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集团内部审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集团化公司高速发展的阶段,就需要有效的监督机制,内部审计作为集团化发展的母公司对于子公司的经营管理不可或缺,基于经济发展进行客观的监督功能就应运而生。通过集团内部审计可以有效地实现对集团运营进行审核和监督,更是为集团的决策者提供客观的评价和依据。
关键词:集团化内部审计;独立性;审计流程;审计报告;集团化内部审计
在现代社会,公司内部审计已经不只是单单的资本所有者单方要求,同时也是经营者治理公司良性发展的意愿,是内部审计对于信息不对称、使股东利益和经营者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在集团化管理模式下,因为分权集权的利弊性,子公司拥有了很大的自主权,能够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根据市场竞争机制灵活应对经营,减去了集团公司经营负担的工作量,但是子公司的分权,使得集团对于子公司经营无法精确掌握,出现问题的时候也很难察觉,而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功能,是对子公司经营风险把控、资产管理实现利益最大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集团公司必须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这个部门必须具有充分独立性和权威性,当然还有其精简高效性,集团公司不能图节省开支,由集团财务部成员兼职审计人员,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不利于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激烈,企业中的控制管理职能也日益显得重要起来,内部审计部门应向集团董事会汇报,基于子公司业务开展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监督子公司资产负债损益是否真实、合法、评价子公司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成效,对于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向管理层披露,并向管理层提出有效的修正建议,内审人员要深入子公司了解业务、熟悉业务流程,不得兼有其他和利益相冲突的工作,真正的内审人要求独立性是思考的独立性,不能因为其他利益冲突影响职业判断和分析。
其次内部审计必须要遵照审计流程,要有明确的审计目标和审计依据来开展审计工作,集团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集团利益、严肃集团章程和制度、监督各子公司切实履行委托经济责任,促使其完善经营管理及内部管理,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依照《集团内部审计制度》去执行。一是内控制度的完整性,主要关注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制度的建立情况,尤其是内部会计制度的健全性及有效性,监督其运行,并提出改进建议。二是费用发生的合规性,重点关注费用的支出是否符合企业相关的标准流程,是否超过运算,是否是刚需,批示流程是否合规等。三是经营管理的合理性,主要是对子公司各项业务经营活动、管理活动及经营业绩的效果和效率进行有效监督和评价。四是风险评估,分析总公司业务风险控制目的设置的合理性,对可控范围内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性检测,有效降低子公司风险。有了审计目标和审计依据,那接下来就是审计流程,集团化内部审计不必拘泥于形式,但是内审流程必须规范:一是审计的立项和审批。立项必须明确,审批必须审批至董事会,明确的审计目的才能使子公司的经营管理者进行很好的配合;二是审计准备。内部审计的事前准备特别重要,对审计的子公司业务要进行了解,对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内控情况都要有所了解;三是审计调查。内部审计入场之后,审计调查成为最关键的步骤,审计调查不能拘泥于查查凭证,查查附件,查查工资表,要深入经营过程去调查,从细节入手,提升审计质量,看似普通的审计过程,马虎大意一定不能有一个高质量的审计结果;四是审计发现。子公司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在审计中有一些发现要及时和相关人员进行确认沟通,切记以汇报为先,不根据事实依据去扩散负面消息;五是审计沟通。内部审计中的沟通特别重要,这个过程是考验内审人员的沟通能力的,对知识面有很强的要求,后面会做详细的分析;六是审计结果及评价。集团化内审的目的是减少子公司经营风险,提升子公司经营效益,所以客观公正且可施行的结果和评价对子公司经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七是审计档案。集团内审后,审计资料统一由内审部门进行专门的档案管理,对于审计报告要有据可查,关于抽调、查阅要有登记。
再次,集团内部审计部门人员一定要有过强的专业能力:一是较强的审计和财务专业知识;对于子公司经营业务去审计,财务专业知识和审计知识一定要了然于胸,过强的专业知识才能在经营业务流程中发现问题。二是丰富的审计经验和审计技巧;审计人员的审计经验和审计技巧特别重要,审前方案制定和审计方案的实施取证,都需要审计人员遵循审计方法:审计调查、分析判断、审计取证、逻辑推理、沟通协调。三是独立处理业务及良好的沟通能力;集团内部审计除查账法,基本上对于子公司询问法和观察的现场走访用的比较多,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询问、会谈、会议、讨论等要创造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和谐气氛,审计人员要引导被审计人自己分析、客观辩证地认识自己的经营业务,充分理解审计人员的意图目的,淡化对立情绪,要注意询问的技巧,善于耐心倾听,自信而不强势,真实平等地对话被审计公司。四是坚持公正客观的原则;审计人员对于子公司经营中发现的问题,要客观公正,不能主观臆断,看见不合理的就扩大和偏激处理问题,现代化的内部审计,一定要去“監督化”。通过表象去分析问题,不仅要做到预判异常现象,把功夫做足了解异常背后的原因;对动机的分析,任何不合乎常理的事情背后一定有着不符合逻辑的问题,审计人员不深入事项去分析,很难通过输送利益链进一步深挖,而是把审计单单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描述。发现问题却只能停留在表象或者冰山一角,也许沟通不深入,处理的时候也只是处理的背锅侠,例如:某公司采购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后来利用沟通技巧,了解到采购人员和供应商联合进行利益输送,后来辞退采购人员及更换供应商,供应商更换之后,采购成本还是居高不下,后来经和财务人员沟通了解到,原来供应商换了抬头继续合作,而供应商是子公司总经理在控股,这样的事例是要审计人员要客观地公正、深挖事情的异常情况,运用沟通技巧,了解异常背后的真实情况。五是积极深入学习有关各项业务及项目合同等的学习能力。子公司的业务也可能是不相同行业,内审人员要深入学习业务,切实落地到提出问题,并给出可执行的合理建议,创造效益,为提高子公司经营业绩助力,发挥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 最后,集团内部审计小组一定要出具给子公司客观公正、分析清晰、带有服务性的审计报告。好的审计报告不是写出来的,是靠审计项目做出来的,对于收集的审计资料要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审核、重大问题要分清责任。梳理撰写审计的发现思路,同时,不能只考虑到审计报告的主要阅读者,审计报告形成前后都要和被审计子公司进行核对沟通并听取反馈,审计报告要做到:一是客观公正、表述准确。包括:审计概况、审计依据、审计结论、审计决定、审计建议。二是数据清晰、结构合理。将子公司的财务收支真实地反映在审计报告中,依据专业判断,去伪存真,客观科学地反映子公司重大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漏洞和不足。三是证据充分、分析详尽。集团内部审计必须以事实说话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揭示问题,在数据分析中不但要扩大数据范围,还要深度分析数据,对存在问题的领域要深入了解,查找出其真实情况,全面了解问题,才能给子公司提供可行的审计建议。不能照搬报表数据,最后的结果一定要经过审计确认和专业评价,抓大放小,所以必须做到证据充分、分析详尽。四是目标明确、服务性强。集团的审计的目的是子公司的经营发展,为了集团及股东利益最大化,审计报告同时也是为管理层服务,所以一定要重点阐述子公司管理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和操作性强的建议。集团化管理的公司,内部审计对企业管理有着预防和保护作用,通过内部审计对子公司各项经济业务进行有效的监督,有助于优化集团管理,和子公司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降低经营风险;通过内部审计,在降低子公司生产成本、提高子公司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集团化管控形成,建立健全集团内部审计是企业良性经营发展的基石,一定要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充分发挥集团化内部审计的作用,形成集团化发展配套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内部审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建议,认识到集团化内部审计的精神内核,不只是为集团资本所有者服务,也积极为子公司提高效益提供可执行、可落地的建议,达到集团化管理的“集而有力,分而有序”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杨海.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J].財会学习,2018(14).
[2]倪福中.试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2014(1).
[3]周红缨.我国内部审计现状及其发展分析[J].价格月刊,2006(12).
作者简介:崔艳青(1985—),女,陕西咸阳人,现供职西安秦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级职称,经济学学士,主要从事企业财务管理及内审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077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