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在校大学生诚信研究现状与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大学生作为我国的栋梁之材,其诚信品质影响着个人以及国家、社会的发展。本文针对我国在校大学生诚信现状、失信原因进行综述,为今后的诚信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现状与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诚信是立身之本,修业之本,立政之本[1]。诚信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宝贵人才[2],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道德素质和诚信品质直接影响到国家政权的稳定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当代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得以改善,思想道德建设的脚步却有所落后,社会上出现了信用危机,部分高校大学生也存在诸多失信行为。目前已有一些研究关注大学生诚信问题,本研究将针对我国大学生诚信现状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我国在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1 诚信内涵与社会和谐统一
  从传统意义而言,诚信两字是分开使用,注重德性修养。诚强调说话要符合事实,即言行合一;信强调说话的诚实性,即言由心出。而现代诚信即诚实守信,要求德法并存。
  诚信在我国的历史进程中一直被提倡和追求,而现代诚信则超越了道德范畴,在各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中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人与人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友爱互助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真正做到这点,需要依靠法律或制度规范、借助道德力量[3]。诚信是和谐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念。诚信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家庭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乃至社公安定团结的重要保证。2我国大学生诚信现状与突出问题
  大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简单,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4],导致大学生诚信意识较为淡薄,其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学业诚信缺失与学术不端行为
  2.1.1 考试作弊现象
  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之后,学习所占比重下降,但考试成绩依然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是学校评判奖学金、优秀大学生以及入党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一定的利益,一些大学生平时不努力,期待通过考试作弊行为以提高考试成绩,导致考试作弊行为屡禁不止。一项调查显示,关于签订《考试诚信承诺书》是否有意义这一问题,认为有意义的大学生只占47.3%,不到调查人数的一半[5]。因此,尽管国家和高校在制度层面刘考,试作弊行为进行严格的规定,加大了对考,生考試作弊的惩处力度,且每场考试开始之前宣读考场规则,但仍有一部分学生铤而走险在考试期间作弊。伴随着考试项目的增多,作弊行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1.2 抄袭作业和论文现象
  黄蓉生等[6]研究显示,仅有7.2%的大学生能够做到独立完成平时作业,而其余92.8%的大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抄袭行为。同时,在马建刚[7]对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中,对于“大学期间会有很多课程要写论文,您如何完成论文写作”这一问题的回答中,仅有26.6%的学生回答会自己写;有73.0%医学生表示自己会写。研究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严格遵守学习诚信规范要求的信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虽然医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的诚信度高于普通大学生,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诚信度普遍下降[8]。
  2.2 经济方面不守信现象
  主要表现在助学贷款虚假申报和逾期不还[9]。国家助学贷款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通过金融手段完善对高校大学生资助的新政策体系,为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8]。助学贷款是一种在无需担保、抵押和利息(仅在校读书期间)的信用贷款政策。正是由于助学贷款的以上特点,出现了部分大学生助学贷款逾期不还的现象。有研究表明,有30%的学生表示并非因家庭贫困申请助学贷款,而是被其优惠政策、简便办理所吸引,从而提供虚假资料进行申报,导致一些经济上真正困难的学生失去申报名额,无法获得国家的资助[10]。
  2.3 求职择业方面不守信现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大学毕业生人数呈现上升趋势,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总计达765万人[11];同时,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岗位供给不足,这与大学毕业生人数骤增之间矛盾凸显,使得大学生就业竞争尤为激烈。有研究发现,81%的学生在求职简历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失信行为,如伪造获奖证书、学习成绩、编造实习工作经历等,夸大自身优势以获得求职单位的青睐[10]。同时,部分已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未能遵守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违约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失信行为严重影响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3 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3.1 大学生自身个体因素
  大学生自身道德意识浅薄是失信的主要内在因素[12]。一是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家人对其过分溺爱与庇护,使其易形成唯我独尊、自利心态,此外他们正处于青春期,个性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二是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追求个人利益,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鲜少关注社会责任和价值;三是大学生缺少诚信实践,从众心理严重,部分大学生缺乏生活阅历,没有基本的反思和辨别能力,易受到他人行为影响,出现一些失信行为。
  3.2 家庭教育因素
  教育家皮亚杰曾经指出:“人类作为主体都是具有可塑性的,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家庭对于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的教育,通常会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13]。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则诚信教育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一方面中国家长在教育方面重智轻德,过于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用分数来衡量孩子的好坏,更多给予孩子经济方面的支持,而轻视或忽视了对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培育,其余过分依赖学校教育;另一方面家长教育方法不恰当,对孩子进行更多的是口头教育,而家长自身在日常生活中仍存在失信行为,不能以身作则,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14]。   3.3 学校教育因素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职责,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目前虽然很多高校重视思想教育,但仍存有一些不足:一是诚信教育内容与方法不科学,知识缺乏有效性、依赖教材、内容陈旧、政治性强,教育方法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传输,同时教育方法上重理论轻实践,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习效果;二是学校诚信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三是教育者诚信缺失,教育学家加里宁曾经说过:“老师,他应该是一个学识非常渊博和无上诚实的人[13]。”这里的诚实强调的只是教师的个人品质。教育者的言行举止都将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育者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使命,以身作则。而部分高校教育者却存在失信行为,如工作敷衍、考试泄题、学术剽窃等,使其诚信教育缺乏说服力。
  3.4 社会环境因素
  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与道德品质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原有观念和新思想共存,与市场经济相关的政治制度尚不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失信的成本低,一些失信行为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造成大学生对诚信道德的错误认知[15]。
  4 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升对策分析
  4.1 提升自身诚信观念
  大学生与同龄人在心理、思维等方面相似,易受到对方的想法和诚信观念的影响,故同龄人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有引领示范的作用[16]。应要求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严格规范自己的诚信行为(如不到窃他人科研成果,不伪造科研数据,考试不作弊,不伪造自身经历以获荣誉奖项等),为普通同学起到示范作用,提升大学生整体的诚信度。除此之外,还可以借鉴儒家思想中的“自省”“慎独”等思想,大学生通过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明确诚信的重要性,将诚信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提高诚信度[17]。
  4.2 發挥家庭诚信榜样作用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父母的行为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促进诚信价值观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的有效方式,为家庭诚信教育的实践陶养和情感感化[18]。所以,父母应该以身作则,起到模范作用,为孩子树立正确的诚信道德观打好基础[19]。
  4.3 加强学校诚信教育系统建设
  大学诚信精神的形成以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为基础[20]。首先,学校可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入诚信教育,帮助新生在入学时树立正确的诚信价值观。针对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学校可以考虑在专业教育的同时融入诚信教育,在理论课堂、实验室、见习或实习的过程中适当加入诚信教育。其次,学校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在追求薪资待遇的同时,也应有精神层面的追求,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的诚信度。最后,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教师应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大学诚信教育中起到榜样作用[21],形成大学体系化校园诚信教育模式。
  4.4 崇尚社会诚信风尚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和相应的奖惩制度,将大学生在校期间个人基本资料、学习成绩、信用记录及奖惩情况记入诚信档案中,将诚信档案列为学生保研、入党、评选奖学金等的重要依据,增加学生对诚信问题的重视度,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诚信度[22]。此外,现今社会应建立健全并普及诚信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力量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减少其失信行为的发生[23]。
  5 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诚信观念主流是好的,但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在加之外界客观环境的影响,成为大学生诚信淡化与缺失的重要原因。而大学生诚信缺失状况的根本扭转,需要置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视野中,摒弃空谈诚信教育的陈旧方法,依靠社会、学校、家庭利学生自身的力量,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完善相关社会信用制度,健全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晓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J].文教资料,2018(20-):135-136.
  [2]宋丽丽.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实效性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3):99-101.
  [3]高丹莉.浅议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35(6):426-129.
  [4]王宇,陈旭.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与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S1):53-54.
  [5]涂战胜.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
  [6]黄蓉生等.当代大学生诚信制度建设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7]马建刚.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多维度考察[J].教育探索,2013(2):104-105.
  [8]郭安宁.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7.
  [9]宋敏,李宗林.关于医学生诚信缺失与诚信教育的思考[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4):535-537-
  [10]李海伟.“90后”后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9):10-11.
  [11]石懿,杨德祥.当代大学生就业诚信失衡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3):117-121.
  [12]邵萌.对大学生诚信现状的思考[J].思想教育,2009(6):60-61.
  [13]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张媛聆,周垠硕.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及时策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与积叔教育,2018(4):103-105.
  [15]王颖,王蓉霞.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与对策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16)‘145-146.
  [16]陈勇,吕娜,葛洪刚.朋辈教育在医学生诚信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5):922-923.
  [17]焦旎.儒家诚信思想与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青岛大学,2016.
  [18]宣璐,管建超.论家庭在诚信教育中的角色[J].中国德育,2017(6):46-49.
  [19]苏畅.我国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D].大连海事大学,2006.
  [20]黄艳.大学诚信及其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11.
  [21]祝娇娇,卢建华.从近期频发的医疗卫生事件看医学生的诚信教育[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7):80-81.
  [22]闫海强,丁国芳.当代医学生诚信教育之我见[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18-18.
  [23]康荣,宋姗姗,王茜雅,等.关于培养当代医学生诚信信念的教育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49(13):100-101.
  基金项目:2019年天津医科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19YY055)。
  通讯作者:张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57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