略,在遇到质量与价格之间产生矛盾时,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其次,对每一阶段的采购进行市场调研,确保采购的原材料价格与市场价格相符。再次,对于原材料的审计和监管方面也应该将此项费用记录到采购的成本控制中,并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方便日后的责任落实和追究。最后,综合多方面因素,完善采购计划,以此来降低采购成本。
(三)制造企业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进行成本管理
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环节就是生产环节的控制,控制的主要内容就是生产材料、劳动力和费用的合理控制。现阶段,企业管理者应建立和完善定额回收制度,依靠企业编制的定额控制材料消耗,提高材料利用率,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检查原材料消耗情况,对原材料的消耗和使用进行及时的控制和监督,管理者对于成本超额问题需要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进行有效的成本优化,从上到下逐步找出超支和储蓄的具体原因,并对具体部门和个人的原因进行细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成本管理是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部分。生产制造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成本管理体系,制定管理目标,在各个环节渗透成本管理的思想,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降低生产制造企业的成本浪费现象,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朱克俭.中小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8 (29):124+1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263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