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强化特色产业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县域经济的腾飞,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與大城市不同,县级地区资金力量薄弱,地理位置不占优势,基础设施也相对落后,无法走与城市经济建设相同的道路。强化特色产业,找准县域优势,是做好统筹兼顾,确立正确发展思路的有效途径,既可以避免同质化竞争,又能够发挥自身特长,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地区就业。基于此,本文就对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加以阐述,树立特色产业发展路线,结合实际优化经济发展,让县域经济真正腾飞起来。
  关键词:特色产业;县域经济;优化发展
  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前进,与国家脱贫攻坚的胜利息息相关。因此,如何推动县域经济走特色化产业路线,建立自身优势,就成为了一线干部研究的重点。针对我国地理位置划分明晰,地区环境差异性大以及产业特色化模式的建立背景,坚持以人为本、以地区为纲的原则,通过强化特色产业,设立基础产业的方式保证县域经济发展,是明智之举。所以,各地区要创新经济发展新模式,优化产业布局,走绿色发展和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借助对外开放与招商引资等方式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建立良好的营商环境。
  一、有关特色产业的论述
  顾名思义,特色产业就是特色化产业的简称,它是国家凭借地理环境、位置特点、技术水平、交通运输、管理能力等积淀下来的竞争优势,以“特”制胜。一般情况下,特色产业具备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竞争力强,是当地的核心产业,也会形成产业化集群。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地区特征鲜明,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地区都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产业,包容性强。例如,我国南北环境差异明显,在特色产业打造上也有自身的特色,东北地区有名的是“东北三宝”,而中原地区则有高梁、核桃等农作物产品。
  现如今,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缩短城乡差距,实现经济的全方位发展,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尤其是如何促进县域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强化特色产业走持续发展道路,突出地域优势,就成为了发展的新思路。所以,各大县域要找准产业特色项目,结合地区优势,环境特征,人文风貌,技术开发等主力经济发展,保证实现产业特色化经营,走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二、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与城市相比,县域地区总体条件相对滞后,虽然近几年来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县域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有很多突出的矛盾。
  (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基础设施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特色产业推行的必然条件。当前,广大群众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因财力有限,资金投入不足等的限制,导致设备优势无法凸显,民生保障力度低。长此以往,就会影响特色产业的推进,影响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布局不科学
  资金投入少,经济总量不足制约是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一些县域地区,以农业建设为主,工业经济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以矿产资源为主,结构单一。同时,第一产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产品的附加值也很低,深加工匮乏。从第三产业上分析,旅游资源得不到开发,知名度不高,对外宣传力度小,对外贸易拉动能力明显较弱。
  (三)道路交通运力还需提升
  平坦宽阔的道路,良好的道路运输条件,是带动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但是我国很多县域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县域,道路交通状况落后,地理位置偏远,运输成本高且时间长。这就给招商引资带来了极大困难,还不利于对外进行沟通,产品运输难度大,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强化特色产业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能够直观的了解到,目前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强化特色产业为主,解决地区优势,改变经济、资源、道路交通等的不足,坚持特色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一)树立特色产业发展新理念,走县域经济融合发展新道路
  第一,要树立产业发展新理念,转变过去单一结构发展模式,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变产业的高速发展为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要加大力度在供需之间形成平衡,对产业落后的企业进行帮助扶植,升级产业链,结合区域优势构建特色产业,实现三大产业的协同发展,建立以特色产业为主导,其他产业统筹推进的合理产业体系。
  第二,要走绿色发展道路,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能治理的治理,不能治理的进行整改。对特色产业进行升级优化,必须坚持绿色发展新思路,引动企业建立产业集群。例如,某县域在经济发展中结合地区优势,重点加工稻米和面粉,并且将绿色大豆深加工为绿色豆制品,进行对外销售,打造出了一乡一业的特色品牌。
  第三,要实现融合发展,坚持乡村振兴新战略,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突出县域地区的作用,建立专属的特色小镇,构建生态宜居乡村,不断改善民生,提高保障力度。
  (二)深化改革开放,营造良好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一方面,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努力为形成爱商、护商、亲商、重商的良好氛围提供政策引领,在基础设施建设、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等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消除阻碍县域经济发展壁垒。使“放管服”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企业经营成本,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提升县、乡级政府服务效能,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抓住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重大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更大范围拓展生产和投资空间,打造县域经济开放发展新高地。落实优惠政策,引进有实力的经贸主体。加强对外资源开发合作,鼓励企业在开展深加工,加强对外的沟通协调,从而完善经济结构体系。
  (三)培育竞争优势促进特色产业化发展
  当前,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各县域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强化特色产业,突出优势所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之举。基于此,县域地区要将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培育出竞争优势,挖掘文化资源,传播产业文化。例如,我国某县域地区依托市场,合理实现资源配置,对新兴产业进行特色化升级,整合相关资源,建立马铃薯加工一条龙产业,将三大乡镇进行统一划分,在提高年产值的同时,也增加了产品附加值。
  (四)完善县域布局,推动产业集群的建立
  依托地理情况,完善产业化布局,做好园区的规划发展,既可以实现基础设备的建设又可以打造服务平台,彰显“互联网+”的优势特点,提高县域综合水平。地区政府要鼓励“个转企”“小升规”,推动企业增加产品品种、提升品质、创建一流品牌,打造一批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企业。增强园区集聚功能。进一步完善经济开发区规划布局,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为县域中小微企业提供创业基地。
  四、结语
  总的来说,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县域经济发展事关国家经济建设总体布局,是社会前进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县域地区要依托位置环境,摆脱单一发展的固有模式,找到属于自己的特色化产业,根据实际隋况整合好相关资源,推动和强化特色产业发展。具体而言,要转变传统思路,走绿色发展新道路,推进县域经济融合,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完善县域布局,建立产业集群,从而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99556.htm