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拓展训练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行性及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拓展训练作为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种突破传统培训思维和模式的、全新的教育方式,其在体育教育、企业内训等活动中呈现了良好的效果,在团队精神、责任意识、沟通协作、思维创新等能力素质培养方面起到突出作用。将拓展训练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之中,必将有利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所以,高校应积极从拓展基地建设、项目设计、师资培训以及基地运营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快拓展训练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国家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拓展训练;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9)12-0034-03
  当前,在“双创”战略不断深入推进的宏观环境下,各级政府相继制定各种政策、措施,鼓励、促进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切实践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高校提升竞争力的有利抓手。而拓展训练作为一种能够激发潜能、提高综合能力、开拓思维、启发想象力和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培训方式,将其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更加有利于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产出。截至2019年,虽然对拓展训练的研究、讨论较为广泛,但鲜有将其融合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研究的,所以,研究这一课题既有紧迫的必要性,也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 关于拓展训练作用的研究
  当前,关于拓展训练作用的研究较为丰富,第一方面,主要在于拓展训练在企业内训作用方面的研究。学者张殿国(2000)较早地就关注到了拓展训练对促进企业思想教育工作中的突出作用,鉴于拓展训练在培养创新精神、磨炼奋斗意志、提升综合素养、强化团队意识等方面的突出效果。彭元(2004)指出,中国企业的管理人员中尤其需要开展拓展训练活动,对于启迪心智、团队融入和文化认同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张雷等,2008),有利于企业精神文化的构建(张潇潇,2011)和培养企业团队凝聚力(文博,2016),要充分挖掘拓展训练的功能与价值,以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刘西晓,2013)。刘黎(2018)通过对大金分公司的实证研究再次证明,拓展训练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授课培训方式的不足,成为企业内训的有效手段。
  第二方面,主要在于拓展训练在中小学生能力培养作用方面的研究。有学者建议将拓展训练融入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因为其对儿童自我意识起到增强的作用,尤其对低自我意识儿童训练效果较显著,可以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周翔,201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张元岑,2017;王继梁,2017),符合体育教育改革的需要。许源辉(2017)、卢希升(2018)等学者建议将拓展训练引入高中体育教学中,以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和体育课程的质量,达到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第三方面,即为拓展训练在大学生能力培养作用方面的研究。拓展训练在培养、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意志力的同时,也会对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有益于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环保意识、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等素质(王长权、高林等,2004;朱奇志、王安翔等,2009;李亚菲,2017);拓展训练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社会适应、创新等方面也具有良好效果(赵勇军、马腾,2016),可以明显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王全军,2011),提高其社交效能感(吴禄涛,2008),改善和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素养,直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自我管理技能和服从技能(孙永生,2008;马占菊,2012);刘振华,2013),学会关心与体谅他人,改善人际关系,培养责任感和增强协作意识(周遵琴、杨浪涛,2017),从而实现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提升(张利刚,2014;焦婷婷,2016;趙赟,2016)。
  二、 拓展训练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行性
  (一)拓展训练能力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需求相契合
  正如学者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拓展训练有益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对学生体质、心智和包括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社会交际能力以及组织协调等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的培养都会产生突出作用,而这些能力素质恰是学生有效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所必需的。所以,围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求,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科学引入、设置拓展训练课程或项目,对各项能力素质进行强化培训,引导学生勤思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是非常必要的、有益的。
  (二)拓展训练可有效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明确要求高校从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等九项任务方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以有效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其创新创业灵感。毋庸置疑,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典型的体验式教育(培训),不论是从参与主体,还是从课程(培训)环节上都突出广泛参与、互助协作,而且课程(培训)融思想性、教育性、挑战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可以有效克服传统课堂讲授式培训的弊端,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给学生带来直观、震撼的感受,从而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所以,拓展训练不但可以有效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而且应该成为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
  (三)高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工作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背景下,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已成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和历史使命,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也空前的重视,将其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从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建设,到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再到创新创业基金设立、各项政策制度的制定以及课程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拓创新创业教育新局面,以提升教育质量。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有效的能力提升手段,在被众多高校引入体育教育中的同时,也正在逐渐被创新创业教育所接纳,对安徽省40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已有7所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引入了拓展训练项目或课程。   (四)拓展训练师资能力要求与高校教师能力的相通性
  拓展训练师是经过专门培训的特殊师资群体,从拓展训练项目设计、实施以及总结分享等过程来看,拓展训练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学、教育学和运动学的理论支撑,同时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等专业知识,熟悉各种场地、器械的作用和各个项目的操作流程,巧妙地利用培训技术实施培训活动。在高校,教育学、心理学是教师普遍学习掌握的两门基本理论知识,有三类教师群体与拓展训练师具有相通或相近的能力需求,经过一定培训后都能胜任拓展培训师的角色:第一类为体育教师队伍,他们掌握运动学理论,熟知各种场地和设备的功能作用;第二类是管理学教师队伍,他们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授课经验;第三类为经过专门培训获得资格证书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他们经过了系统的理论、技巧的学习培训,拥有丰富的培训实战经验。
  (五)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育运动场地的共享性
  高校拓展训练场地完全可实现与体育教学场地的共享,绝大多数项目都可以在不影响效果的前提下,在运动场(足球场)上借助专门训练设备实施,免去了重复建设所带来的建设成本的增加。而个别如攀岩墙、高空速降等项目本身占地面积不大,亦可建于运动场周边,以保障拓展训练场地的集中性、便利性,方便活动的开展。同时,体育教学上的铅球、实心球、足球、篮球等设备都可应用于拓展训练中。
  三、 拓展训练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设计
  拓展训练若要有效地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并持续发挥其在学生创新创业精神、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完善软硬件条件建设,根据培养目标要求,科学设计训练项目,运用有效方式实施拓展训练活动。
  (一)加强软硬件环境建设
  高校领导要切实看到拓展训练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大经费投入,从师资、场地和设备等各方面加强拓展训练软硬件条件建设,积极推进拓展训练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良好的学习训练环境。
  1. 打造专业化的拓展训练师资队伍
  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等多元化方式,从拓展训练和创新创业教育两方面切实加强专业化、系统化的师资培训,实现所有训练教师持证上岗,不断推进双师型拓展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可积极利用校外资源,邀请社会专业人士作为校内兼职培训教师,构建专兼结合的拓展训练教师队伍。
  2. 构建标准化的拓展训练基地
  一个标准化的、设施完备的拓展训练基地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也是有效开展各个训练项目的必要条件。高校在建设拓展训练基地过程中,一方面,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独立选址,或是与原有运动场共建,另一方面,必须邀请专业化的团队进行设计、施工,不论采取何种建设方式,都必须实现设施规范到位、安全装置安装到位。同时,要留有余地,以为将来创新拓展项目预留空间。
  (二)完善训练项目设计
  拓展训练的项目设计是影响拓展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优秀的训练项目不但会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而且能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助推拓展训练有效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成为经典的训练项目,为社会广泛认可。所以,教师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务必遵循以下原则:
  1. 主题明确
  每一个项目都应有其鲜明的主题,即能力培养的主旨。虽然很多拓展训练项目在能力培养上会有多元化的情况,但每一个项目都必须有其重点培养的能力目标,唯此,学生才能有深刻的感悟,切实体会到某项能力素质在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认识到自身该方面能力的储备状况。
  2. 实事求是
  培训教师必须根据培训的目标要求、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科学地设计训练项目。脱离了目标要求,就会使训练失去意义,浪费训练资源;脱离培训对象实际,则必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就如把大学生做的活动安排给小学生去做必然无法完成,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3. 与时俱进
  训练项目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永远抓住参训者的好奇心,保证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培训目标。往往会有些学生在军训、学干培训、夏令营等活动中或多或少接触到过拓展训练,若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拓展项目过于陈旧,学生了解或参与过,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则无法实现拓展训练的预期目标。
  4. 言行并举
  虽然拓展训练非常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但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做以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说的设计与安排,让学生能够理清思路做好沟通表达,甚至专门设置一些语言类的环节,避免一味动手实践所产生的单调性,通过说进一步拉近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丰富拓展训练内容和色彩。
  5. 趣味性挑战性兼具
  趣味性是拓展训练项目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调节氛围、加深感悟的重要元素,但训练项目设计不能只是纯娱乐,否则就丧失了拓展训练的初衷。项目设计要切实做到趣味性兼具挑战性,这样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既能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又必须付出努力才能实现目标,达到成长的效果。
  (三)规范训练项目实施
  拓展训练项目的实施情况是影响训练效果的关键因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多向思考,能分别从教师、受训者和学校的角度去思考、落实各个训练项目,遵循以下原则,保证每个项目得到完整、规范地落实。
  1. 激情专业
  教师要积极参加学习和培训,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应从着装、语言表达、设备器具的使用以及活动点评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专业化特征,这样才能让学生建立信服感,这也是学生积极参与后续活动的重要前提;同时,教师应充满激情,让自身的情绪时刻与项目活动的需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有效地影响、感染学生,提升他们的情绪投入。
  2. 保障安全
  安全是项目实施的绝对前提,项目实施过程中除做好必要的安全保障和预案外,教师还需注意审慎安排超负荷、超极限的活动,否则,一旦有人受伤将会影响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甚至出现学生退出、责令停訓的消极后果,进而也会打击教师的积极性,使得拓展训练无以为继。   3. 完整规范
  项目实施力求完整规范,项目介绍、规则说明、注意事项、活动点评和经验分享等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省略,这既是项目完整性的体现,也是对学生做事风格的一种教育。万不能由于时间紧张、学生催促或其他原因在项目实施环节、步骤上打折扣,甚至虎头蛇尾草草了事,既无法达到训练目的,又让学生产生活动组织不规范的不良印象。
  4. 总结提升
  注重项目活动的反馈、总结,及时、全面了解学生、学校、教师等主体对活动的安排、实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是进一步做好拓展训练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有效措施。培训人员可通过问卷调查、交流谈话或提交心得体会等方式广泛开展效果调研,切实制定改进方案,以有效指导新一期的训练活动。
  (四)客观选择融入方式
  在决定将拓展训练采取何种方式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上,时间是最为关键的指标,若创新创业教育的预设时间较长,如,以学期为单位进行安排,则宜采取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方式进行;若预设时间较短,如,以短期培训方式进行安排,则宜采取设置拓展训练主题培训的方式进行。
  1. 开设拓展训练课程
  这种方式,拓展训练与其他专业课程一样,安排总课时、周课时,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认真做好教案撰写和教学设计。鉴于时间较为充裕,教师可以以创新创业所需要的各项能力为专题,每次课安排一个专题开展拓展训练,让学生经历一个系统、完整的拓展训练过程,体验、感受每一项活动所带来的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但由于周期较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可能会失去新鲜感,产生倦怠感,需要培训教师采取措施进行调节。
  2. 拓展训练主题培训
  这种培训方式对培训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根据培训目的要求统筹规划,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将各项拓展训练活动兼顾各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贯穿于1~2天的培训之中。这种方式紧凑而高效,在学生一直对拓展训练怀有神秘感的过程中完成所有活动,学生参与、互动的主动性最强,往往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印象也尤为深刻,但由于时间制约,一些综合性活动无法开展,活动的系统系不足。
  3. 实践活动持续强化
  拓展训练使得学生已有的各项能力素质得到了实践和强化,唤醒了学生潜在的能力和进一步培养相关能力的意识。当然,若要避免学生能力意识临时性觉醒,使得培训效果具有持续性并产生实际效果,高校必须重视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通过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课堂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培训的基础上,广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参与性、实践性活动,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勤于探索,让自身的“武艺”始终处于实战之中。
  综上,在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积极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通过科学有效的项目设计、项目实施,既丰富了双创教育形式,也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综合素质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创新举措、有效抓手。
  参考文献:
  [1]方配素,栾乐萌.拓展训练队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9(36):28-29.
  [2]张殿国.拓展训练与企业的思想教育工作[J].中国青年研究,2000(5):53-55.
  [3]彭元.拓展训练与增强职业经理综合能力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4(9):92-94.
  [4]张雷.拓展训练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57.
  [5]张潇潇.拓展训练在企业精神文化构建中的作用与价值:关于体育功能拓展的思考[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6]文博.拓展训练对团队凝聚力培养的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 2016.
  [7]刘西晓.论体育拓展训练对企业管理者执行力的促进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96-97.
  [8]张雷.拓展训练与增强职业经理综合能力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4(9):92-94.
  [9]刘黎.拓展训练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实证研究:以大金分公司为例[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8.
  [10]周翔.拓展训练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5(12):245-248.
  [11]张之岑.论体育拓展训练对企业管理者执行力的促进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96-97.
  [12]王继梁.初中体育教学融入拓展训练的思考[J].北方文学,2017(5):180,182.
  [13]许源辉.高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重要性及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9):36-37.
  [14]卢希升.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世界,2018(1):134-135.
  [15]王长权,高林.浅谈大学生参加拓展训练的价值[G].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2004(10):740.
  [16]朱奇志.高校开展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J].体育科技,2009(4):13-16.
  [17]李亚菲.素质拓展训练对职业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应用微探[J].运动训练学,2017(3):43-44.
  [18]赵多军.普通高校拓展训练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153-154.
  [19]王全军.体育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班级凝聚力促进效应的实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8):49-53.
  [20]吴禄涛.北京部分高校开展拓展训练对提高大学生社交效能感的实验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08.
  [21]孙永生.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中国(北京)地质大学为例[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08.
  [22]马占菊.拓展训练队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以团队凝聚力为中介效应[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23]刘振华.拓展训练队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验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24]周遵琴.户外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J].内江科技,2017(11):108-109.
  [25]张利刚.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团队凝聚力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4):76-79.
  [26]焦婷婷.初探素质拓展训练队班级团队建设的效果[J].内江科技,2016(12):139,121.
  [27]赵赟.户外拓展训练对高校学生骨干团队能力提升的探析[J].运动,2016(150):82-83.
  作者简介:
  杨同前,男,安徽淮南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淮南聯合大学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国际金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066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