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的风险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2014年以来PPP模式在国内得到狂飙猛进式发展,作为主要参与主体之一,大规模多样化的PPP项目给建筑企业带来诸多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繁多的项目也令建筑企业眼花缭乱,风险重重。参与PPP项目机遇与风险并存,客观梳理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并积极思考防范对策,助力企业化风险为机遇,充分从项目中获益,极具现实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建筑企业;PPP项目;风险分析;防范对策
  2012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总债务接近28万亿元,占当年GDP的53%,其中地方政府债务近20万亿元,一时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为了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债务,中央有关部门几经酝酿,积极出台配套政策,于2014年开始力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即PPP模式),PPP项目自此真正跃入国内大众视线。相比西方国家,国内PPP模式发展较晚,正式推行至今不足六载,但这5年多的时间近乎浓缩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从迅速崛起,到“遍地开花”,再到冷却降温,之后逐渐回暖的波折坎坷之路。其中建筑企业作为PPP最活跃的社会资本方,参与PPP项目既享受了PPP带来的政策红利和高额收益的同时,也时刻面临巨大风险隐患和冲击,做好风险防范,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大计。
  一、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分析
  (一)项目多,财政承受能力受限,合作主体复杂,存在巨大的投资风险
  首先我国现阶段PPP项目众多,2014年以来地方政府大规模推广PPP,一路高歌猛进。截止2019年9月全国PPP累计入库项目9249个,投资额14.1万亿元。诸多的项目令建筑企业应接不暇,很多项目招标不科学,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项目选择难度,进而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投资风险。其次财政的支付能力也给建筑企业带来风险。2019年3月财政部发文《关于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规定财政支出责任占比超过5%的地区,不得新上政府付费项目,污水、垃圾处理PPP项目例外。但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9月全国2602个有PPP项目入库的行政区中,仅有1415个行政区低于5%,还有19个行政区超10%红线。最后PPP项目参与主体多且主体性质多样,截止2019年9月在社会资本所有制信息完善的5990个落地项目中,参与合作资本共计10713家,其中国有5537家、民营3705家、港澳台147家、外商78家、其他1246家,规模之大、性质之多样可见一斑。使得企业随时面临政治、文化、企业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极易出现意见不合等矛盾,也会增加投资风险。
  (二)项目不确定因素较多,导致企业面临严峻的融资风險
  首先PPP项目入库后并不能确保及时落地。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9月管理库项目累计9249个,投资额14.1万亿地,落地项目6039个,投资额9.2万亿元,落地率65.3%。其次项目落地后不能及时开工。2014年以来,管理库落地项目6039个,开工项目累计3559个,投资额5.3万亿元,开工率58.9%。上述数据显示有四成左右的项目前途不明。最后项目还存在退库风险。有些地方政府为项目随意贴上PPP“标签”,将PPP项目异化为拉长版BT项目,借PPP名义变相举债。在严监管实施两年后,仅2019年9月各地就主动清退项目56个,涉及投资额987亿元。这些诸多的不确定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投资信心,令许多金融机构或投资者踟蹰不前,从而使作为参与主体的建筑企业面临严峻的融资风险。
  (三)项目管理难度大,存在复杂的项目运营风险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建筑企业参与的PPP项目进入开工建设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自此可以高枕无忧。相较建筑企业以往参与的建设施工项目,PPP项目存在特殊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要求,其质量、进度、投资总额的评判标准均存在很大差异,且容易受到各种因素限制,从而遭遇诸多建设期管理风险。另一方面,建筑企业通常以项目竣工验收为终点,并不参与后期项目运营,但在PPP模式下,项目运营才是“重头戏”。建筑企业虽然在项目施工阶段拥有完备的人才团队和丰富的经验,但却普遍缺乏项目运营经验,使得企业在运营期陷入风险之中。
  二、建筑企业加强对PPP项目风险防范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促进科学决策与投资
  建筑企业应通过加强调研、优选合作方、科学利用PPP政策、规范投资决策程序等方式有效规避、转移和管控投资风险。要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信息采集,从而提升项目调研、论证的科学性和精准度;及时出具详细缜密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助力企业慎选项目,从源头上降低投资风险。要通过企业文化、资金实力、信誉度等要素对各参与主体进行综合评估,客观判断其投资意图,从而选择实力优秀的合作方,形成有效的风险共担机制。要深入解读并合理利用PPP项目政策的内涵与要义,对合同条款进行仔细审核,及时发现并更改不合规内容,切实保证合同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促进风险公平分担,以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同时,建筑企业要严格履行PPP项目的集体投资决策程序,坚决杜绝盲目投资等行为,规范化、程序化进行项目投资决策,从而有效规避投资决策风险。
  (二)与金融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长效机制,及时化解融资风险
  建筑企业应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并利用企业在项目建设方面积累的资源及资金需求量大等优势,充分吸引和争取金融机构的青睐和信任,与金融机构建立稳定长效合作机制。要巧妙借助金融机构多种多样的金融产品丰富企业的融资形式,合理分散融资风险,提升融资效益。要加强与合作机构的沟通交流,通过搭建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做好PPP项目推介,提高合作机构对投资项目的投资兴趣、信心,增强彼此的信任感,从而与合作机构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以期有效保障企业的融资安全。要与PPP项目的其他参与主体建立密切关系,从而争取政府和其他参与主体为建筑企业融资提供信誉担保,为企业融资创造更多机遇。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相关部门正探索通过PPP与专项债结合以降低社会资本投资压力的可行性;财政部也正在起草中国PPP基金绩效评价办法,以吸引更多、更专业的基金进入PPP领域,从而助力企业缓释融资、投资压力和风险。
  (三)构建完善的项目运营管理机制,全面强化项目管理,防范运营风险
  建筑企业应通过加强项目施工管理、搭建动态监督体系、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提升人才综合素质等方式构建完善的项目运营管理机制,从而全面强化项目运营管理,切实抵御项目运营风险。要扬长避短,科学筹划、确定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控重点和难点,以加强项目的施工管理,保证企业能够安全高效完成项目建设,进而为项目后期安全运营奠定坚实基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尝试搭建贯穿项目建设运营全过程的动态监督体系,以此实现对项目运营风险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弥补传统监督体系的缺陷和短板,实现对PPP项目的全面监管,从而有效降低项目运营风险。同时,企业要加强人员对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将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纳入日常绩效考核管理,通过设计合理指标充分提升项目运营的风险管控效率和水平。企业还要加强人才引进、教育和培养,全面提升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弥补企业在PPP项目运营方面的经验空白,助力企业有效防范和降低经营风险,强化风险管控力度,实现安全运营。
  三、结语
  建筑企业在参与PPP项目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内部和外部风险,给企业造成巨大冲击。但是在政策不断完善、市场监管趋严的大形势下,PPP发展已经回归初心,并且日益规范化,因此,建筑企业应该依然坚定信心,积极参与PPP项目。同时,建筑企业应充分做好风险防范,增强企业风险管控能力,从容应对PPP项目带来的风险因素,转危为安,通过项目充分获益,实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琰.浅析建筑施工企业PPP项目融资模式下财务风险防控[J].纳税,2019 (26):155-156.
  [2]蓝力钊.大型国有建筑企业参与PPP模式研究[J].经济师,2019 (07):286-287.
  [3]朱心梅.建筑企业集团参与PPP项目的风险分析及管控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 (15):34-35.
  [4]财政部 PPP中心.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2019年三季度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033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