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集聚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展水平具有极大的差异性,但是在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方面,经济学者的观点基本是趋于一致的。随着经济学研究理论的深入,传统视角下城市化对于经济结构转变的影响,已经不再是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经济现象和理论研究的侧重点,而是更多的侧重于经济活动的集聚作用。
  关键词:城市化;集聚;区域经济;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1 集聚视角研究中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进程中经济现象逐渐复杂化,对于经济理论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探究经济现象背后各种经济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并对其相关性程度做出对应的分析,是经济学家追求的目标。就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言,一直是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研究的重点方面之一。在部分学者看来,城市化本身就是经济增长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城市化的进程与发展是绕不开的话题。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更是具有代表性。在社会学理论中,通过把城市化进程简化为人口由农村朝着城市流动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口城市化[1]。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一般认为,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增长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着同步关系。这一点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在1979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一事实中得到了验证。
  在国内学者开展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中,对于以上观点大多都是持有统一认识的态度,但是就区域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之间的相关性定性分析,不同的学者之间却产生了较大的分歧。其理论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起着推动作用。第二种观点是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更加明显。第三种观点则是发现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更强。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分歧,主要是相关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重点考虑的是人口流动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并没有涵盖城市化进程中所有相关性的因素。由于各个学者在指标制定和选取过程中的差异,造成了经济学研究中理论相悖的现象,其分析研究的最终结论,无在于对与错,而是在于对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研究的角度不同。
  国外学者在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过程中,很早之前就提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拐点”理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东部地区也产生了与“拐点”理论背景相似的城市化发展现象,相关学者从这方面开始入手研究。“拐点”理论认为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呈边际递减的方式进行的,在达到相应的边际点平衡点时,其推动作用就会消失,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但是这一理论同样也无法解释中国城市化水平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中,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这一现象。对此,单纯采用结构转变因素来解释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定性结论,已经无法适应理论研究的需要。在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的不断推动下,站在空间集聚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2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经济学上关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最初出自于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此后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形成体系化,在城市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的推动下,相关方面的研究不断得到深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在的城市化理论研究中,经济结构的转变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成为两个核心的议题。
  对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结构转变问题,最早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相关的经济学者从经济框架入手,进行经济结构转变方面的研究。其研究最初开始于农业,其后延伸至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多年的历史,其统计与计量分析方面的数据较多。在这些分析中,虽然在实证研究中所选择的指标有所差异,但多是以表现人口流动的指标为主。
  而在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方面的研究则要晚的多,迄今只有20年左右的历史,现在的研究内容大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经济活动集聚的原因及其运行机理的探索,二是关于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目前在相关的研究中,这方面的成果相对还比较少,由于经济建模水平的限制,将上述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文献更少。
  以上关于研究层面的结论都是集中在国外的学者中,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的独特特点,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其主要是集中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结构转变方面,并且多是集中在计量实证分析层面。
  3 城市化作用的機制
  通过对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研究的理论文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结构转变与集聚两个方面来体现的。因此我国也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来探讨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传统研究思路中,主要研究的出发点,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过程,也就是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产业的过程,相关学者将这一研究出发点称之为宽度意义上的城市化。人口转移的过程也就是区域结构转变的过程,其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源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高效配置上。在早期的研究中,不同产品之间的收入弹性变化,被认为是结构转变的发生原因,从而能够对资源配置起到引导作用。后来的研究过程中,则更加注重技术进步方面的作用,也就是供给方面的作用。这些研究结果的资料多是依据国外城市化进程中的经济数据,在对我国的相关研究结论中,有学者发现中国产业结构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力正在逐渐下降,逐渐向着技术进步等其他因素靠拢。因此这一理论在肯定二元结构转变在促进经济结构转变作用的同时,也表明了其具有相对的局限性。
  空间集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推动作用,被学者称为是深度意义上的城市化,它主要指的是产业,尤其是带有高附加值产业的空间集聚。在一定程度上讲,其可以认为是对传统思路的一种延伸,或者对城市化内涵加以拓展。前面的分析结果,已经证明了单纯依靠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无法完全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只有将经济活动集聚在相应的空间内,城市化的规模经济效益才能得到真正体现,以此来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基于集聚作用的城市化,能够将生产要素和消费者以更高的密度集中在相对较小的空间中,使基础设施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在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在规模报酬递增效应的作用下,各种要素组合的生产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单位时间内能够提供更多的产品,极大的促进经济发展的速度。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假设结论: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就是城市化进程的初始阶段,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主要促进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作用力逐渐减少,这时就需要新的推动力来做支撑,也就是集聚作用下的城市化。总而言之,在没有集聚作用支撑下的城市化,其后续发展是乏力的,是缺乏持续性的。
  4 中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经济发展中的集聚现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得到理论上的验证,但是其分析过程依旧要建立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将两者进行结合起来,才能更加合理的分析出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4.1 经济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存在区域性差异
  通过相关学者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整体上对经济增长都会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在发展水平较低的西部地区,其促进作用较大,在东部地区则相对较小[2]。这一分析结果与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实际现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也说明经济结构转变,并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唯一机制要素。
  4.2 集聚效用在不同城市化阶段的效果不同
  经济活动的集聚因素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在各个区域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其推动作用。但是这一推动作用在东部地区显示效果更为明显,在西部地区则逊于结构转变所带来的推动作用。因此在这方面我们要进行综合性分析,东部地区由于城市水平达到了较高的阶段,传统意义的结构调整带来的推动作用已经不大,需要依靠经济活动的集聚,才能加大经济增长的后劲。而在西部地区,由于城市化水平较低,还处于对经济结构转变的依赖阶段。
  4.3 城市化的集聚效用能够强化城市的活力
  根据各种理论研究结果可以得知,在不考虑集聚作用的情况下,城市化进程会在各个地区出现经济增长的拐点。在综合集聚效用的作用下,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拐点被大大延后,而中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拐点则趋于消失的状态。但是这一拐点是基于经济结构转变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而言。结合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规律,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还要低的多,离真正意义上的拐点还相差很远。但是在引入集聚作用的情况下,能够对城市化拐点的研究更加接近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
  5 结束语
  要想更好的发挥城市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必须针对区域发展情况进行区分。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各种政策手段的引导,促进劳动力和资金等经济要素向主要城市靠拢。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则要通过培养城市群的方式,确认大城市和周边中小城市及卫星城的合理分工,同时在城市群内部,则要通过合理的手段提高高附加值产业的空间集聚效应,以便使城市群的溢出效应达到最大。当然,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水平相对低得多,相关的理论模型还有待完善,在指标选择上也有待更加科学化,只有結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各方面因素深入研究,才能取得进一步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朱建华,罗俊,罗荣保.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关系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9,40(02):57-63.
  [2]席国芳.创新、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3):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59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