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在其开展的各项财务活动中,财务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一种不确定的存在。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也是如此,其在运营过程中同样存在财务风险,这主要是与国有企业的制度特征、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法律地位和财务风险敞口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从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角度入手,对其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思考给出了相对应的防范策略,希望以此来帮助国有企业提升财务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的能力,从而为其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财务风险 识别 防范
  一、引言
  在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其主要职责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2017年对国有企业而言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对国有企业的股权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开始从一股独大向多元持股方向发展。这一转变过程对国有企业的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不仅要关注形式上的改变和完善,更需要对自身职责进行有效落实;需要对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运营管理的实际状况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效联系,客观、实际地对自身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与评估,并积极采取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这对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自身运营管理以及财务活动过程中因为不确定性而产生的,它在一定的范围和时间内会造成实际的财务成果与预期成果存在较大出入,这种出入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财务运营状况产生较大影响。根据财务风险的来源,目前国有企业所存在的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5类:
  (一)筹资风险
  这主要是因为宏观经济环境以及资金供需市场的变化,导致国有企业在对资金进行筹集的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性而对财务结果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二)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指的是国有企业在投入资金之后由于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对企业的收益产生影响,使其与预期的收益出现偏差的风险。
  (三)经营风险
  所谓的经营风险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营业风险,指的是國有企业在自身的运营与管理过程中由于供应、生产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对国有企业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其资金运转缓慢,影响企业价值的变化。
  (四)存货管理风险
  如果国有企业的存货较多,就会致使产品出现积压,对企业的资金占用而形成较大风险;如果存货太少的话又有可能致使原材料供应不足,对企业的正常生产产生影响,更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对客户的违约,对国有企业的社会信誉和形象造成影响。
  (五)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指的是国有企业的资产在转移现金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或者是不正常现象,抑或国有企业的债务、付现责任难以如实履约。
  对财务风险进行分类,有助于国有企业对风险进行更好的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和防范。
  三、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一)战略层面
  国有企业战略层面的财务风险主要是与企业所存在行业的状况、监管和法律环境有着较大关系,也与国有企业的内外部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是多元化的。国有企业战略层面财务风险的评估,是企业整体损失所形成的一种不确定性,如果在战略层面发生财务风险,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一般是比较重大的。
  (二)经营层面
  国有企业在经营层面的财务风险主要是受到市场需求变化以及生产能力和价格竞争的影响,对供应链管理以及成本控制不到位,或者是对某些法律法规解读和了解不清晰,难以实现国家相关方面的监管要求,比如说节能以及环保相关要求与标准。此外,还与国有企业的复杂程度和自身规模有关。国有企业在经营层面的财务风险指的是有可能对企业的战略实施以及企业目标的实现造成不良影响,主要包括一些重大的情况、事项或者是不作为而存在的财务风险,往往会造成不好的财务后果,而且一般情况下其影响是比较大的。
  (三)合规层面
  这主要与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构设置的合理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国有企业的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岗位设置和职责权限划分是否清晰有着较大联系,对内部控制程序的设置以及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开展了有效的监管、考核评价和监督体系是否完善有着较高的要求。国有企业在战略合规层面所存在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引起的,通常情况下是由于企业出现了不正当的行为而产生,并且对财务结果具有一定的侵蚀性,影响一般比较严重。
  (四)报告层面
  国有企业在报告层面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的股权结构、管理层质量和相关的内部控制因素进行有效分析。报告层面所存在的财务风险主要是因为报告错误或者是出现徇私舞弊行为,导致出现较大的报告错误而产生财务风险,其所产生的后果及影响是比较广泛的。
  国有企业要想对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必须突破传统观察、检查手段的局限,尽快建立并完善合理的财务风险评估框架和体系,这有助于国有企业对自身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理解、分析和预防。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科学和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往往会存在一定的机会主义行为,盲目地跟风投资;但是自身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水平达不到要求,很容易出现财务风险。所以,国有企业相关人员需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对财务风险形成正确的理解,有效地识别、科学地分析以及有针对性地预防。
  四、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积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国有企业在目前开展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激发国有企业的发展潜力,增强发展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对行政体制进行弱化,通过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增强国有企业对风险的理解、识别、评估和防范。但仅仅是这样还不够,国有企业需要在制度上对财务风险予以足够的重视,摒弃传统落后的财务管理思想,积极建设与国家宏观政策以及微观经济环境相匹配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营造风险防范氛围。因此,国有企业要想有效防范财务风险,首先就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让自己可以更加充分地参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并对其他优秀企业财务风险的经验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对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   (二)建立并完善科学的内部控制与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需要从公司治理的层面对自身运营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通过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对自身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对相关项目和流程进行不断的梳理和分析,优化企业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国有企业的领导和管理者可以不受干扰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在此过程中,国有企业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管理能力,以更好地开展管理事务。一般情况下,对于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而言,其需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对董事会直接负责,加强内部的质量审计;对有财务风险的业务流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保证在最大范围和程度上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加强内部控制,对缺失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三)及时更新和优化财务风险防范手段
  国有企业要想取得财务风险防范的预期效果,必须对防范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优化与升级,需要从自身经营活动和相关业务流程以及项目入手,进行科學、合理、规范的风险防范方法设计,并对这些方法进行有效的应用,以此来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实际上,目前,众多的文献对财务风险的研究已经涉及了企业的方方面面,因此需要国有企业安排专业人员对这些先进的理念进行有效的学习、吸收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内部审计手段与方法,有效应对财务风险,对员工所出现的错误或者是存在的舞弊行为进行有效的解决。
  (四)切实增强财务工作者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国有企业要想切实增强财务风险防范的实际效果,不仅要通过制度环境的营造和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科学的风险防范理念,还需要不断提升相关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他们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财务人员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风险防范的效率与水平,以此来更好地应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化解。财务人员还要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帮助国有企业在运营与管理过程中对财务风险加以有效的防范,约束国有企业在现阶段存在的机会主义以及不正当行为,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为内蒙古青城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陈燕.国有企业如何做好投资项目的财务风险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9(29):151-152.
  [2] 王自然.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会学习,2019(28):68+70.
  [3] 东野忠惠.试论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J].财会学习,2019(28):69-70.
  [4] 王俊英.论新环境下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J].中外企业家,2019(28):40-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557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