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财务风险管控的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在办学规模、资产总值、资金总量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充足的资金支持不仅给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也加大了财务风险。随着社会对高校发展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对其财务管理工作也提出来新的要求。基于财务风险管控的内控体系建设是保证高校财务管控质量的重要手段,必须加以重视。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情况中相关工作的开展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高校只有将这些问题有效解决,其财务管控能力才会进一步提高,从而确保有关高校的长远发展。本文从风险管控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入手,简单分析高校基于财务风险管控的财务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同时探讨该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希望为高校的财务内控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管控;内控体系
  一、风险管控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风险管控与内部控制在高校财务工作中的联系紧密,是其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实质上就是对企业潜在的内部风险进行管控,所以风险管控也可以说是内部控制的内容,而风险管理又包含内部控制,二者在高校发展过程中互相依存、相辅相成、不可分离[1]。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为:二者的组成要素中风险评估、信息沟通、监督等是相互重合的;二者开展的目标都是使相关活动开展更加合规,从而实现高校的稳定运营;二者在实施过程中的最终责任人是高校的管理层,其主体、实施过程也高度吻合;有效的风险防范是开展内控工作的重要目标,内控的开展也为风险管控提供了有效的风险信息,是风险管控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与风险管控的实施都可以有效控制高校发展中的风险。总之,风险管控是内部控制的发展与延伸,促使传统的内控转变为以风险为导向的内控,二者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共同为高校的发展发挥作用。
  二、高校构建基于财务风险管控的财务内控体系的重要性
  高校构建财务内控体系主要是通过制定系统的财务内控制度以及规范财务有关工作流程等手段,保证相关业务活动能够有序开展,为财务管理提供精准真实的数据信息,从而确保高校资产的有效利用及安全。
  基于财务风险管控的财务内控体系建设对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能够促进其持续发展。首先,构建财务内控体系能够将各项业务活动以及各部门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其交流沟通,能够保证各项工作的平衡协调,为财务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便于内控工作的开展。其次,财务内控能够将高校各个部门及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保证各部门各司其职,更高效的参与到相关工作中,也为相关的监督评估创造了便利条件。再有,财务内控的执行能够将高校的管理决策有效落实,并及时分析落实效果,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违法违规行为阻碍高校的健康发展。
  三、高校基于财务风险管控的内控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内控风险意识薄弱
  高校基于财务风险管控的内控体系构建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就是树立财务内控风险意识,但是目前部分高校的相关意识依旧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的发展重心是教学活动,日常工作的重点也是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相关管理层对财务风险内控工作的认知度不够,没有了解其重要性,不能将有关理念融入到日常决策中,忽视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对于普通职工,财务内控风险意识尚未形成,加上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教育,很难主动参与到相关知识的学习之中,使其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受限,难以了解到财务内控理念的具体内容,从而影响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虽然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财务内控建设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人才以及缺乏相关经验等因素的制约,依旧沿用过时的财务管理方法,各部门也不能积极参与到财务内控工作中,在日常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管理和会计核算重视程度依旧不高,财务内控风险管理环境欠佳,从而致使高校相关工作开展受阻。
  (二)风险管控机制不健全
  健全的风险管控机制是高校开展相关工作的有力保障,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财务风险管控机制并不完善。在资金管理方面由于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张,学校吸收学生的数量随之增多,加上政府给予的补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但是这远远满足不了学校扩建的要求,于是部分高校便采取与银行合作的融资模式,通过银行贷款填补资金缺口,保证扩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有关高校却没有科学的资金管理机制,导致出现负债办学的现象,学校资金流转受限,为其后期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在风险防范方面依然有很多高校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没有建设到位,现阶段大量举债办学现象的出现滋生了很多财务风险[2]。加之部分高校由于缺乏风险意识,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粗放型财务管理模式,不能有效识别其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也无法及时做出科学的分析,导致其难以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风险防范效果差,为高校发展带来了危机。
  (三)预算管理以及内控监督机制不完善
  预算管理作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高校财务活动的开展影响较大,目前,部分高校的预算管理体系还存在很多缺陷。首先,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编制部门没有对学校各项业务活动的具体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甚至单纯的依靠以往的历史数据开展预算编制,使预算编制与实际状况脱节,无法发挥出导向作用。其次,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相脱节。由于部分高校對预算编制工作不够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不能严格按照既定的预算目标开展工作,致使脱离预算的约束。而且成本核算工作中对资金的使用缺乏深入的考量和分析,预算执行效果掌握不精确,使预算管理质量低下。
  内部监督机制是高校切实开展财务风险管控工作的保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高校的内部监督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高校的内控监督管理途径过于单一,一般情况下,高校的监督检查工作是由审计部门负责,在人员数量上难以实现监督工作的全面开展。加上二者的级别与高校其他机构相同,不具备权威性和独立性,监督工作开展受到限制,检查措施也无法有效执行。另一方面,很多高校监督机制不够全面,缺乏相应的事中和事后监督管理,无法对相关内控工作开展状况进行关注,其中的缺陷也难以被发现,制约了财务内控的有效落实,从而影响有关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四)内部信息沟通不畅通
  各部门有效的交流沟通是高校顺利开展财务内控工作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在实际工作中高校的信息传递并不及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财务内控工作的开展。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高校已经构建各类信息系统,比如资产、教学、财务等,但是各个系统间无法有效对接,长期处于独立的状态中,使相关的信息整合工作受阻,存在信息滞后现象,无法达到信息的有效共享,相关的财务内控工作开展所需信息不能及时获取,致使其工作效率低下。学校各部门及人员没有认识到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在工作中通常是“独来独往”,只有其他部门和人员索要信息时才会提供,信息交流过于被动。加上高校涉及的信息数据规模较大,一旦交流渠道受阻,后续活动的开展将受到影响。
  (五)组织机构存在缺陷
  科学的组织机构是高校开展财务内控工作的关键前提,但是部分高校的内部组织结构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限制了相关工作的开展。目前,很多高校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应的财务管理组织机构不够独立、权威,相关的内控政策对高校其他业务活动影响较小,致使其无法融入到融资、资产以及经济等相关的财务活动中,对财务的监督作用难以发挥[3],使财务内控开展过于形式化,无法对有关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内控组织的不完善,还容易造成相关工作的开展权责不清,容易出现人岗不符的现象,使财务内控混乱,为其发展带来财务风险。
  四、高校构建基于财务风险管控的财务内控体系相关建议
  (一)树立财务风险意识
  树立财务风险意识是高校开展财务内控工作的重要前提,必须加以重视。高校的管理层应该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内控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学习有关知识,并将其融入日常决策中,定期开展相关内容的宣传培训,或者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知识讲解以及经验分享,拓宽高校职工了解财务内控有关理念的渠道,帮助其养成财务内控意识,从而促使其主动参与到具体工作中。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及时引入内控和风险理念,并不断完善,将相关财务工作流程按照内控理念进行梳理规划,保证财务决策、实施、分析、评估以及监督工作能够符合财务内控管理的要求,确保相关工作的质量。同时,还应该注重财务风险的管理,时刻关注市场动态与高校实际状况,树立财务风险意识,从而促使风险管控与内控工作的结合,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健全财务风险管控机制
  完善的财务风险管控机制能够为高校相关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所以高校必须重视财务风险管控机制的高质量建设。在融资管理机制方面,有关高校在进行扩建工作时必须结合学校实际经济情况与发展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切记一味追求规模而忽视自身的状况,避免盲目扩建造成资金短缺。在进行银行贷款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校的资金周转状况,要量力而行,规避资不抵债现象的发生。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主管机构,对扩建及融资活动进行可行性分析,并结合现状制定科学的决策,保证相关活动的合理性,避免由此引发的财务风险。在风险防范制度建设方面,高校应引起足够重视。时刻关注学校运营管理活动情况,及时对相关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检测,并积极开展财务核算工作,对学校的财务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有效识别高校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4],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从而提高有关高校的财务风险内控水平,保证其高质量运营发展。
  (三)加强预算管理力度
  高校的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是其财务内部控制有序开展的关键环节,尤其是预算编制工作的进行,所以高校应该加强预算管理力度,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在开展编制工作前,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一般有绩效预算、零基预算等[5],从而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效率。在进行编制时,应该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并对编制流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可以组织专门的团队深入到学校各项业务活动中,了解相关的财务信息。当然,学校各部门也应积极配合相关工作的开展,为预算编制提供精准的信息资料,确保预算编制数据基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保证与高校实际符合,充分发挥出预算编制的导向作用。此外,高校应该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专业知识的培训教育,丰富其知识构架,提升其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使其更加高效的掌握学校的财务状况,使相关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更为顺利。
  (四)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高质量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是财务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高校必须重视监督管理机制的构建工作。高校应该赋予内部监督部门一定的权力,确保其独立性和权威性,使监管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同时增派人手进行相关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相关工作能够全面开展,并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及时传递相关信息,保证监督工作的高效开展,从而推动内控的有效执行,避免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在此基础上,监督工作必须贯穿于相关业务活动的始终,定期对财务内控工作实施效果进行审计,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确保财务内控能够有效发挥出对高校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从而推动高校的发展。
  (五)构建有效的信息披露和沟通体系
  信息的有效交流与反馈对高校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至关重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高校内控水平的提高。高校应该积极构建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和沟通体系,保证相关信息的实時传递,确保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效率。高校应该打通现有信息系统监督的屏障,将其进行有效的衔接,并把其中涵盖的数据进行整合统筹,构建全校的内控信息系统,保证各系统间信息的实时传递,避免人为参与造成误差,确保财务内控工作数据支持的可靠性。对于部门和员工之间应该加强沟通,确保数据信息的全面性。除此而外,高校还应该积极构建信息披露机制,将学校的财务信息适当的对外公布,在涉及重大决策时必须使学校师生参与其中,也可以征求专业人士的意见,并将有关决策适度公开,促使学校师生主动参与其中,从而推动高校财务内控工作质量的提升。
  (六)调整内控组织结构
  要想实现财务内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内控组织结构的科学合理至关重要,所以高校应该结合其自身实际加速构建完善的内控组织。在具体工作中,高校可以将内控组织从财务管理部门中剥离出来,高校的管理层应该适当的下放权力,确保其权威性,从而使内控部门有效发挥其作用。对相关部门,要明确其权责,确保财务内控工作的切实执行,充分发挥其对高校发展的促进作用。对相关工作人员,要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其工作能力的提升,从而使相应的组织机构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保证相关工作的效率,确保高校的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总之,高校基于财务风险管控的财务内控体系建设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够规范相关的财务行为,对高校的财务风险管控和资金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相关高校必须予以重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应该树立财务风险意识,重视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健全财务风险管控机制,为财务风险内控保驾护航;加强预算管理力度,充分发挥预算编制的导向作用;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相关工作的切实执行;构建有效的信息披露和沟通体系,夯实财务内控工作基础;调整内控组织结构,同时提高财务内控工作质量,从而促进财务内控体系的有效建立,推动有关高校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媛媛.基于财务风险管控的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J].财会学习,2018 (14):255+257.
  [2]郭志丹,唐穗,傅扬.基于财务风险管控下的高校内部控制研究[J].当代经济,2017 (3):34-36.
  [3]孙守宇.基于内部控制框架下高校财务风险机理分析及对策研究——以LYSF大学为例[J].经济师,2017 (06):198-200.
  [4]张国安.基于内部控制视阈的高校财务风险问题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8 (06):90-91.
  [5]周娜.基于内部控制的高校财务风险防范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 (10):162-1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978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