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标准化管理在新能源企业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新能源企业在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得以不断的发展。论文针对标准化管理在新能源企业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希望能够帮助企业提高新能源企业在能源市场的竞争能力。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many new energy enterprises are developing in the tide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in the new energy enterprises, hoping to help the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the new energy enterprises in the energy market.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新能源
  【Keywords】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new energy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12-0001-02
  1 引言
  其实标准化是源于企业成长并发展于企业的,并且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广度和深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后续发展。企业是国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新能源企业,关系着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所以,新能源企业经营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未来的发展,然而借助标准化的企业管理能够有效助力新能源企业以科学的管理方式快速步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并且,新能源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的高低能够直接反映出其自身的企业管理水平。因此,将标准化管理应用于新能源企业当中并不断优化应用方法可最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管理内耗,提高管理效率。
  2 标准化管理的内涵
  标准化管理主要是针对于企业当中的一些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相应的标准来适当地提高企业在管理方面的水平,从而实现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目的,能够有效地维护生产秩序,统一社会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1]。换言之,标准化的管理是以企业管理为最主要目标,将所有管理事项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将部门之间的各项管理业务通过人、事、物的关系进行科学优化,根据各岗位之间的工作节点合理对接,通过流程化的管理,制度化的规范,程序化的生产,有序化的经营,实现人事物的有机协调,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来正确地指导企业开展工作,实现有秩序、高效率的企业管理,促使企业生产质量有效改善,管理效率有效提高,人员素质有效提升,切实地提高企业在激烈市场中的竞争力度。
  在开展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因管理的主体不同、对象不同、目标不同,因而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管理标准,经营部门有经济管理标准、技术部门有技术管理标准、安全部门有安全管理标准等,可谓是五花八门。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标准,将员工与职位、岗位、职责、能力、工作内容与方法、奖惩与考核办法相协调统一,就能将所有的工作都最大程度落到实处。如此一来,既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同时也将企业员工所具有的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
  3 标准化管理在新能源企业中应用的必要性
  3.1 有利于挖掘企业自身潜力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都是以安全为前提,盈利为目标,并且企业利益主要表现在经营效益上。所以,相应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先从提高劳动效率作为入手点,从而减少在能源方面的消耗,以此来促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为了能够又快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企业则应该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所有工作落实,而标准化管理就具备这样的作用和优势,将技术标准贯彻落实到管理标准,将管理标准的落实要求分解到岗位标准,岗位标准确保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有效实施,最终通过技术标准对物的技术要求的规范,通过管理标准对事的管理要求的细化,通过岗位规范对人的行为的管控,从而实现企业管理的有效提升[2]。究其本质,标准化管理是通过技术为依托来撑起高效的生产,标准化管理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目的则是充分地挖掘出企业所具有的潜力。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尽全力工作,就会对企业的能源和资源造成一定的消耗,所以,只要经营方式不合理和经营理念不更新,就会对企业产品的质量以及竞争能力带来影响。尤其是现阶段很多企业都十分重视高科技产品,忽略了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导致企业所具有的生产力和经营能力都无法发挥出来。
  3.2 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我国的第一生产力,因此,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科学技术对企业所造成的影响是与日俱增的,而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国际方面的影响。此外,与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技术还相对落后,同时也不具备话语权,导致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多局限和挑战。因此,只有制定出严格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才能够切实地提高企业自身的优势和产品质量,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一般发达国家是以国际标准来进行企业技术管理,而我国此方面的管理过于缺失,所以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提升技术标准,促使我国的新能源企业也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4 标准化管理在新能源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4.1 完善企业的标准化体系
  对于新能源企业来说,标准化管理中所制定的三大体系标准对于企业而言是尤为重要的核心内容,一般企业的标准分三大类:工作、管理、技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企业的技术标准也逐渐被上升到贸易壁垒和技术战略的高度上,而技术标准是为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提供支持的。因此,一旦企业的技术管理不到位就会导致企业在生產方面产生较大的损失。所以就需要在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标准化管理,而完善标准化体系就需要对原有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从而确保企业的内容能够实现一定的联系,逐渐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这也是一个企业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而趋于完善的标准化管理能够优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管理内容,以此来充分地发挥出标准化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
  4.2 加强企业的标准化管理
  在企业当中构建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后,如果没有人自觉地去遵守,一定会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因为所谓的标准化是具备一定的全员性、过程性、系统性、持续性和动态性的。由此可以发现标准化是一个相对灵活的活动状态。而此种状态也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并且将所有的标准与实施情况相结合,进而根据实际情况来对企业进行合理的改善。此外,标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具体的活动方针和目标当中。因此,只有针对这些目标活动展开标准化管理才能够保障所有的循环过程都能够充实且完善。在改善时也需要定期展开员工基础教育,因为,当员工都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后,才能够真正地意识到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如此一来,员工就能够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地去遵守相应的标准,实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
  4.3 准确定位并解决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大多数新能源企业在进行管理时所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领导人员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企业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从而造成企业员工也不重视标准化管理。并且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性地出现不按照相关标准执行的现象,企业中也严重地缺少懂标准的人,并且执行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员工都不执行等问题。这些现象也是目前新能源企业中所共同存在的问题。由于日常工作中领导者没有提起重视,导致当企业发生重大问题时才追悔莫及。而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最快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领导者和员工都认识到标准化管理的好处和重要性,只有领导对此方面提起了重视员工才会重视。
  4.4 对企业标准化进行科学定位
  企业的管理应该是一个科学且完整的体系,其中战略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企业长期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标准化管理尚未得到企业的重视,一般企业领导人员更加重视企业的格式结构以及结构标准等方面,认为这些工作才是管理的重点,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但是在实践中可以发现这样的想法是非常离谱的,一味地这样做只会阻碍标准化管理的推行。实际上标准化管理是支撑众多管理平台的一个基础,只有基于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才能够促使企业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待企业明确了发展方向之后,合理地分配与战略管理相关的岗位和职责,并且科学地设置业务流程,将标准化管理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5 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要与时俱进标准化管理对于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就至关重要,并且随着国内外能源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时代发展会越来越重要。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也是需要不断创新和不断完善的,它不是一成不变,更不是推陈出新,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优化的产物。在管理时需要合理地应用标准化管理手段,以科学的规划方式来推动企业长期顺利的发展。并且标准化管理过程是一个需要全员参与的过程,以专业化培训帮助员工认识到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够实现企业管理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慧.新能源公司管理会计建设问题研究[J].投资与创业,2019(4):208-210.
  【2】计志辉.标准化管理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明日风尚,2017(12):304.
  【作者简介】全明福(1986-),男,青海西宁人,工程师,从事光热集储换热及汽机技术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13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