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面对此情形,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机遇与挑战,我们应着眼实处,为企业提供综合能力更强的会计专业毕业生。
[关键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05. 072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05- 0187- 02
1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受经济环境的影响,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难以适应不断改变的社会需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人才培养方案更新不及时
对于每个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虽然会调整,但一般不会因为政策或形势的变化而及时修改,或者由于相关课程已经完成该年级授课而不能调整。一方面,由于学生知识结构单一,面对新事物不能灵活运用及调整,只能掌握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却并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缺乏创新性。另一方面,学生由于水平能力有限,难以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方法指导,这就固化了人才培养模式。
1.2 课程设置不适应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企业也不断深化内部改革,这就对会计人才带来了更高的要求。部分高职院校在对课程进行设置时难以将社会调研落到实处,真正派教师去企业深度走访、调查,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专业人才,进而设置的课程也就不尽合理。这与大数据环境下的要求是完全不符的,这也是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3 缺乏与企业深度校企合作
由于会计专业毕业生“人多面广”,每个单位的需求量小,涉及单位范围广,不适合开展校企合作,一般仅有个别会计类专业班级开展了校企合作。而且会计专业顶岗实习时涉及商业机密且时间短,学生也不能从中学到太多知识及经验,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1 提高教师水平,优化师资结构
由于个人能力不同,教师的水平也不尽相同。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比武”“外出学习、研讨”“教师技能竞赛”等多种多样的比赛,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及学习能力等。也可以利用校企合作机会让教师到企业锻炼,从思想上和实践上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2.2 通识课程与专识课程互补
通识课程涉及学生的职业素养等专业课以外的知识,而专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等,通识课程与专识课程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往的问卷调查显示,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对于用人单位要求的会计专业英语、Excel函数的设置及应用、会计制度设计等都有一定要求,这就需要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加上相关课程或知识点。一部分课程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一部分能以社团课的形式开设。另外,要多开展课程实训并保证学生学习效果。总之,通识课程与专识课程互补才能有效满足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2.3 培养学生自我提升的意识及战略思维
多开展各种讲座,比如专业讲座、就业讲座,让学生树立“在校应主动学习、就业后应继续教育”的观念。在校期间,学生不应局限于课本知识,主要还应通过课程实训、综合实训及社会实践等掌握各种协调、决策及沟通技巧。新形势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系统性及管理思维。要让学生清楚,会计工作职能不能局限于以往的核算和监督。学生需要对企业的全盘战略角度思考问题,着重于对数据的搜集及分析,旨在形成一种在实际工作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形成职业核心能力
在课堂中,老师应把重点放在实际会计岗位案例的分析及讲解上,引导学生自主地应用创新思维分析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讲授。教师应多利用幕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做到“线上共同学、线下自主学”,真正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
2.5 重视用人企业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只重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对于就业只关注就业率提标,忽略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能力的培养,也忽视了毕业生在用人企业全方位评价。对于哪些能力指标还有待提高应该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着眼于课堂教学。
2.6 将考证通过率放在首位
虽然考证是否通过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很多用人单位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要求是必须取得助理会计师证。学生证书通过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教学水平。针对此情形,高职院校可以将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两门课程放在第一、二学期讲授,针对助理会计师考试大纲的要求制订课程标准并有效实施。
2.7 多层实践相结合
在专业课教学阶段,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费计算与申报与成本会计等课程应使用相关软件,安排一定课时的课程实践。对于会计综合实训应采用岗位实践的方式分岗实践,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各岗位的操作内容。综合实践一方面可以使用ERP沙盘模拟实践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社会实践和校外顶岗实践的方式。采用应将课程实践、岗位实践和综合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能让学生的综合技能稳步提高。
3 结 語
综上所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各高职院校应从开展社会调研、提高教师综合水平、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深度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发展平台。
主要参考文献
[1]侯新.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8(4).
[2]龚玲.大数据环境下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河北职业教育,2018(4).
[3]常宁宁,张雨迪.高校转型时期会计专业创新实践人才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1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679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