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制造业企业会计核算的有效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制造业企业也在开展企业现代化管理之路,而财务管理的转型是其中的组成部分。虽然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从重核算转移到重管理,但会计核算是支撑整个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所以对会计核算的研究讨论是加强企业对财务管理认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制造业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主要从制造业企业目前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并研究相关优化对策。
关键词:制造业;会计核算;优化对策
一、制造业企业会计核算概述
(一)会计核算内容
制造业企业经营的主要业务在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所以制造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分为三部分,即原料采购、产品生产以及销售。同时,这个流程也是制造企业资金支出循环的过程,故而制造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有融资核算、原料采购核算、生产环节资金核算、销售核算以及最后的财务分配[1]。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经营周期中也伴随着资金的流转,所以企业资金核算的准确性是保障企业或者真实运营数据的基础。
(二)会计核算意义
制造业企业在经营周期内会产生各项数据,包括各种原料的采购数量、价格、总价以及生产耗材、销售投入等,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资金的投入和回笼,制造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回笼资金减去投入资金后的结果最大化。一般来说,制造企业想要实现这个目标有两个途径,一是提高营业收入,但在目前高竞争的环境下,制造企业的盈利空间被大幅缩减;二是减少投入资金,即降低企业经营总成本。在实现这个目的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获知各活动环节的细节,管理层需要准确掌握企业经营各环节的资金投入情况,而这涉及到会计核算。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一方面促进了企业掌握财务状况以及分配利益的合理、有效性;另一方面也推动企业更好地调整和员工、投资者之间的关系。另外,会计核算这项基础工作也对企业制定公司决策以及各种预算方案有较大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会计核算影响着制造企业的盈利和发展,是企业开展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
二、制造业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下,制造业企业的经营模式遭受到较大的冲击,为制造业企业带来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机遇,加快了制造企业的现代化企业管理进程,同时也促进了制造企业的财务转型。不过制造企业在会计核算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这个进程。从实际的分析中可以得出[2],目前制造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会计核算基础不稳固。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依赖于会计信息的收集完整性,所以制造企业需要保证会计核算基础资料的完整性,但实际上大部分制造企业会计核算人员所获得的资料都不完整。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会计核算认知不全面
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不管企业采用人工核算还是系统核算的模式,核算的范围以及方法都是相关管理人员制定,而一旦管理人员对会计核算的认知不足,就会导致核算资料收集不全面,从而影响会计核算结果的有效性。而在实际中,一方面受到传统核算思想的影响,一方面对财务转型认知不足,使企业大量锐减会计核算管理人员,同时也减少了对会计核算的重视,进而导致制造企业的会计核算容易出现问题。
(二)难以达到内部制衡,效率得不到保障
內部制衡是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主要帮助制造企业构建一个理想的内部环境,明确各部门权、责,并对企业各部门行为进行规范。其中,内部制衡负责保障企业各层级权利分配和使用的合理性,通过岗位牵制、部门牵制等形式达到监督的作用。所以,当制造企业内部制衡失效时,企业权利分配和使用的合理性就得不到保障,各方案的实施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员工的行为也难以得到有效的规范,导致企业难以确保会计核算所使用的基础资料是否完整、真实。内部制衡的失效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企业内部控制的不健全,导致企业管理层或者员工容易出现违法乱纪行为,比如制造假的采购发票、不合理的费用报销等,影响会计核算的真实性。
(三)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
在大数据以及云计算时代下,制造企业的会计核算目前处于从人工核算到系统核算的转换过程,在新模式下,传统的核算模式并不适用,但一方面由于企业对财务信息认知的不全面,多认为是采用计算机的模式开展工作便是信息化,企业内部资源难以做到共享;另一方面,部分制造企业多重视盈利,主要投入在产品生产上,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投入较少,从而导致大部分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进程较慢,企业数据信息难以共享,使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数据在传输、交流中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影响企业会计核算的有效性。
三、优化制造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制造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企业可以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优化会计核算,具体建议如下:
(一)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程序和制度
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程序和制度是为了保障管理人员可以得到较为准确、完整的核算资料。目前实际上由于ERP系统的运用,所以制造企业在核算时主要以核对后的电子票据为主,基于此,制造企业要规范用于核对的原始票据使用程序,同时加强对各类凭证的管理。同时加强对ERP系统功能的研究,不断减少系统程序和实际所需程序之间的差异。另外,制造企业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或者完善内审制度,单独设立内审部门,由专业的内审人员取代财务人员负责相关考核标准以及监督方案的制定。同时,对企业会计核算状况开展实时监管,及时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督促改进,并对改进效果进行监督。
(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在提升制造企业会计核算有效性的过程中,还需要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助力。在具体的实施中,制造企业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营造一个较为理想的内控运行环境。一方面加强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同时明确各部门、各员工职责,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强建设内控监管机制,严格遵守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在各岗位、各部门之间形成内部制衡。另外,审计部门也要负责对企业内控制度的监督,及时发现内控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关人员进行改进。通过对企业内控机制的完善,规避或者减少员工行为不合规问题,提高了基础资料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制造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3]。
(三)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
制造企业会计核算有效性的发挥还依赖信息建设人员、内控管理人员以及会计核算管理人员等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首先,制造企业可以通过邀请专业人士开展学习培训的方式单独加强各部门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员工对各自工作内容的理解。其次,制造企业还要加强部门员工之间的沟通,比如通过加强信息建设人员和会计核算管理人员的沟通,加强系统核算板块功能的有效性,通过加强内控管理人员和会计核算人员的交流细化规范员工行为的细节等。员工专业能力的提升极大地减少了人工误差,从而提高了制造企业会计核算水平。
四、结束语
制造企业的稳健发展是保障国民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制造企业的经营环境波动较大,其中蕴含着较多不确定的因素,可能导致制造企业的经营受到损失。为了保障经营的稳健性,企业必须及时掌握最真实、准确的经营信息,故而企业要加强会计核算的有效性。针对目前制造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企业可以从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程序和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以及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入手,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究适宜本企业发展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林静.制造业企业会计核算有效性提升策略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 (07):164-165.
[2]郝常兴.如何提升制造业企业会计核算的有效策略探讨[J].财会学习,2018,201 (27):97-98.
[3]孙贵贞.机械制造企业会计核算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财会学习,2017 (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263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